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令麗
內容摘要:語文在小學教學中屬于一門主要的課程,學生對于文學方面的興趣在這一階段屬于起跑點。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課堂提問是師生之間必不可少的互動環節,該環節在一定程度上能夠讓語文教師掌握學生對課文的理解程度,提升學生對課文的興趣,從而提升語文教學的質量,增強師生之間的了解和交流。本文主要對課堂提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有效性實施策略進行分析。
關鍵詞:課堂提問 小學語文 教學 有效性 實施策略
課堂提問屬于相對傳統的教學方法,并且此種教學方法屬于所有的教學中應用概率最高的手段之一,同時學生對課堂提問的熟悉程度較高。有效的、正確的課堂提問,能夠讓學生學會主動回答教師的提問,并且在解答的過程中獲得新的知識,能夠提升學生對語文的興趣,以及激發學生的創新性思維。相對而言,不正確的課堂提問會大幅度降低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甚至會導致學生對語文產生厭惡感以及排斥感。由此可知,語文教師在課堂提問中,注意提問的細節,以提升學生學習的興趣,提升語文課堂教學質量。
一.小學語文教師進行課堂提問出現的問題
1.語文教師過于關注提問的技巧,并不重視提問的效果
近幾年來,在新課改的基礎上,大部分地區的語文課堂教學模式從灌輸模式轉變成提問模式,并且大部分語文教師比較注重課堂提問的技巧,輕視提問的效果以及功能等。雖然掌握提問的技巧具有一定的好處,但是只有正確的運用提問的技巧,才能夠收獲效果。如果過于注重提問的技巧,不將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忽視了教師引導的作用,往往會弄巧成拙。
在教學提問中,過于追求提問的技巧,對于語文課堂教學而言,并無好處??偠灾?,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并不重視提問的效果以及作用,如此一來課堂提問便失去了意義。因此,語文教師更應該注重課堂提問的成效性,真正關注課堂提問的意義、內涵以及效果。
2.對有效提問認識有偏差
部分語文教師對于有效提問的認識出現了一定的偏差,將有效提問誤解為有難度的提問。部分教師認為,簡單的題目不能夠讓學生更深層地理解課文,覺得簡單的題目不具備有效性。其實并非如此,有效的課堂提問主要是通過簡單的題目來過度文章,讓其起到一個承上啟下的作用。由此可知,課堂提問的難易程度并不是有效與否的關鍵,能讓學生進入課文的提問才屬于真正的有效提問。
3.提問的方式過于死板,無法活躍課堂
就目前而言,大部分語文課堂的提問方法和方式相對單一,并且采用得較多的提問方法為直接式提問。據相關研究表明,大部分語文教師在課堂中較常采用一問到底的方法,少部分語文教師會在課堂中被學生帶跑,從而偏離教學的主題。除此之外,還有一部分語文教師對于課堂提問的理解較為淺薄,在課堂中提問的方法和方式相對死板,并且不會變化提問的方法,總是使用直接提問的方法,此種提問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會大幅度降低學生對語文課堂提問的興趣,從而降低對語文的學習積極性。
二.影響語文課堂有效提問的原因
1.學生的特點
學生的特點在一定程度上會對語文課堂有效提問產生一定的影響,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對象是正在成長中的小學生,小學生具有好動、好奇以及注意力較難長久集中等特點。由于小學生的年齡比較幼小,對于外界事物的認知有限,社會經驗極少,由此可知,語文教師在設計課堂提問問題時,需要站在學生的角度上思考問題,結合實際情況來設計課堂提問。讓學生在解決課堂提問的同時從中獲得學習的樂趣。小學生的好奇心較強注意力集中的時間較短,語文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特點來設計具有較強吸引力的提問,從而提升課堂教學的效果。
2.師生之間的關系
有效的課堂提問,還與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正常與否有關。在現實生活中曾有這樣的例子,一個學生因為一個教師而對原先并不感興趣的學科提起了極大的興趣,也不乏學生因不喜歡某一教師,當該教師開始教學學生原先喜歡的學科時,學生會對該學科產生一定的厭惡和排斥感。由此可知,學生與教師的關系對于課堂教學具有較大的關系。
學生對于教師具有相對強烈的依賴性,課堂上的情緒會受到教師的影響。一方面,如果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良好,學生在課堂中就比較喜歡聽該教師說的話,會在課堂中主動與教師進行交流和溝通,對于語文的學習更具積極性,從而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獲取新的知識;另一方面,如果學生對語文教師有一定的排斥心理,對于教師提出的問題并不會太在意,對于學習的興趣會越來越低,在一定程度上對于學生的成長產生較大的影響。
三.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提問有效性的方法
1.提升理念,強化有效提問的意識
教育理念的高度可以直接決定教師教學的方法,教師的教學方法取決于教育理念的高度。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語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會突出學生的主要性,在實施課堂提問的過程中會時刻將學生放在首位,如此一來,教師在設計課堂提問時會站在學生的角度為學生進行考慮,并且教師在設計問題時更具有多樣性以及延展性,更具有效性。
例如,在學習到《木蘭從軍》這以課文時,語文教師可在課前準備課堂提問的問題“木蘭為什么要從軍”、“木蘭多大了”或者是“木蘭從軍幾年才回家”,這些問題看似淺顯,但是均與課文有較大的聯系,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體驗解答課堂問題的快感,從而提升學生對語文的學習積極性。
2.專研業務,提升高效提問的能力
語文教師只有及時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方針,提升自身的業務能力,才能夠提升高效提問能力。由此可知,語文教師需要更準確地把握語文教材,從而保證學生學習語文的效果。語文教師需要制定出準確的教學目標,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以確保在教學的過程中不會出現偏離主題的現象。語文教師需要有目的性、有計劃性地去設計有效的課堂提問,正確引導學生進行學習。除此之外,語文教師需要自行設計教學的環節,教學環節是實現教學目標的基礎,良好并且有效的教學環節能夠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獲得更多的知識以及能力。語文教師需要準確地對課堂時間進行掌控,明確教學的流程和進度,結合學生的特點來思考學生會提出哪一方面的問題,從而做到高校課堂提問。
例如,在學到《揠苗助長》這一課文時,語文教師可先設計教學的流程,課堂一開始就和學生說一個與課文相似的小故事(2分鐘),接著教學生僻詞以及一些學生不理解的詞語(15分鐘),課堂提問,學生自行看文章尋找正確的答案(10分鐘),小組討論答案(5分鐘),小組派代表回答問題(5分鐘),總結本次課堂,表揚積極回答問題的學生,鼓勵未回答回答問題的學生(3分鐘)。語文教師可設計比較貼切文章,并且較為簡單的問題,如“宋國人為什么要說他累壞了呢”、“禾苗為什么都枯萎了”以及“為什么說宋國人害了禾苗呢”等,這些課堂提問的問題相對簡單,主要是考慮到學生接觸的文言文較少,能夠自行理解的程度較淺??紤]學生可能會提出的問題有“宋國人為什么要讓禾苗長得快”以及“為什么拔苗會傷害禾苗”等,對于這些可能會出現的疑問做好解答工作。如此一來,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提升教學的效率,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3.以學生的天性為基礎,進行有效的課堂提問
教師需要尊重學生的天性,正確引導學生進行學習。正所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學生具有較強的好奇心以及注意力集中的時間較短等特點,教學需要結合學生的天性才能夠讓學生對語文產生一定的興趣,讓其能夠自主、積極地學習。在課堂提問的過程中,語文教師可用通俗并且簡潔的語言來進行提問,在提問的同時可適當做出有趣的表情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例如,在學習到《珍珠鳥》這一課文時,語文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讓學生觀看珍珠鳥的一些小視頻和圖片,隨后在課堂提問這一環節提出“珍珠鳥為什么要叫做珍珠鳥呢”,在提出這以問題時,教師可適當變換語調,并且可配上一些有趣的小動作,如此一來,學生的注意力會被吸引過來,在一定能夠程度上能夠提升學生對語文課堂的興趣,提升教學的質量。
四.小結
課堂提問在教學的過程中屬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該種教學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實現語文教學目標,增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提升學生對語文或者文學的興趣。近年來,我國小學語文不斷在改善教學的方法,雖然有了較大的進步,但是在某些方面仍舊欠缺,需要小學語文教師不斷在實踐中總結經驗和有效的方法,認真對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找出導致問題出現的原因,制定出有效的解決方法,從而提升教學的質量和水平,提升小學生對語文的學習積極性。
參考文獻
[1]于瑞婷.課堂提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有效性實施策略[J].新課程,2016,(04):84.
[2]魏志宏.課堂提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有效性實施策略[J].新課程,2015,(01):103.
[3]吳小青.課堂提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有效性實施策略[J].新課程,2015,(09):87.
[4]劉敏.課堂提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有效性實施策略[J].中華少年,2016,(15):121.
[5]唐權.試論課堂提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有效性實施策略[J].科學中國人,2015,(30):265.
[6]施必云.課堂提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有效性實施策略[J].新課程,2016,(05):99.
(作者單位:江蘇徐州大屯礦區第三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