張宇
以前的課程觀念認為,教材是唯一的課程資源。“以綱為綱,以本為本”,教師教好“教材”,學生學好“教材”,就算完成了教學任務,而新課程實施幾年來,通過不斷學習新課改的精神和理念,以及在教學中的實踐,我深切地感受到善于合理利用課程資源的重要性,它是實施新課程的必備條件。
進入21世紀末,世界各國紛紛掀起了基礎教育的課程改革運動,小學數學的課程內容也發生了較大的變化。隨之的課程資源也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斷的開發和運用。
一、小學數學課程資源的開發
1、從“讀本”到“學本”
傳統的小學數學教材是一個知識的“讀本”,學生的學習就是識記書本上的那些數學知識。而今天的數學學習,更多地強調兒童的“再發現”和“再創造”。教材不再是簡單地羅列一些事實并將它們組織起來后直接呈現給兒童,而是盡可能地呈現一些社會生活的實際問題,讓兒童能通過自己的數學“再創造”來發展基本的數學素養。而小學數學的課程資源,也不再局限于簡單的書本的表面知識,而是透過淺顯的書本知識,讓學生自己去發掘更多的更深一層的知識。
2、從掌握知識到人的發展
掌握數學知識的目的,就在于不斷地擴大每一個人的數學空間來發展其生活空間,提高生活質量,促進人的發展。數學的學習能否促進人的發展,關鍵之一就是看數學課程內容中是否蘊涵著真正促進人發展的因素。因此,小學數學的課程內容越來越注意開發那些現實的數學問題資源。
3、不斷地更新編排體系
為了更好得適應兒童學習的認識規律,便于他們循序漸進地構建自己的數學認知結構,小學數學課程資源的開發應不斷更新。例如,為了使學生能夠及時地把學過的知識聯系起來,除了結合正在學習的內容的安排習題之外,還應安排與以前學過的內容相關的練習題,并且隨著新內容的學習有所提高。
4、增加凸顯時代變革的資源
實際上,小學數學課程資源的開發是與社會的發展相關的。近一二十年,由于計算機技術的普及,用紙和筆做計算的方式受到了挑戰。此外,現代社會進入了信息時代,大量信息以各式各樣的數據形式出現在我們面前。如何收集有用的數據,怎樣整理、分析信息,得出有用的結論,是現代人必不可少的一種能力。所以,統計思想的滲透,學習收集數據和整理數據的方法,學會看圖和分析數據能要求逐漸凸顯。
因此,在小學數學課程資源里,教育工作者要善于發現這些符合時代發展的資源,以適應這個飛速發展的社會。
二、小學數學課程資源的運用
1、課程資源的運用要體現價值的主體性
為使課程資源能有效的促進學習,首先就要努力確立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的主體地位。數學教學實際上就是學生的數學活動,是師生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所以,課程資源在運用時要更多地以數學活動的形式來設計。
2、課程資源的運用要體現知識的現實性
小學數學教育的基本任務,就是通過教師有效的教學組織,引導兒童將自己的經驗不斷地“數學化”,從而構建一些基礎的、必要的和現實的數學。因此,小學數學課程資源在教學中的組織應當從兒童的生活現實出發,將兒童愛日常生活實踐中的那些有意識的經驗活動與數學密切聯系起來。
3、課程資源的運用要體現學習的探究性和開放性
小學數學課堂應提供一些兒童有興趣且能主動開展探究性學習活動的問題情境,給學生留有多樣性和創造的空間,讓兒童通過自己的觀察、思考與比較等探究性的活動,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討論交流、質疑問題、解釋說明和評價等。
小學數學課程資源的開發還有很大的空間,教師是最為重要的課程資源,教師的素質狀況決定了課程資源的識別范圍、開發與利用的程度以及發揮效益的水平。生活處處皆有可利用的課程資源,我們的教師及所有教育工作者要結合新一輪的課程改革精神,走出個人經驗化、習慣化的封閉視野,善于發現并挖掘多樣性的數學課程資源,讓學生們學到更多更新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