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玲玲 吳淑芳


[摘 要] 企業籌資活動進行稅務籌劃,能夠提高企業的競爭能力,有助于企業更加靈活地調度資金。但目前我國稅收籌劃發展的稅收環境有待完善,企業在稅收籌劃時目標單一,僅考慮稅負最輕因素。企業在進行稅收籌劃時會面臨很多不可預估的風險,比如財務風險,法律風險,市場風險等,企業在制定籌劃方案時,必須對可能涉及的風險進行評估,考慮企業的風險承擔能力,確保方案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同時,必須根據最新的國家和地區稅收政策,結合企業自身具體情況,評估風險發生的可能性以及應對措施,預測方案的社會效益,最終選擇可控風險較低、效益較高的籌資方式。
[關鍵詞] 籌資活動;稅收籌劃;風險防范;恒豐紙業
[中圖分類號] F812.42[文獻標識碼] B
一、籌資活動與稅收籌劃的涵義
(一)企業籌資活動的涵義
企業的運行需要強大的資金流支持,可以將其看作是資金運動,籌資活動在這一過程中扮演著極其關鍵的角色,它不僅可以擴大企業的現金流,還可以從根本上推動企業健康快速發展。企業想要在市場競爭中存活并發展,首先都是要從籌集到其所需的資金入手;然后通過投資等活動用于購置必備的原料物資、支付各種成本費用、進行研發活動、擴大經營規模等;再通過經營管理來獲得收入,使資金增值;最后再對企業增值的資金進行分配的基本過程。
(二)稅收籌劃的涵義
近年來關于稅收籌劃的概念和其發展途徑在學術界和理論界引起了廣泛的討論,對于其涵義也有各種不同的說法,筆者認為稅收籌劃是一種以國家法律為基礎,通過分析企業發展現狀,梳理其運營過程中可能涉及的稅收,制定科學合理的資本運作模式實現合法避稅的方法。其主要目的就是讓公司在遵法守紀的基礎上減少納稅額,降低資金成本,從而提升盈利效益的財務活動。因此,企業應該在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的各個方面,如企業資本結構或者籌資投資的方式等方面做出最利于企業的決策,充分考慮稅收法律相關的問題,實施符合理法的納稅籌劃,為能夠實現企業更大的利益而規劃。
二、籌資活動稅務籌劃的必要性
(一)我國企業稅務籌劃存在的問題
1.稅收籌劃發展的稅收環境有待完善。近年來不斷推行稅收改革,具體表現為,當前我國稅收法律制度正處于不斷變革當中,大到“營改增”整個涉及稅種的變化,小到各項稅收條款的變化。因此,征稅對象難以及時、全面地根據最新的國家以及地區的稅收政策,制定適合企業或個人發展的稅收籌劃方案。
2.稅收籌劃目標單一,僅考慮稅負最輕因素。當前很多企業對于這一概念尚且不夠熟悉,并且由于缺乏相關的理論知識,很多企業管理層對于稅收籌劃認識十分淺顯,他們認為籌劃是通過打法律的擦邊球實現減少稅收的目的。但是在西方發達國家,稅收籌劃不僅可以降低企業的稅收壓力,還可以從根本上解決企業財務弊病。首先在決策環節,企業家通過稅收預測,會考慮各項稅種的配合因素,影響到對于企業未來發展方向的決策。再者在企業的資金流通方面,稅收支出將直接影響企業的成本利潤。最后企業對于稅務的重視程度將影響企業所處的地位,完美的納稅記錄將會大大提高企業的社會美譽以及政府的肯定,這將對企業未來的地域發展、政府支持有著極大的優良影響。
3.企業內部財務人員運作稅收籌劃存在風險。大多數中小型企業由于經費限制、企業家不重視等原因,稅務籌劃往往是由企業內部財務部相關人員開展的,也就是大多是由會計人員兼任,這就明顯導致了稅務籌劃專業水平不夠,稅務問題被忽視的后果。稅收籌劃需要高度專業人士根據企業具體情況進行分析處理,企業內部財務人員往往缺乏相關意識,并且受到專業知識和利益的限制,不能夠或者不愿意進行稅收籌劃。人才的缺失也同樣影響到上層的決策執行效果,就算企業家認識到稅收籌劃的重要性,也難以制定有效方案并且順利實施。
(二)企業籌資活動進行稅務籌劃的必要性
1.提高企業的競爭能力。企業效益的高低是衡量一個企業經營活動的尺標,而如何提升企業的效益,進行合理、科學的決策是其關鍵因素。企業進行稅收籌劃不僅可以減輕企業納稅壓力,還有利于企業認識到當前的財務狀況,對企業當前各個環節的稅收負擔有較全面的認知。因而企業在籌資中進行該籌劃時一定要完善其經營及會計核算制度,提高企業判斷項目投資方面的能力,以及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對資金或者其他方面的預測能力,這都是利于企業更全面的管理,從而進一步提升其自身的經濟效益。
2.有助于企業更加靈活地調度資金。企業在進行投資活動前要考慮很多因素,通過制定合理的稅收籌集方案,不僅可以為企業投資行為提供參考,還可以從根本上降低企業運營成本,為企業提供實現盈虧互抵的優惠條件,以減少稅收負擔;企業也能夠在籌資過程中運用合法手段,如將同集團的高稅地區的企業資產通過租賃方式轉給其低稅地區的企業,使其享有低稅率的優惠待遇,相當于企業獲得了更多資金,從而企業就能更加靈活地調度資金。
三、不同籌資方式下的稅務籌劃——以恒豐紙業為例
(一)恒豐紙業簡介
恒豐紙業成立于1952年,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已經成為我國規模最大、綜合實力最雄厚的造紙企業之一,作為國內最具實力的國有企業之一,其對外投資了7大主要公司,涉及房制紙、建材、房地產和熱電等產業。恒豐紙業經營范圍主要有生產銷售卷煙紙等其他工業用紙以及濾嘴棒紙等等,建立了配套的生產基地,位居全球卷煙紙供應商第三名。恒豐紙業重視科研開發、技術創新,擁有自己的技術中心,引進國外多項高新技術儀器,保持自身在國內卷煙用紙開發領域的領先地位。公司注冊資金為1億元。2001年4月19日在上海證交所正式上市交易,2005年10月完成股權分置改革,同年11月,恒豐紙業控股的湖北恒豐紙業股份有限責任公司成立。
(二)恒豐紙業不同籌資渠道的稅收籌劃分析
企業要實行快速發展,就必須要有資金,當前我國企業一般通過兩種方法獲取資金,一種是企業通過盈利實現資金的累積,另一種則是向銀行等商業機構申請貸款,以下將會對兩種方式進行對比分析。假設,該公司通過自身的經營獲利不斷累積到100萬元,并將這些資金用于購買設備,其投資此項目有5年的收益期限,根據企業的發展可以推斷出年平均獲利為30萬元,其中企業經營所得稅的稅率為25%。則該企業盈利后平均每年應納稅額為7.5萬元(30×25%),因此5年應繳納所得稅稅額為37.5萬元(7.5×5)。假如恒豐紙業通過銀行借款獲得100萬元用來購買設備,借款年利率為6.12%,每年平均盈利也是30萬元,企業每年固定向借款銀行付息6.12萬元,那么企業每年凈收益為23.88萬元。則企業每年應納稅額為5.97(23.88×25%)萬元,5年應繳納所得稅稅額為29.85(5.97×5)萬元。比較自我積累方式的籌劃,可節省稅收7.65萬元。
因此,能夠得出以下結論,企業通過自我積累方式來籌集資金,它需繳納的稅額要大于向銀行或者其他機構貸款所繳納的稅額,此外企業通過自身經營籌集資金的風險要遠遠高于向金融機構貸款,如果單單從資金籌劃方面對兩者進行對比,可以看出后者具有更多優勢,因此,企業在進行資金籌集時最好的方式就是貸款籌資。
(三)恒豐紙業不同資本結構的稅務籌劃分析
對負債籌資與權益籌資兩種資本結構的稅務籌劃分析。假設,恒豐紙業現全部資本均為普通股股票資本,其賬面價值為2000萬元。該企業對當前的資本結構不夠滿意,并擬定了通過股票回購來實現成本的節約。企業通過預算得出年利潤大概為500萬人民幣,稅率大約為25%。經預算,目前的債務利率和股票資本成本情況見表1。
表1 ?目前的債務利率和股票資本成本情況
最終可預測該企業不同資本結構的企業價值和綜合資本成本,計算分析如表2:
表2 ?該企業不同資本結構的企業價值和綜合資本成本
根據上述計算分析表能夠得出,當負債為0時,企業價值就是權益籌資方式所獲得的股票價值,即V=S,企業籌資的綜合資本成本為14.80%。如果企業發行的債券過多時,那么企業的價值將會不斷的增加。當債務資本增加到臨界點即400萬元時,可以發現其綜治資本成本最低(14.05%),企業的價值達到最大(2670萬元)。企業債務資本與資本成本呈現出反比例的關系,當前者不斷變小時,后者會變大。由此可以知道,企業的債務成本有一個臨界值,該值為400萬人民幣時企業的資本結構配置最為合理,企業價值利用最優化。
四、籌資活動中稅務籌劃風險的防范與控制
企業在進行稅收籌劃時會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也會面臨很多不可預估的風險,比如財務風險,法律風險,市場風險等。在制定籌劃方案時,必須對可能涉及的風險進行評估,考慮企業的風險承擔能力,確保方案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在制定籌劃方案時,必須根據最新的國家和地區稅收政策,結合企業自身具體情況,評估風險發生的可能性以及應對措施,預測方案的社會效益,最終選擇可控風險較低、效益較高的籌資方式。
(一)建立有效的風險預警機制
稅收籌劃是根據各個企業具體情況制定的籌劃方案,其風險將直接影響企業未來的生存發展,因此企業最高管理層級必須有相關的風險意識,關注稅收籌劃方案的制定以及執行。因此企業可以建立有效的風險預警機制,及時跟進稅收籌劃的進度、狀態以及及時將企業發生或者即將發生的動向告知相關專業人士,促使其可以迅速有效的制定相關風險防范措施或者改變方案的設計。及時調整可以有效面對各項風險,增強企業的適應能力,將意外因素導致的企業損失降低到最小。
(二)制定符合國家的稅收政策導向的稅務籌劃方案
我國的稅收政策本身也正面臨著變革,以我國經濟發展為導向,稅收政策將更加有利于企業的發展和經濟的扭轉。在當前我國的稅收制度下,企業必須實時關注稅收制度的改革和更新,適當的調整企業的籌集方案,保證不與國家的稅收法律相互違背。這不僅有利于企業自身當下的發展,受到國家或者地區政府的肯定,更有利于企業未來的發展。
此外,企業還要時刻了解和掌握國家對現行稅收有關的政策條例并盡快地根據對國家更新的相關內容做出籌劃調整,不能與國家的政策脫節。而國家對政策的這種更新換代是無規律可循的,這就對企業實行的籌劃產生較大的風險。因此,企業在實行籌劃進程中也應該做到不斷更新和改進,降低潛在的風險,使該籌劃方案在符合稅收法律規定的情況下順利實施。
(三)貫徹成本效益原則
企業發展的最初目標就是實現利潤最大化,因此,企業在制定稅收籌劃方案時,要遵循企業成本效益原則,要盡可能的降低成本。企業在籌資活動中進行稅收籌劃,其最主要的目標就是能夠在經營期間制定出符合稅法規定的節稅方案,從而增加企業收益,使整體利益最大化。但企業在進行該項籌劃及其需付諸實施的階段,也會發生許多相關的成本費用,所以企業在實行期間,應先比較預期收益是否會高于成本費用,只有其所帶來的收益是高于成本的情況下,該方案才是可行的,否則會導致企業最終得到的利益抵償不了所受的損失。此外,企業稅收籌劃過程中,不能單單看到小范圍的稅負高低,卻不顧整體的利益。所以企業要統籌全局,選擇最優于企業的稅收籌劃方案。
[參 考 文 獻]
[1]薛洪鋒.我國企業稅收籌劃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中國市場,2012
[2]黃震.關于企業加強財務管理提高經濟效益的探討[J].商情,2015
[3]李樹剛,李冰.解析企業籌資過程中的內部控制[J].當代經濟,2014
[4]冶滿海.企業籌資活動中的稅收籌劃[J].經濟師,2012
[5]陳會軍.稅收籌劃法律風險管理研究[D].浙江財經學院,2011
[責任編輯:王鳳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