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佳
【摘要】我國人口老齡化問題日益嚴重,養老問題已經成為當今社會亟需解決的重點難題。中國傳統的養老方式包括家庭養老和機構養老,但二者都存在各自的弊端。因此,探索出一種適合中國“未富先老”特殊國情的新型養老服務模式就成為了當務之急。希望通過本文的研究來加深人們對社區居家養老模式的認識,引起政府機構對該模式的重視,不斷尋求新的路徑來提高該模式提供養老服務的質量和數量,滿足國民日漸增加的養老需求。
【關鍵詞】社區居家養老;養老服務;政府責任;人口老齡化
一、課題研究背景及目的
中國面對已經到來的老齡化社會,如何適應巨大的養老服務需求,加快社會養老服務發展,成為社會各界普遍關注的事宜。“未富先老”形勢下的老齡化問題,也成為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社會問題,當下也是我們所研究的熱點問題。我國的養老服務體系主要由家庭養老、機構養老和社區居家養老三部分組成。①主要采取什么樣的養老模式,已成為滿足老年人需求的當務之急。開展社區居家養老是符合我國城市老齡群體需求的新型養老模式。
二、我國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的提出與發展
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我國人民的生活水平獲得了很大的提高,隨著醫療水平的不斷提高,死亡率也在下降,老年人的平均壽命有所提高。另外,由于我國計劃生育政策的實施,加速了我國人口結構快速老齡化。據有關數據統計,2010年,全國60歲以上老年人已達1.67億,2020年,更將達到2.48億。可見,我國老齡化形勢日益嚴峻,養老問題成為了首要解決的問題。
中國面對迅速到來的老齡化社會,以及“未富先老”的特殊國情,原有的養老服務業以及政府舉辦養老服務機構的運作模式已不能滿足老年人養老的需求。老年人的需求不但數量上增長迅速,而且逐漸呈現出多樣性和個性化的特點,而養老服務的供給嚴重不足,所以面對日漸加劇的供需矛盾,應該采用何種養老服務模式,滿足社會的養老需求,已經成為大眾關注的焦點,也是我們研究的熱點問題。我國人口老齡化是在經濟不夠發達的情況下提前到來的,面臨著物質上的缺乏和專業人員的缺乏,如何以更加充足的養老服務數量和更加優良的養老服務質量來緩解當前嚴峻的養老問題是當務之急。②
三、我國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面臨的困境
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的出現,是我國未富先老國情的要求,也是中國式養老由補缺型走向普惠型的必然選擇。但是,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剛處于起步階段,它必然面對很多困難和不足,有許多現實問題需要我們去不斷發現,不斷完善。③政府是構建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的主體,政府責任的實現是完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的關鍵,但是在實施過程中也存在許多不足,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制度層面的問題;二則是在實踐層次的一些問題。
(一)制度層次
政策立法的不足;政策立法方面,政策支持力度不夠,立法投入不足。要完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政策和法律的支持作用不容忽視,在成熟的實踐經驗中,會產生一些政策,而后政策才有可能上升為法律,在這之后,政策和法律又可以作用于實際中的操作,讓養老服務體系的構建過程更加合理和完善。
中介發展的滯后;在完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提供的過程中,中介組織發展滯后,難以滿足現實需求。
評估機制的缺乏;中國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是一種新型的模式,在許多方面都不夠成熟,在評估機制方面更是不到位。在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缺乏統一的衡量標準來對這一新型模式的效果進行判斷,尚未建立制度化的評估機制。
(二)實踐層次
資金投入的不足。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在不斷完善的過程中面臨著資金投入不足,來源單一的難題。由于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的資金并沒有納入政府的財政預算體系,各級政府也沒有建立起相應的公共財政政策,因此政府承擔的公共服務角色還未能準確到位。
專門人才的缺乏。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面臨著專門人才缺乏,培訓力度相對不夠充足的問題。
養老服務的單一。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社會養老服務功能的強化和養老服務形式的多樣化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內容單一,難以滿足現實的養老需求。
大眾認識的局限。大眾在思想上對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重要性的認識不足。中國人的養老觀念受傳統文化的束縛比較多,更多的人崇尚家庭養老,認為能夠老在家里是一種福氣,安土重遷,不愿意離開自己的家。因此,對子女的依賴成為順理成章的事情,但是現代社會中隨著現在獨生子女家庭和丁克家庭的出現和不斷增加,以及生存成本的逐年加大,家庭養老成為了一個越來越難以滿足老年人現實養老需求的模式。④
四、加強政府責任,完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
政府是完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的責任主體,因此在推廣和完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體系過程中要不斷發揮政府在政策制定、資金支持和軟硬件基礎設施提供方面的重要作用。完善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可以不斷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和老年人的生活滿意度,還可以促進家庭和諧、社區和諧和代際和諧,對于和諧社會的構建起著重大作用。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社區居家養老具有傳統養老模式所沒有的優勢,也是最適合我國國情的養老模式,它不僅繼承了我國傳統家庭養老的優勢,居家養老有利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和家庭和諧,而且節約了社會和財政資源,在一定程度上又緩解了就業壓力。⑤因此構建社區居家養老模式,是我國在“未富先老”的特殊國情下的必然選擇。
參考文獻:
[1]安玉雪.構建適應老齡化社會的養老服務體系[J].中國集體經濟,2010,3.
[2]何謙,陳漢平.淺議城市社區居家養老的優勢與可行性[J].法制與社會,2007,3.
[3]張福順.加快居家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五點政策建議[J].社會福利,2009,6.
[4]張雅.關于社區居家養老的文獻綜述[J].財經政法資訊,2010,5.
[5]盧虹杏.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的探索與思考[J].石油政工研究,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