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穎
基于Moodle平臺的英語網絡課程建設*
——以《開放英語1》課程為例
陳穎
(廣西廣播電視大學文經學院,廣西南寧530023)
在線英語教學一直是英語教學領域熱議的論題,Moodle平臺的誕生更是將在線英語教學推向一個新高度。目前,針對成人學習者的Moodle平臺英語教學研究較少,該文從Moodle平臺優勢及教學設計角度,以《開放英語1》課程建設作為樣例,探討了Moodle平臺在成人英語教學中的運用。
Moodle;《開放英語1》;成人英語教學
廣西廣播電視大學Moodle學習平臺——廣西開放大學學習網(e.gxou.com.cn),是為深化與創新遠程教育、提升在線教學水平、服務廣大遠程學習者而專門搭建的全新學習平臺,該平臺為標準化的Moodle平臺,具備Moodle平臺的一系列功能。
《開放英語1》是由中央廣播電視大學主編的《開放英語》系列教材第一冊,屬于公共必修課,適用于開放教育專科一年級的學生。
與全日制教育不同,開放教育強調“自學為主,面授為輔”的學習模式。因此,《開放英語1》的學習者更多依靠網絡自學,教師角色是輔助學生學習。但現實情況是,面授教學課時有限,課程內容繁多,僅依賴教師課堂講解并不能達到學習目的和實現學習效果;再者,根據廣西地區招生數據顯示,開放教育學生以在職成人學生為主,“工學矛盾”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主要矛盾;加之,從二語習得角度看,非英語專業的成人學習者在語言學習方面存在明顯的“石化現象”(fossilization),成年學習者的語言習得過程側重理性與邏輯的知識呈現。
實用性。從學習動機與激勵角度看,讓成人學習者充分了解語言學習的實用價值有助于激發學習者的學習興趣,將外在學習動機轉化為內在學習動機,提升其學習效果。據筆者在面授課堂了解及2012年廣西電大英語學習者調查報告顯示,大多數成人學生表示“年紀一大把,不知學英語為何用”“學習起來沒有動力”等。鑒于此,課程內容實用性是成人英語課程設計的首要考量因素,讓學習者充分了解到英語與工作的聯系,英語的適用范圍,如出國旅游、文書寫作、商務談判等,在此基礎上再展開英語教學,能夠更有效地從內在激勵成人學習者,激發其學習主動性。
易學性。對于成年學習者而言,語言學習是個復雜的、要求頗高的過程。不少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因詞匯及語法的復雜而放棄學習。因此,在設計針對成人學習者課程之時,要充分考慮課程的易學性,讓成人學生通過自學掌握英語的簡單規律,達到學習目標。要實現課程的易學性,首先,課程語言要簡單清晰,講授語法時避免概念堆砌,宜用簡單且邏輯清晰的脈絡圖并配以例句講解,例句建議采用生活化句子,貼近學生實際;其次,每學習課時內課程內容不宜過多,提取課本重要內容作為精講,避免課程內容量過載,超過學生學習負荷。建議每課時內設置3個語法講解,五個句型拓展,并配以相關詞匯的講解與練習;同時設置中西文化對比,增加課程的易學性與趣味性。
重復性。語言習得是一個重復的過程。在語言學習過程中,語言需要不斷被重復,句型與語法需要不斷重現,這樣有助于學習者加深印象。在課程設計中,相似或相關語言點需要在不同的模塊中反復重現,或作為導入,或作為對比,讓學習者能在不同模塊重溫學過的語言點。
測試導向性。作為一門公共必修課程,學生學完該課程的一大目的就是能夠順利通過期末考試。所以在學習模塊中,與考試相關的知識點要重點突出,便于學生復習。同時設置期末考試復習模塊,內容為考試復習題與考點串講,讓學生能夠全面了解課程所要求掌握的知識點。
1.模塊設置
《開放英語1》共18個單元,其中課程教學單元15個,“復習與自測”單元3個。在本Moodle課程中,“復習與自測”單元合并調整為兩個“期末復習與自測”單元;課程教學單元按內容、知識點相關相似整合,由15個合并調整為8個。經合并調整后,《開放英語1》(Moodle平臺版本)學習模塊如表1所示。

表1 學習模塊表

續表1
2.實用性教學內容設置
實用性教學內容有助于激發學習者學習動機,在課程內容中置入實用性內容可幫助學習者明確英語學習目的并將英語運用至實際生活之中。結合重新調整的單元內容,共設置四個實用性教學內容模塊(見表2)。

表2 實用性教學內容模塊表
3.活動
在Moodle平臺上,有多種支持教學的活動可供選擇,教師可以通過選擇不同的教學活動,增進網絡教學的交互性。在《開放英語1》Moodle平臺課程中,筆者選用了以下幾種活動。
討論區。在討論區內,教師可設定討論主題,由學生就主題進行討論。《開放英語1》Moodle課程中,在每個學習模塊前設置有“學習目標與期待”討論區。在該主題討論區下,每位學習者制定自己的模塊學習目標,例如,掌握多少單詞,熟記多少句型等;同時,學習者寫下學習期待,即希望從該模塊中學到什么樣的句型與表達。學習者依據自己的學習狀態制定切合實際的學習目標,這些目標一方面引導學習者,另一方面可讓教師去檢測學習者是否完成自己設定的目標。有目標的學習能夠讓學習者發揮主觀能動性,而學習期許則能讓教師了解學生學習需求,及時調整課程內容,滿足學生學習需求。
測驗。測驗是每個模塊必要的教學活動。正如前文提及,學習者在學習完課程之后,需要參加由中央電大統一命題的期末考試,通過期末考試亦是每位學習者的學習目標之一。因此,在每個知識點后,會設置“測試”活動,測試以選擇題為主,題目均是課程所涉及的期末考試重點內容。鑒于成人學習者在語言習得方面接受程度較慢,同一知識點的題型會重復出現,讓成人學習者得到多次重復練習,加深對知識點的印象。
互相評價。“互相評價”活動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增進了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互相評價”能夠讓學生之間相互點評作業,為作業評分不再是教師的專利,學生亦可通過“互相評價”來給對方評分。學生互評一方面加強了學生對課程的參與感,體現學生主體地位;另一方面能夠促進學生之間的互動,實現教學的多向互動,即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在《開放英語1》Moodle課程中,“翻譯練習”采用“互相評價”這一活動,教師布置要翻譯的句子,給出翻譯評分的標準,學生翻譯后進行互評,即可點出翻譯的出彩之處,也可指出有待改進的地方。最后,再由教師統一點評。
思維導圖。在Moodle平臺上,教師可以利用簡單的思維導圖,按邏輯關聯、簡單明了地展現課程內容,讓學習者能夠清晰地把握課程內容。尤其是在詞匯學習過程中,思維導圖的運用能夠將相關單詞或短語進行有機地串聯,更能符合成人學習者按邏輯學習的思維。例如,在“介紹自己與他人”的學習模塊中,插入思維導圖,將自我介紹劃分為“名字”“職業”“家鄉”“性格”“興趣”等支項,并為每個支項附上了相關的單詞與句型,以供學習者操練。
問卷調查。在線教學與傳統課堂教學不同,教與學的過程并不是同步進行的,教師難以及時獲得課程反饋。而Moodle平臺上“問卷調查”功能彌補了這一不足。教師可以利用“問卷調查”收集課程反饋,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在《開放英語1》Moodle課程中,每個單元模塊后設置“問卷調查”,列為“學生必須瀏覽此活動”,以確保每位學生都給予課程反饋。教師可使用Moodle自帶的調查問題模版,也可自行設計問卷。在此課程中,均使用Moodle自帶問卷調查模版中的“構建主義在線學習環境問卷調查(實際的)”。
作業。作業與測試性質相似,均可用來檢測學習者的實際學習效果。在此課程中,筆者對作業與測試進行了性質劃分。如前文所提,測試用于每個知識點后,測試內容和考試內容相關,旨在幫助學習者熟悉考點,通過期末考試。而作業則置于每個模塊后,完成每個模塊學習布置一次作業,作業內容主要針對實際應用,即將本模塊學到的句型與表達用于實際生活或場景之中。通過作業,讓學習者鞏固與復習實用句型,深化英語學習的實際運用,回歸語言學習的本質。
4.資源庫
Moodle資源庫的使用能夠讓教學內容更為豐富,除文字之外,教師可運用視頻、圖片等多媒體手段,使教學內容生動活躍起來,同時也能夠提升內容新鮮感,吸引學生,保持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在資源庫使用方面,筆者認為,資源使用應配合學習任務,而非單純地為了豐富教學手段而盲目使用,資源的使用要結合教學內容,學生應帶著“任務”使用資源。
在《開放英語1》Moodle平臺課程中,常用的資源庫有以下幾種。
URL。URL能夠讓教師直接使用網頁鏈接作為課程資源。當教師認為某個網頁適合作為教學資源時,可以創建URL資源,將該網頁鏈接直接嵌入Moodle平臺,學習者只需點開該資源,即可瀏覽該網頁界面。尤其是一些視頻網站資源,由于教師無法下載該視頻,但又需要這些視頻作為教學資源,則可使用URL資源,將視頻網站鏈接粘貼即可,學生即可在Moodle平臺上觀看此視頻。在《開放英語1》Moodle課程上,URL資源一部分為無法下載的視頻網站,另一部分則為網頁資源。資源內容主要以英美文化為主,網頁資源的來源主要是大型門戶網站,以確保知識的可靠性與正確性。例如,在“社交聚會”模塊,URL資源為“Manners(禮儀)”,來自英國文化協會(Bri t i sh Council)的“學英語(Learning English)”專欄,其中介紹了一些社交場合禮儀。
網頁。網頁資源與URL相似,但卻有不同。URL是將網頁鏈接置于Moodle平臺,而網頁資源是將網頁內容及格式復制至平臺,教師可根據教學需求對網頁進行編輯,比如刪除多余段落或不需要的圖片信息等。最終編輯好的頁面仍是以網頁形式呈現。教師在利用網頁作為資源時,會遇到網頁部分內容不適合教學的情況,利用“網頁”資源功能即可對原有網頁進行增刪編輯。在“介紹自己與他人”這一模塊中,網頁資源提供了“性格描述”的補充詞匯和句型。在原網頁中,有關性格的單詞多達30余個,且無句型。筆者從中挑選了常用的10個性格描述詞匯,為了使學習者能夠運用學到的單詞,同時添加了對應句型,便于學習者能夠將這些性格詞匯運用起來。
視頻文件。教師可將教學視頻通過“視頻文件”上傳至Moodle平臺。視頻文件在教學中的應用,尤其是語言教學,能夠使教學內容更為生動,讓學習者保持學習興趣。但在視頻選取方面,不宜過長,視頻時長最好控制在7分鐘內。據筆者所教授的學生反饋,視頻過長會導致學習興趣逐漸下滑,從而降低學習效果。在《開放英語1》中,筆者所使用的視頻資源一般分為三類:模仿跟讀類、英美文化類、語法學習類。模仿跟讀類視頻要求學生跟讀視頻中英語人士的簡短對話,并且模仿其語音語調;英美文化類視頻主要介紹一個知識點,例如“圣誕節習俗”,并配相對應的練習或作業,用英文介紹中國春節;語法學習類視頻主要介紹語法知識點,5~7分鐘的語法講解小視頻比單純的語法練習更容易被學生接受。
文件夾。“文件夾”能讓教師將同一主題的學習資料歸類,便于學生查看。在“期末復習與自測”模塊中,“文件夾”功能被頻繁使用。在該模塊中,筆者按中央電大《開放英語1》期末考試題型分類,設置“交際用語”“閱讀理解”“詞匯與結構”“句型轉換”“翻譯”等五類文件夾,在每個文件夾放置歷年考試真題及模擬題,供學生期末復習練習,增加通過考試的機率。
在2015年的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互聯網+”行動計劃。“互聯網+”指的是在不同領域中引入互聯網概念,促進互聯網與其他領域的跨界融合。將此概念引用至成人英語教學之中,即“互聯網+成人英語教學”,旨在利用互聯網提高成年學習者學習英語的效率,拓寬成人英語學習途徑。M oodl e平臺為“互聯網+成人英語教學”提供了網絡教學環境,但如果缺乏針對成年學習者的教學理念和教學內容,在M oodl e進行成人英語教學也只是徒有虛名。文章從教學內容設計角度探討了M oodl e平臺上的成人英語教學,而對于教學效果及學生反饋的研究,將在后續的研究中進行。
[1]韋覽恩,陸東日,陳瑜,龐琳.遠程開放教育英語學習者學困成因的調查報告[J].廣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2(4).
[2]李雪冬.Moodle支持高職商務英語語言技能課程課堂教學研究與實踐[J].海外英語,2014(12).
[3]楊鵬鯤.Moodle課程設計下的英語學習互動評價機制探索[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14(12).
[4]李暉.大學英語課堂教學與Moodle網絡平臺優勢銜接研究[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2(23).
[5]佘秋蓮.基于Moodle平臺的大學英語交互式寫作教學模式的應用研究[J].湖南科技學院學,2013(7).
G642.3
A
1008-7656(2016)04-0063-05
陳穎,廣西廣播電視大學文經學院講師,碩士,主要研究方向:第二語言習得。
[責任編輯 武峰]
廣西壯族自治區教育廳立項課題《以學習者需求為導向的電大開放教育英語網絡資源建設實踐與探索》(編號:201010LX685)
2016-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