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立霞
充分的調動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積極性,讓學生全身心的參與到課堂教學過程中,這是保證課堂教學優質高效的前提性條件。要調動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積極性,方法很多,其中,科學引起對話是有效的方法之一,那么,在高中語文課堂上,如何進行對話教學呢?
一、提問式對話
為了提高課堂教學的參與面,要最大限度的發動全體學生都參與到提及對提問的應答過程中,而要做到這一點,答案就不能唯一,而應多元起來,特別是遇到超出教師預期的答案或者超出了自己熟悉范圍的答案,一定不能抱排斥態度,而是要虛心接受、認真思考,能當堂給予評價的就當堂評價。否則的話可以先鼓勵學生的思維積極性,課下認真研究,下節課給出評價。這樣,學生的思維就會得到拓展。學生的發言積極性也會得到保護,提問的興趣會逐漸強化。需要注意的是,要學生提問不等于完全放任他們自由提問,教師要在這個過程中發揮“主導”作用,教師要重點引導學生就教學重點、難點展開提問,要激勵所有的學生都參與到提問、理答過程中。
二、層遞式對話
有些教學內容與學生的生活距離較遠,這時候,學生往往會對教學參與持本能的排斥態度。這時候,教師就要根據學生的生活經驗與實際知識狀況,設計好層遞式對話層遞式對話,即對話的內容要體現由簡入繁、從低到高、由淺入深的原則,這樣,對話才會有序的展開。例如,在教“黃山記”這篇課文的時候,由于很多學生對黃山沒有切身的體驗,所以應讓學生展開與文本的層遞式對話。首先,用多媒體播放對黃山的介紹,給學生良好的感官,然后讓學生看課文是如何介紹黃山的,引導學生展開與文本的對話,從理性上認識黃山的特點。接著,教師要求學生分析作者對黃山特點的分析。最后,引導學生思考、討論這篇課文的寫作手法(借景抒情、寓情山峰)再進一步拓展對話:探究人與自然的關系。
三、探討式對話
通過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探究,讓學生在探討中展開對話。這種方式在課堂內可以運用,也可以在課外運用。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探討式對話自主解決問題,為了讓對話更有質量,可以讓他們查閱資料、觀看影像,也可以進行咨詢調查,通過這些方式獲取探究所需要的信息。學生每個把自主研究的結果匯報到小組里,小組內通過探討式對話,形成一致意見,在課堂上進行展示、交流。在學生進行探討式對話的時候,教師要認真的傾聽,而不能居高臨下,不能隨意的打斷學生,在必要的時候進行引導或鼓勵。教師決不能對學生的對話持放任態度,而是要所認真的關注學生的言行舉止,要善于在這個過程中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并及時的給予放大,這樣,課堂對話的過程就成了學生展現自我、確立自信的過程,學生用這樣的方式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其獲得的成就感會給他們帶來極大的學習動力。課堂上,也有一部分學生不善于回答問題,這樣的學生就更應該注意保護他們的參與積極性,即使回答錯誤,教師也立即打斷,更不能另外讓其他同學回答。為了讓不善于回答問題的學生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教師除了在情感多鼓勵之外,更要隨機通過“追問”、提出“臺階式問題”等方法,讓學生通過自己努力來解決問題。
四、活動式對話
活動式對話就是通過營造活動氛圍、安排有目的的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進行對話。例如,在教學“鴻門宴”這篇課文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安排這樣的活動:讓學生自主分組,即正方組、反方組,進行辯論活動,辯論的主題是“項羽失敗,誰之過”。為了讓辯論活動更有質量,可以讓學生在課前先利用電腦網絡、報刊資料等進行必要的準備,對辯論中可能涉及到的人物與事件要充分地了解,并進行必要的分析。然后,小組內進行分工合作,準備好辯論詞。這樣,在實際的辯論賽中,學生們就都會有精彩的表現,他們語言犀利智慧、論據充實,有著很強的邏輯力量。以前很多不愛發言的學生都搶著發表自己的見解,活動式對話達到了預期的目的。
五、探究式對話
提高學生的對話興趣與欲望是使課堂參與真正落實的關鍵,為了達到這樣的目的,教師就要運用教學智慧,用最恰當的方法,激發起學生的對話熱情。教師要善于引起學生思考,同時盡可能的給予學生足夠的空間,讓他們充分的考慮、分析,教師在這個過程中可以給學生必要的提示與點撥,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實現學習目標。
例如,在進行“煮酒論英雄”這課的教學時,可以先用多媒體播放故事,讓學生先有個感性的認知,然后在帶領大家針對文章的具體段落分析人物形象:
教師:現在我們一起來看文章的題目,你認為題目中的哪一個詞最關鍵?請說說原因。
學生:(思考了一會兒)“論”字最重要,因為整個文章都是圍繞“論”字展開的。
教師:那么,具體是從哪一段論英雄的呢?
學生:(異口同聲)第四段。
教師:好,這就是說,從第四段開始才是文章的主題,那前面的可以刪掉嗎?
學生:不能
教師:為什么?
學生:刪掉的話顯得太突兀,人們也不明白論英雄的緣起。
教師:那就是說,前面的第一、二段是交代背景的,交代的是怎樣的背景呢?
學生:劉備在曹操眼下認慫,假裝在種菜。
教師:好的,說得很好,那么,第三段是怎么回事呢?
這樣,通過教師的有效設問、點撥引導,使學生的對話熱情高漲起來,師生通過對話,深入的理解了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