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雅琴 高北寧
[摘 要] 在“互聯網+”環境下,企業會計核算與管理等發生巨大的變化,互聯網+改變了內部控制的模式,會計信息的披露更加全面、具體,也增加了電算化會計內部控制的難度。同時,企業電算化內部控制存在著內部控制過度依賴于電算化程序、風險評估經驗不足、隊伍建設滯后等問題是。在經濟新常態環境下,企業要積極依托“互聯網+”行動戰略,注重會計電算化數據安全,強化內部控制;完善內部審計制度;加強對電算化內部控制人員的教育;營造良好的內部控制環境,以實現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 互聯網+;會計電算化;內部控制;效率
[中圖分類號] F230[文獻標識碼] B
“互聯網+”行動戰略是2015年國務院提出的行動戰略,“互聯網+”行動是應對經濟新常態的重要手段。電算化會計體系內部控制與會計電算化核算管理軟件的發展密切相關,在經濟新常態環境下,企業之間的競爭日益激烈,財務信息是企業戰略發展的重要因素,保證財務信息的真實可靠是企業發展的關鍵,然而在互聯網環境下,信息技術的應用對會計工作模式、方式以及環境產生了巨大的變化,同時也增加了企業內部控制的難度,使人們在運用會計電算化過程中對會計電算化系統產生的會計信息質量產生擔憂,因此如何實現在“互聯網+”行動戰略下提高會計電算化內部控制的質量是互聯網+會計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
一、“互聯網+”環境下對會計電算化系統內部控制的影響
網絡環境下電算化會計內部控制就是在互聯網環境下對企業的各個財務經營事項進行確認、核算以及管理,最終實現企業內部控制目標的會計系統。在“互聯網+”行動戰略環境下發展會計電算化對傳統的內部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互聯網+”環境對會計電算化內部控制體系帶來了巨大的影響:
(一)互聯網+改變了內部控制的模式
在“互聯網+”環境下,企業的會計工作實現了網絡化操作,任何財務信息的產生都是依靠網絡平臺的自動核算完成,尤其是在應用會計電算化之后,會計部門采取的傳統內部控制措施,例如憑證匯總表、總賬、明細賬的核對等內部控制舉措消失,進而實施的利用計算機對各種財務數據進行自動的核算,大大提高了財務信息的準確性與可靠性。以會計核算為例,利用會計電算化進行會計核算是會計電算化的主要形式,但是傳統的會計電算化核算存在信息滯后的問題,這樣不能及時將最新的財務信息傳遞給企業相關部門進行參考,進而造成會計信息披露與管理決策之間的時間差。但是在“互聯網+”環境下,企業可以在互聯網平臺中進行相關會計數據的核算,并且將會計核算與其他業務相融合,改變了傳統靜態的核算模式,實現了動態會計核算,大大提高了財務信息的傳遞速度,提高了財務信息的質量。
(二)會計信息的披露更加全面、具體
傳統的會計電算化控制系統由于只是局限在企業內部的核算,因此具體的財務信息披露容易受到人為因素的影響,例如企業的管理者為了實現自己的私利,他們會將不利于企業的財務信息剔除掉,進而給公眾展現一個不真實的會計信息。而在互聯網環境下,會計電算化內部控制利用網絡平臺,實現了在線會計信息的核算與披露,公眾在任何時間、地點都可以通過互聯網了解到企業的財務信息及非財務信息,同時通過互聯網還可以實現信息使用者與企業管理者的溝通交流,大大提高了財務信息披露的全面性與針對性。
(三)增加了電算化會計內部控制的難度
在互聯網+環境下,電算化內部控制工作的效率雖然得到提升,但是與此同時也增加了內部控制的難度:一是在互聯網環境下會計電算化會計系統中的會計數據信息是以特殊電子符號的形式在互聯網平臺進行傳遞,而記載原始信息的票據等無法通過互聯網進行傳遞與保存,這樣就會形成原始憑證與記賬憑證分離的現象,這樣對于網絡會計數據的真實性產生了質疑。例如在互聯網環境中存在各種不安全的因素,這些因素可能會篡改財務信息數據,造成財務信息數據的失真;二是在網絡環境中企業面臨的風險在不斷增加,因此傳統的內部控制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網絡環境的要求,這樣對于內部控制工作無論是從人員結構還是工作流程上都要比原來的內部控制復雜。
二、“互聯網+”環境下會計電算化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
“互聯網+”行動戰略的實施為會計電算化內部控制工作帶來了巨大的便利,在面對經濟新常態環境下,企業積極構建適應“互聯網+”的電算化內部控制體系是會計工作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內部控制工作質量的必然之路,結合相關實例,在“互聯網+”環境下企業電算化內部控制存在以下問題:
(一)內部控制過度依賴于電算化程
在互聯網+環境下,會計電算化內部控制加強了對網絡內部控制的監管,但是目前所采取的內部手段過度依賴電算化程序:一是在內部控制中強調自動核算的重要性,而忽視人工控制的因素。雖然在互聯網環境下加強電算化的自動核算具有重要的意義,但是由于電算化應用程序存在差錯故障,而一旦出現應用程序的差錯將會導致整個財務信息失真,例如某些網絡黑客利用篡改程序的方式修改財務信息,而應用程序則會按照錯誤的指令進行操作,其結果是造成會計信息的失真;二是內部控制往往忽視網絡自身所存在的安全隱患。內部控制不僅僅是對財務信息進行管理,而且還需要對內部控制的載體進行安全管理,但是在實踐中企業往往會忽視電算化設備的安全。
(二)風險評估經驗不足
目前企業在風險評估方面存在經驗不足的問題:一是企業在風險評估上往往以企業管理者的意識形態為主,而忽視對財務信息的準確分析上。在互聯網環境下,企業面臨的風險因素越來越復雜,很多時候企業仍然按照傳統的以企業管理者的單方意識為主的風險評估模式;二是企業對風險評估的重點放在了外部市場中,而忽視企業內部的風險。雖然在互聯網環境下,企業外部環境對企業的影響比較大,但是內部環境的風險也不容忽視,以企業的投資為例,企業在投資時往往將風險評估放在收益上,而忽視了對現金流的考量,結果造成因為現金鏈問題而導致企業投資失敗。
(三)互聯網會計電算化內部控制體系的隊伍建設滯后
通過對相關企業電算化內部控制體系工作人員的現狀分析發現財務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有待提高:一是從事內部控制工作的人員在計算機應用方面表現不足,尤其是具有豐富內部控制經驗的中老年工作人員他們在計算機應用方面表現得明顯不足;二是從事內部控制的工作人員沒有意識到“互聯網+”行動給內部控制工作帶來的影響,仍然停留在傳統內部控制階段,導致內部控制工作滿足不了互聯網電算化發展的要求。另外在互聯網環境下企業內部控制人員的結構變化也增加管理難度,傳統的內部控制主要是由會計人員和審計人員構成,但是在互聯網環境下,電算化內部控制人員發生了變化,電算化軟件研發人員、企業管理人員以及社會投資者等都加入到企業內部控制隊伍行列中,因此使內部控制環境變化越來越復雜,不同人員素質對內部控制質量的影響也越來越大。
三、基于“互聯網+”環境提高會計電算化內部控制體系的對策
基于互聯網+會計模式的不斷發展,積極構建適應互聯網模式的會計電算化內部控制體系對提高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提升財務信息的質量以及促進企業健康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基于企業會計電算化內部控制在面對互聯網環境時所暴露的種種問題,需要采取以下解決對策:
(一)注重會計電算化數據安全,強化內部控制
在互聯網環境下實施會計電算化的最大問題就是安全問題,近些年發生的各種因為網絡安全問題而導致的企業投資失敗的案例告訴我們要加強對會計電算化數據的安全管理,強化電算化數據安全必須從內部控制入手:一是利用數字簽名技術進行數據確認。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傳統的紙質會計載體逐漸被電子數據所代替,而數字技術存在的安全問題要求我們必須要通過一定的技術給予解決,而數字簽名技術是通過檢查用戶身份和各項相關信息的方式對原始數據的安全進行保證;二是加強對會計電算化數據等級管理。在電算化使用中,不同的授權人具有不同的操作權限,例如在企業中會計主管享有最高的管理權,會計人員則主要是根據原始憑證將相關的數據信息傳遞到網絡平臺中,并且進行核算等基礎工作。而審核人員則具有審核權,他們對會計人員錄入的信息進行審核,但是審核人員沒有修改會計信息的權利,因此通過嚴格的等級管理制度可以提高財務信息的質量。
(二)完善內部審計制度
內部審計是監督與檢驗內部控制的重要形式,通過完善的內部審計可以督促企業內部控制工作的質量,因此基于互聯網環境對內部控制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我國要不斷推動內部審計的發展,積極構建適應網絡會計電算化的內部審計制度:一是內部審計部門要加強對財務軟件的審計工作,以規范的標準要求企業使用規范化的會計電算化軟件,例如企業在選擇會計電算化軟件時,內部審計部門要對軟件的規格等進行明確的規定,以此保證內部審計工作的程序化、規范化;二是建立事前、事中以及事后的內部審計模式。傳統的內部審計將工作重點放在事后審計中,這樣對于實現企業內部控制目的而言不會產生較大的作用,但是隨著互聯網技術應用,內部審計要轉變審計方式,將靜態的審計轉化為靜態與動態相結合的審計模式,提高對企業資金、資產的密切跟蹤;三是建立嚴格規范的崗位責任制度。內部審計是規范企業風險的最后屏障,因此審計部門要明確審計人員的職責,合理分工,以此提高審計工作的質量。
(三)加強對電算化內部控制人員的教育
面對互聯網+環境所帶來的系列變化,企業必須要加強對工作人員的教育培訓,以此提高電算化內部控制隊伍的綜合素質:首先企業要積極培養工作人員的“互聯網+”意識。構建互聯網+會計電算化內部控制體系的前提就是讓工作人員認識到互聯網+的概念及實施意義,因此企業要組織工作人員學習互聯網+的概念,在頭腦中形成互聯網意識;其次提高內部審計人員的計算機應用能力。在互聯網環境下,會計電算化內部控制的方式與模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需要工作人員懂得利用計算機的技術,例如在內部控制中需要工作人員在互聯網平臺中發現問題,這就要求工作人員要熟練的操作計算機設備,因此企業要定期組織內部控制人員進行學習;最后提高工作人員職業道德。在互聯網環境下,內部控制人員的職業道德素質尤為重要,一旦工作人員出現謀取私利的觀念,就會給企業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例如內部控制人員可以借助互聯網篡改財務信息進而達到自己的私利。
(四)營造良好的內部控制環境
首先完善企業治理結構。一方面要完善董事會制度,在企業內部設置獨立的董事會,切實發揮董事會的職責,強化董事會對企業管理者的監督。另一方面企業要完善監事會制度,監事會主要是檢查企業財務的,因此必須保證監事會的獨立性,強化監事會對企業管理者的監督,監事會成員必須要參加企業的董事會議;其次注重企業文化的培育。企業必須營造一種良好的內部控制氛圍,強化企業文化的重要地位,以企業文化帶動內部控制氛圍的形成,讓員工在日常的工作中樹立完善的自我控制意識,實現企業的核心價值;最后企業要建立有效的內部激勵約束機制。通過完善的約束機制對所有會計行為進行約束。
總之,在“互聯網+”環境下,會計電算化的發展必須要依賴于完善的內部控制,網絡化的會計電算化內部控制對內部控制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們要提高會計電算化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充分發揮網絡的優勢,增強網絡環境下會計電算化數據的安全性及可靠性,為實現企業財務信息質量而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參 考 文 獻]
[1]趙曉宇,張忠惠.“互聯網+”下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及建議[J].中國集團經濟,2016(10)
[2]陳霞.行政事業單位會計核算與內部控制的思考[J].中國外資,2012(10)
[3]田瑩瑩,王淑珍.新會計準則實施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探討[J].會計之友,2011(8)
[4]麗萍.企業財務內部控制評價在國有商貿企業中的應用[J].商業會計,2012(11)
[責任編輯:王鳳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