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國娟
【摘要】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是開發人潛能的需要。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體育教師應轉換角色和觀念,具備先進的教育思想。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從逆向思維中發現解決問題,創設學生創造思維的氛圍,充分發揮體育教學優勢,綜合運用各種方法開發學生的創造力,適時激勵,合理運用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關鍵詞】體育教學;學生;創造思維;培養
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據一定社會或階級的要求,遵循年輕一代身心發展的規律,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引導受教育者獲得知識技能,陶冶思想品德、發展智力、體力的一種活動,以便把受教育者培養成一定社會和階級所需要的人。面對當前教育的發展趨勢和現代社會對人才的要求,體育教學的指導思想,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從片面的生物學評價向完整體育轉變,體育的“階段性體育”與終結體育向“終身體育”與終身健康轉變。鑒于這種轉變形式,教育的根本目標是培養有創造力、身心健康的人才,而體育運動本身的根本特征就是創造力。那么,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創造力就成了體育教學追求的目標。
一、激發體育興趣,引導創新意識
學生要在體育課上有所創新和開拓,首先他對體育有濃厚的興趣,否則無從談起。由于過去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和不適合時代要求的教學方法使學生覺得體育課單調、枯燥、苦、累,從而害怕上體育課,為了克服這些不良傾向,讓學生身心得到鍛煉,必須培養學生的體育興趣。任何學科都是一樣,枯燥的學習,不斷重復的動作練習,再加上還要不可避免的付出自己的體力,有時甚至是超越極限的體力,往往只會讓學生對學習望而止步。興趣則可以喚起學生廢寢忘食地鉆研,成為打開學習體育成功大門的鑰匙。人們常說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興趣更是學生探索、創新的力量源泉,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新能力的前提,是教學中重要的手段。
二、教師自身素質的提高
在教學中要培養學生創新態度,體育教師必須轉變教育觀念,改變以往習慣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方式,改變教師的角色和上課的節奏。要培養創新性的學生,體育教師首先成為富有創新精神的人,只有自身具有創新精神、富有創造力才能培養出具有創新的學生。其次,體育教師應具備先進的教育思想,才能產生教改意識,才能用自己的生命和才智在教育改革中不斷獲得更新和發展。再次,要有深厚的專業知識技能和較強的授課技巧來作為實踐的基礎,把理論升華為實踐的高度來指導教學實施,實現教學的最優化。
三、培養想象能力
教育的目的在于發展學生的認知結構,培養創造力和批判力。教育是什么?皮亞杰認為,教育是認知發展的陶冶過程,就是創造條件,促使兒童與外界相互作用,使認知結構不斷成熟和發展的過程。因此,教育目的不在于增加兒童多少知識,而在于使兒童的認知結構得到發展,把內心潛在的發明和發展的可能性表現出來。按照皮亞杰的話說,教育的首要目的是培養兒童能做新事,有創造能力和發明興趣,而不在于只訓練重復既有事情的人。所以想象是思維活動中最見活力的一個方面,要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離開想象不可能取得成效。想有利于打破思維定勢,開啟學生的創造思維,因而在培養學生想象力方面,可以用準確優美的動作示范,生動形象的語言描述,引導學生想象;還可以誘發學生思考,從事物的相似和類比中看到或發現解決問題的途徑。例如在教學中,我選用五顏六色的呼啦圈當活動器材,讓學生自由發揮想象,思考不同的玩法,挖掘起活動器材的不同用法。
四、培養逆向思維能力
逆向思維是創造思維的重要組成部分。逆向思維就是從常規思維的反面去思考。而一般正常的體育教學規律是正確的示范和講解,引導學生觀察與思考,而有目的地從正確動作的反面或錯誤動作開始,讓學生思考,學生有迫切解迷的心理,更能激活學生的興趣和積極的思維。比如教“前滾翻”時,教師用一方塊作滾動實踐,當然不會滾動,抓住這一時機,啟發學生仔細觀察與思考,學生不難想到圓球或圓形物體容易滾動,人體團得越圓越容易滾動,悟出了前滾翻正確的動作原理,從反向思維中發現解決問題的捷徑,促進了逆向思維能力的發展。
五、創設學生創造思維的氛圍
體育教學實踐證明,在專斷的師生關系中,教學氛圍沉悶,學生精神抑郁,學習很被動。而在民主的師生關系中,教學氛圍活躍,學生精神振奮,心情愉快,學習積極主動,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體育活動內容特別是體育教學內容的新教材,創設活動情境很容易將學生帶入想象的天地,非常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例如我在教學自制的投擲物時,首先給學生創設了一個運動會的情境,讓學生自己去開展,例如讓學生自己當教練,帶領大家做準備活動等,因為運動會是大家都很熟悉的,在它熟悉的基礎上,自己去分析綜合形成新聯系。然后我提出問題,讓學生積極的去思考,引導學生創設新穎有趣的運動會,給他們提供一個自我展示的平臺,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在體育活動過程中,學生接觸的情境越多,發現問題的能力就越強,設想的方案也越具想象。“見多識廣”,不僅使學生積累了大量的經驗,同時也培養和增強了學生創新的信心和勇氣。
六、綜合運用各種方法開發學生的創造力,適時激勵,激活學生的創造思維
在教學中,教師應注意綜合運用開發學生創造力的各種方法,努力創設促使學生獨立探索、發散求異的教學情境,形成鼓勵學生自由發表獨創見解、熱烈討論的課堂氣氛。要培養學生創新思維,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講究方法的靈活性。在體育教學中,適時地對學生進行激勵,有利于激活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在教學中我常以“我希望你……”、“我相信你一定能……”的語氣表露對學生的期望,使其受到鼓舞。多表揚,少批評。尤其是對于活動中經常落后的孩子,在大庭廣眾之下經常性的失敗會使他們對體育活動產生自卑乃至畏懼感,進而使其失去對體育的興趣。因此在體育課結束時點評中,我總對那些不引人注意的“丑小鴨”加以鼓勵,哪怕是一點點閃光點也加以呵護,而當他們能在體育活動過程中表達自己獨立的想法和見解時,更是大大加以表揚和鼓勵。這樣,使這部分學生通過各種體育活動內容的學習,產生出“別人可為,己亦可為”的積極向上的思想。心理學家托倫斯“競爭條件下小學生創造性思維表現的實驗”表明,每個年級的學生在思維的靈活性、清晰性和流暢性等方面均與非競爭條件下不同,且具統計學意義。體育教學在競爭條件上有其獨具的優勢,這些教學優勢通過教師的組織教學能有效地激活學生的創新動機。努力創設機會,將學生的想法和創造融入體育教學中去。如在游戲“改換追擊目標(貼膏藥)”的教學過程中有學生提出:原來的游戲方法中逃的人以逸待勞,追的人越追越累,常常造成耍猴現象,能不能改為“一人追,一人逃——逃者貼——被貼者追,原追者逃”的游戲形式。我加以了采納,并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創新是人類社會生生不息、永遠向前的動力,是民族興旺的不竭之力。行將到來的知識經濟時代的學校教育,必須以發展人的創新思維,開發人的創新潛能為核心。創新是有層次的,小學生的創新與科學家、藝術家的創新不可同日而語。體育教學中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激發和培養是建筑創新大廈的基礎之一。通過體育教學對學生施以積極的教育和影響,為使他們最終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能夠學會并善于發現和認識有意義的新知識、新事物、新方法,掌握其中蘊含的基本規律并具備相應的能力打下初步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張伯琥. 思維·技能與體育教學[M]. 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4.
[2] 楊 ?玲. 心理學[M]. 蘭州大學出版社, 2006.
[3] 潘紹偉, 于可紅. 學校體育學[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4] 懷特海. 教育的目的[M]. 文匯出版社, 2012.
[5] 韋 ?德. 心理學的邀請[M]. 機械工業出版社,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