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燕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轉型時期到來,社會上加大了對于職業學院畢業生的需求量,同時也加大了對于職業學院畢業生的素質要求。怎樣才能夠保證職業學院大學生的順利就業仍然是職業學院應該不斷思索的問題。本文主要就職業學院大學生就業問題進行分析和研究。
關鍵詞:職業學院;大學生;就業問題
目前由于經濟的不斷發展,社會對于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凸顯,職業學院大學生是社會人才需求的重要一部分,但是涉及到就業仍舊是職業學院的難題。為此,職業學院必須注重對于學生的教育,改變以往的觀點,為促進學生就業率做準備。
一、當下職業學院大學生的就業現狀
(一)專業水平低下,實踐能力弱
對于職業學院的一些教師來說,他們都有著深刻的體會,一些學生之所以到職業學院就讀主要原因是他們高考落伍,所以他們在整體素質上就沒有達到既定的要求。學生到職業學院就讀,繁多的課程設置,學生必須樣樣都得去學習,但是每門課程的學習都不能夠達到精益求精的目的。還有很多學生感覺在學校沒有什么可以學的實用性知識,比如就機械裝配與維修這個專業來說,其課程設置囊括了機械基礎、電工與電子技術基礎、液壓技術、機械制圖、以及CAD技術等10多門,沒有突出重點和關鍵,這樣很多學生意識不明確,很是模糊。由此就導致了學生整體素質的偏下。
此外,職業學院學生的實踐能力應該是重點,也是關鍵,但是現實卻恰恰相反,很多學生知識一味在教室學習理論,大量的課程設置使得學生不得不在書中花費更多精力,由此導致了學生課外時間的流失,缺乏實踐能力,更沒有教師引領學生到工廠進行各種實訓。加上目前很多職業學院沒有完整配套的實訓設備,學生的時間能力更為低下。
(二)大學生擺不正就業心態
很多大學生畢業過程其實就是考驗他們的心態過程,也就是說畢業過程是一個極為復雜的過程。擺在他們面前的問題很多,不自信是很關鍵的一個方面,他們認為一些企事業單位看重的是文憑,那些名牌大學的學生才是招聘看中的對象。甚至有一些職業學院的大學生順利地畢了業,自身也具備了很多技能和實力,但是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下,他們看到那些高學歷的人才又不得不打退堂鼓,強烈的自卑和不自信心理占據了上峰。在進行各種招聘面試的時候,緊張、焦慮不安,這勢必會導致他們面試的不如意,甚至是失敗,如果說失敗了,那么他們的內心更是無法平靜,以至于害怕走入社會。
此外,職業學院大學生還有著比較高的期望值,他們對于社會分工不是很了解,加上不能夠清楚地認識到自身的位置,很多學生,尤其針對女生來說,他們都希望坐辦公室。同時,剛畢業他們對于工資薪酬比較盲目,不知道具體的工資標準,很是盲目,胡亂開口談工作,不能夠擺正對于工資的態度。
(三)崗位供求比例差距大,就業準備不充分
當下職業學院存在的一個關鍵問題就是在技術教育方面較為重視,但是缺乏就業方面的指導。雖然很多職業學院均開設了就業指導課程,但是在教學中卻忽視其關鍵性,沒有達到既定的效果。由此就使得大學生畢業缺乏對于應聘單位的了解,沒有做好就業準備,對于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更是沒有目標。此外,大學生就業崗位的供求比例差距太大,不能夠滿足職業學院大學生的需求。幾乎沒有企業專門到職業學院進行招聘會的,遠遠不能夠滿足畢業生的就業需求。
二、職業學院大學生就業問題的指導對策
(一)學校應合理設置和調整專業
職業學院應該根據企事業對于人才的標準和要求,科學地進行各個專業課程的設置并調整,在企事業對于人才的迫切需求下,應該將專業進行科學的設置和調整,且將教學內容和方法進行細化調整,提高教學質量,打造專業課程的地位。應該按照當下市場對于將來人才的各種需求進行估計和預測,符合科學性原理,將特長專業與普通專業劃分出來,及時進行各種課程的調整,在教學資源方面要進行各種科學合理的調整,保證其能夠進行最大效能的發揮,劃分長線專業和一般專業,及時調整課程設置,合理配置教育資源,使其發揮最大效能。
職業學院應該按照自身人才培養的特點進行各種實踐環節的訓練工作,讓學生不只是一味地在校內學習,而是要走出去,要和相關企業合作建立起適合學生的教學實踐基地,力求將人才培養做到最好;在教學內容上學校應該和相關企業建立合作關系,打破一味的純教學內容,擴展市場視野。在學校實驗室,學校要切實關注實驗室建設,以此提高學生的各種動手操作能力。
此外,學校除了對學生進行各種專業知識的傳授之外,還應該注重學生的綜合素質的培養。把專業課程設置和學生職業發展以及技能相互結合,全面地推動人才素質的培養。在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上要注重創新意識,打破以往傳統的教學方式,適應新形勢和新環境。注重學生的動手能力、專業素質以及創新能力的培養,提高他們的就業競爭力,全面地發展人才,保證大學生的就業機會和就業率。
(二)學校應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增強學生的抗壓能力
職業學院應該不斷根據行業的一些特點,進行各種就業方面的心理指導工作,指引大學生樹立起正確的就業觀,以平常心態對待就業,時刻保持一顆清醒、冷靜的頭腦,在面對選擇的時候能夠清楚地認知到自己的選擇是否合理。在就業方面,應該樹立信心,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此外,學校還應該教育大學生合理地確定就業目標,確定就業目標也是保持學生良好就業心理的關鍵,應該不斷指引大學生客觀地分析自身所具備的條件,比如興趣特長、技能、性格等方面,保證在就業選擇的時候與自身實際相互吻合。通過一系列的驗證也說明,一個人的心理素質極為關鍵,其在就業方面更是起著關鍵性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就業是否成功,學校應該樹立積極向上的環境氛圍,確保學生擁有積極樂觀的心理,能夠適應新環境,迅速適應社會環境,從而更好地執行自身的角色。
(三)學校應加強學生的就業指導工作
每個大學生都會面臨職業生涯的規劃問題,學校在此方面應該鼓勵學生積極樹立起正確的從業目標。在一系列就業指導的作用下,指引學生,讓學生能夠較好地發揮自身的長處,能夠更好地實現自身的人生價值。同時,學校還應該建立起一系列完善、成熟的信息發布系統,保證學生第一時間獲取各種就業信息和動態,保證學校人才培養的高效、高質量。
結語
綜上所述,當下職業學院大學生就業問題還存在很多缺陷和不足,這些不足和缺陷導致了大學生就業難的同時,也給他們的心理無形地增加了很多陰影。為此,必須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去應對這些缺陷和不足,為促進大學生的成長成才而獻計謀策,從而達到提高職業學院大學生就業率的目的。
參考文獻:
[1]薛宇紅.田東平.對高等學校教學管理改革的思考[J].理工高教研究.2004年01期
[2]周志剛.高等學校辦學效益綜合評估理論與實踐研究[D].天津大學.2003年
[3]約翰.利普泰克.職業生涯咨詢中的治療計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4]曹賽先.高等學校分類的理論與實踐[D].華中科技大學.2004年
[5]王瑛.我國普通高等學校教學管理專業化若干問題探討[D].天津大學.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