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珍
摘要:高職院校學生黨支部黨組織生活作為高校黨建工作的重要內容面臨著諸多亟待解決的問題。文章分析了高職院校學生黨支部黨組織生活存在的幾個問題,探索高職院校學生黨支部黨組織生活提升對策。
關鍵詞:高職院校;學生黨支部;黨組織生活
中圖分類號:G4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11-0173-01
高職院校學生黨員隊伍隨著高等職業教育的迅速發展日益壯大,高職院校黨建工作越來受到各級黨組織的重視。高職院校不同于普通高校,特有的“2+1”或者“2.5+0.5”培養教育模式,導致學生黨支部組織生活出現難題,無法集中所有學生黨員進行面對面的組織生活。提升高職院校學生黨支部黨組織生活,創新黨組織生活方式值得我們探討。
一、高職院校學生黨支部黨組織生活存在的問題
(一)內涵認識不夠。
黨組織生活內涵理解不夠,簡單的認為“三會一課”制度是高職院校學生黨支部黨組織生活的方式。高職院校學生黨支部黨員組織生活形式基本是按黨組織“三會一課”的要求,定期組織學生黨員集中開展學生黨支部黨員大會、支部委員會、黨小組會和黨課教育,一般是組織學生黨員集中座談和上課,以至黨組織生活流于形式走過場。此外,沒有考慮高職院校特有的“2+1”或者“2.5+0.5”培養教育模式下,校外頂崗實習的學生黨員的特殊情況。校外頂崗實習黨員占學生黨支部人數一半以上,黨組織生活在黨員人數半數缺席下進行,只能是完成黨組織生活任務而已。
(二)重視程度不夠。
基層黨員組織生活制度化、經?;?、制度化,是黨章的一種制度要求,目前高職院校學生黨支部基本能做到,因為要應對考核和檢查,但是質量缺乏保障。此外,高職院校學生黨支部書記和支委委員基本是輔導員兼任,沒有建立專門的學生黨支部領導班子指導黨建工作,開展黨組織生活。輔導員每天忙著應對各級領導交代的日常性事務,對待黨組織生活只能是應付了事。此外,學生黨員受到各種思想和價值觀念的影響,組織觀念不強,認為組織生活是形式主義,不重視組織生活。
(三)內容脫離需求。
據有關調查發現,高職院校學生黨支部黨組織生活普遍被認為理論學習過重,結合學生實際不夠,沒有把握住學生關注的熱點,學生參與積極性不高。此外,對占學生黨支部比例最大的頂崗實習學生黨員的關注不夠,忽視了他們的組織生活需要。總之,黨組織生活缺少對學生黨員的思想、工作、生活問題的分析,內容脫離學生黨員的實際需要。
二、高職院校學生黨支部組織生活質量提升對策
(一)領導重視,提升認識。
首先,黨組織生活是黨建的重點工作之一,不能麻木簡單的敷衍了事。黨支部的支委設置要合理,專人專干,不能隨意指派輔導員兼任。如我院采取的是系黨總支副書記或者系學工辦主任專門擔任學生黨支部書記負責學生支部專項工作。黨員人數多的再按年級專業細分支部或者黨小組。同時根據學生黨員人數變化動態適時調整、優化組織機構。其次,從黨支部書記到所有黨員、入黨積極分子要重視黨組織生活,要明確黨組織生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從確定入黨積極分子開始,就要持續不斷的加強理想信念的培養教育,形成發展前、發展中、發展后一貫制的黨組織生活的教育制度,增強全體學生黨支部成員的組織觀念,從思想上、行動上重視組織生活。
(二)形式多樣化,內容貼近實際。
“互聯網+”黨組織生活,即利用互聯網的平臺,利用信息通信技術,把互聯網和傳統的“三會一課”結合起來,在黨組織生活原有的“三會一課”領域創造一種新的形式。如我院的“互聯網+”黨組織生活形式,打破時間和空間的界限,無論學生是否在校,一部入網的智能手機,就可通過黨支部QQ群、微信群參加實時、互動的黨會,不再拘泥于面對面的“三會一課”。此外,如我院我系學生黨支部要求學生黨員、入黨積極分子必須關注“共產黨員”微信平臺,除自主學習外,還要求針對專題開展“三會一課”。以“共產黨員”為首等等微信平臺制作的這些簡單、耗時短、重點突出,直擊社會熱點、貼近學生學習、生活、工作、實際的微課深入學生黨員心,得到廣大學生黨員的贊賞,打破常規黨課的說教,不受規定時間的限制。隨時隨地,都可以學習,發表意見和建議。此外,還得到非黨員學生的推廣學習,擴大了黨的影響力。
公益活動(志愿者活動),以實際服務人民群眾對接黨組織生活,以行動促思想。如我院每年都是株洲市優秀志愿服務集體,各院系學生黨支部都會要求學生黨員、入黨積極分子根據自己的時間,每學期自選完成兩次以上的志愿者活動。通過多種形式的志愿服務活動對接黨組織生活,使得黨組織生活貼近生活、貼近社會,引領學生樹立遠大理想,在志愿行動中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同時,帶動非黨員學生自發參加志愿服務活動,增強服務大眾的意識,積極向黨組織靠攏;增強高職院校黨組織對學生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感染力。
綜上所述,積極創新高職院校學生黨支部黨組織活動方式,豐富活動內容,引導學生把樹立遠大理想和發展變化的現實情況結合起來,使黨的組織工作既符合黨的要求、體現黨的性質,又貼近黨員的思想、學習和生活,才能為廣大黨員所接受、所歡迎,才能吸引、凝聚和感染更多的優秀學生加入我黨,才能不斷提高高職院校學生黨支部黨組織生活的質量,才能增進黨支部的凝聚力和戰斗力,為祖國培養更多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參考文獻:
[1]王原平,王學兵.高職高專學生黨員頂崗實習中黨組織生活模型設計[J].順德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1):74
[2]蔣百平.高職院校頂崗實習期間學生流動組織生活方式創新淺談[J].高教論壇,2013(11):9
[3]陳波.高職院校學生黨支部組織生活創新研究[J].江蘇技術師范學院學院,2014(12):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