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儉林
摘 要:鄉土教育是現在地理教學中的一個普遍話題,在課堂教學中融入鄉土資源,能夠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以及教師課堂教學質量。所謂地理教學中的鄉土教育就是講授該學校所在的地區區域中的自然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氣候特征以及當地的人文特征,將這些鄉土資源融入到課程中,結合教學內容,有助于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將課程與生活聯系起來。
關鍵詞:初中地理;鄉土教育;鄉土資源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6)35-0196-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35.127
鄉土,主要是指人們生活生長的地方,是個人發生強烈情感與認同的地方,其涵蓋了自然與人文歷史文化,對人類具有高度的生活意義以及情感使命觀。鄉土教育可以將某些鄉土現象作為鄉土教育的資源,結合進課程中進行教學,使得學生將學習和生活經驗進行結合學習。
一、鄉土教學在地理教學的重要性
《列子·天瑞》中有關于鄉土一詞最早的記載:“有人去鄉土,離六親。”鄉土所指的空間范圍較為廣闊,不過一般在中學地理教學中我們所指的鄉土大都是所在市、區的相關資源,在1986年頒布的《全日制中學地理教學大綱》以及1987年頒布的《九年義務教育地理教學大綱》中有規定“鄉土地理限于本縣(市)地理”。
(一)幫助學生理解學習地理知識,增強學生學習興趣
以本區域鄉土資源融合到地理教學中,可以以實例幫助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學習地理方面的一些較為抽象的地理知識,同時在學習中可以將本區域的鄉土資源融合到教學中,可以讓學生思維的想象得到拓展,將相關知識點進行聯想學習,使得學生可以不用像之前一樣死記硬背,有助于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記憶。
地理學習對于大部分中學生來講都是較為抽象和難以理解的,如果教師在教學中加入鄉土資源予以講解,可以讓學生結合實際,感同身受的學習。比如,在學習中國西北地區的區域特征時,教師就可以參照張掖市的實際情況,引導學生說出張掖市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思考溫帶大陸性氣候在張掖地區的氣候特征,以及張掖地區的地形景觀、河流等情況。
(二)可以讓學生結合實際學習地理
學生在之前的地理學習過程中大都是對照課本死記硬背,教學也只是在黑板、課本中圍繞講解,從來都只是紙上談兵而已,學生不能運用學習到的理論知識去分析研究現象,無法將所學到的知識很好地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
在課堂中教師適當結合鄉土資源進行課堂教學,可以讓學生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將視線放到廣闊的天地中去,拓展了學生知識面的同時,還能提升學生對地理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對社會實際地理問題的分析能力。
(三)培養學生愛國情懷
我們要熱愛祖國、熱愛家鄉,這句話在我們剛一入學便是教師教導我們的第一準則,但是對于家鄉和祖國為什么要愛,怎樣去愛,可能許多學生并不是很理解,所有的愛家鄉、愛祖國只是停留在教師的說教上。只有了解、熟識才會去愛,而在學校中,學生對家鄉、祖國了解最多的課程便是地理課,因此身為中學地理教師,理應肩負起培養學生愛國情懷的一大重任,結合鄉土資源,在教學中向學生講解鄉土發展、鄉土歷史,提升學生對家鄉、對祖國的熱愛,培養學生為家鄉、國家努力學習、好好奮斗的意識。
熱愛祖國、熱愛家鄉,這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教師理應通過鄉土教學將這一傳統美德傳遞下去,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
二、中學生的鄉土地理教學
僅僅依靠中學生在鄉土地理學習中所學習的知識,來篤定中學生已經具有了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為祖國和家鄉努力奮斗學習,建設家鄉的志向這是不夠的,這是一個長期培養的過程,而教師在課堂內外就更應該注重將鄉土資源融入到教學、實踐中去。
在課堂上教師應該做到在每一章節的內容中適當加入鄉土資源,在學習城市布局時,可以啟發學生思考城市布局的原理,結合張掖地區的地理特征,分析市區內的商業區、住宅區以及工農業區的分布特色。學習農業時,考慮到張掖地區是一個典型的農業城市,可以讓學生結合張掖地區的氣候、水源等分析張掖地區成為一個典型的農業城市的有利條件以及張掖地區種植農業的不利條件,并且可以鼓勵學生嘗試著根據自己所給出的不利條件,提出相關的改進措施。
學習人文歷史方面,張掖地區是歷史上絲綢之路的一個重要的站點,也是當初隋煬帝萬國朝會的地方,擁有豐厚的歷史底蘊,同時張掖地區肅南縣是一個裕固族的民族自治縣,擁有特色的民族風情,可以讓學生收集張掖地區人文歷史的相關資料,教師在課堂上可以進行相關講解展示,讓學生可以進一步的了解到家鄉的風土人情,了解到家鄉的美好。
在學習環境問題時,展示近兩年張掖地區環境指標,并且對比合格指標,讓學生說明張掖地區所存在的環境問題,并且想象如果持續惡化而不治理會造成什么樣的后果,以及為了避免這種后果,應該采取怎樣的措施,從而培養學生對家鄉的責任感。
三、將鄉土教學結合到實踐中去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書讀得再多,永遠不去實踐,無異于紙上談兵,所以學習的主要方式還是實踐,而鄉土教育更應該注重學生的實踐,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相關知識,親自領略祖國大好山河,培養愛國情懷。
教師可以設計相關課題,引導學生完成相關內容。比如可以制定一個張掖地區城市規劃發展分為幾個版塊,由學生分小組,在教師領導下完成。
1.張掖老城區的發展問題以及解決方案
核心問題:張掖地區目前已經有120多萬人口,城市人口占有40多萬,并且張掖近幾年經濟發展迅速,人口增長較快,分析張掖地區發展問題以及解決方案。
2.張掖地區城市結構的劃分
核心問題:根據相關地理地圖以及相關地理信息技術,了解張掖地區的商業、住宅、工農業區域的劃分,嘗試分析劃分的合理性。
3.張掖地區交通網絡
核心問題:結合相關地理地圖以及相關的地理信息技術,了解張掖地區主要公交線路網絡,依據生活實際體驗以及相關調查,嘗試提提出改進方案。
4.張掖地區的歷史文化
核心問題:可以根據相關文獻資料以及網上查詢,了解收集相關資料,并討論提出在張掖歷史文化的保護過程中我們所能做到的是什么。
5.總結
核心問題:由學生根據自己的實踐可以提出自己在實踐過程中的心得體會,以及我為家鄉怎么做。
這樣經過學生自己的實踐,可以將地理學習中的相關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拓展學生的學習思維,讓學生參與進來,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學習分析的能力,還能培養學生對家鄉的熱愛,以及為家鄉而奮斗的情懷精神。
中學地理教學中,教師應當將有意識地將鄉土資源結合到地理教學活動中去,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讓學生在學習之余,有時間去了解自己的家鄉,親自感受到祖國河川之美,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總之,教師將鄉土教育適當地融入到教學實踐中來,與教學有機結合起來,可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責任編輯 齊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