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翔
內容摘要:隨著創新創業教育被納入國家教育整體發展規劃,創新創業教育越來越受到國家、社會的重視,創新創業教育作為一種全新的理念在高校教育中已達成廣泛共識,成為高校人才培養模式新方向的切入口。“藝術工作室”教學作為藝術設計類專業教學開展的一種重要形式,同時也是藝術設計類專業對接社會需求開展項目訓練的有效平臺,構建“藝術工作室”制創新創業教育平臺,對培養學生的創業意識、創業思維、創業技能等創業素質和創業精神有重大意義。
關鍵詞:藝術工作室 創新創業教育 構建
近些年,隨著藝術設計類院校規模的擴張,導致以小班化教學為主的藝術設計類專業教育質量降低,學生專業技能水平不夠,就業形勢嚴峻等問題,許多高校積極探索,尋找提升教育教學質量。隨著創新創業教育被納入國家教育整體發展規劃,越來越受到國家、社會的重視。創新創業人才培養也越來越成為高校關注的課題。“藝術工作室”是藝術設計類專業對接社會需求開展項目訓練的有效平臺,也是連接課堂與產業的重要紐帶,是一種以崗位職業能力訓練為核心,以實際項目為引領,開展校企合作、產學互動的重要載體,也是教學創新與改革、學生創新創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的重要載體。因此,構建以“藝術工作室”為基礎的“工作室制”創業課堂項目化教學和第二課堂創業實踐教育平臺,對培養學生的創業意識、創業思維、創業技能等創業素質和創業精神有重大意義。
一.優化人才培養體系,開設創新創業教育課程
創新創業教育課程的建設要根據學生的需求和興趣開設理論與實踐課程,設置多層次、立體化的課程體系。首先,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業能力為核心的基礎課程,對學生的創業理論與實踐進行引導和教育使學生了解創業現狀、國家政策和培養創新的心理素質等;
其次,增設或者優化創新創業類課程,如創意設計、企業形象設計、電子商務實務基礎、服裝品牌與網絡營銷、客戶關系管理等課程,并將教學目標定位于以實際項目為引領,以崗位職業能力訓練為核心,開展校企合作,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技能和思維意識。最后,建立創新學分獎勵制度,學生在學校或學院認定的各級各類競賽、創新實驗、發明創造、發表論文、成果被企業征用等方面取得成果,通過申請和認定后可獲得相應的創新學分,以激發學生的創新創業熱情和成就感,同時,也可作為創新創業教育成效的檢驗標準之一。
二.以工作室為平臺組建創業班,提高創新創業實踐教育
“藝術工作室”作為對接社會需求開展項目訓練的有效平臺,為創新創業教育實踐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基礎。創業班根據學生的興趣和技能水平,在自愿、公平、公開的基礎上選拔在校學生進行組建,通過各工作室導師按照學生特點和項目特點進行針對性輔導學生進行創業實踐,對有意向的好的創業項目,可以推薦進行創業孵化。
(1)組建:創業班的成員不進行專業限制,學生通過基礎平臺課程訓練后,參考自己的專業和就業方向選擇進入工作室,成為創業班成員(學徒、設計助理),工作室教師轉型為導師或老板。
(2)初期:學生通過聽取各類講座、參與設計開發全過程、創業知識自主學習等形式提高職業能力和職業素養。
(3)中期:由導師分配學生團隊,以社會實際項目、競賽項目等為實踐載體,學生參與項目設計訓練、參加各類大型賽事。
(4)后期:依據學生自身特長,在工作室教師的指導下進行實戰操作,使學生了解企業面臨的問題、把握創業活動的程序和方法,提高學生的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克服困難能力、項目評價能力,為創業作鋪墊。
(5)孵化:在遵循學生能力和意向前提下,推薦入駐大學生創業園,讓有創業計劃和能力的學生在創業園創辦小企業,讓學生在實踐中體驗到創業的艱辛和歡樂,總結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培養開拓精神,積累經營管理的經驗。
三.以工作室為平臺開展創新創業類社團活動,提升第二課堂育人成效
社團活動作為大學生校園生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建立以工作室為平臺的創新創業類社團活動,可以對課堂教學進行有效補充。通過開放工作室環境,作為學生創業科研訓練場地,提高學生的創業科研能力,在工作室對各類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科技節活動、創業類活動、學生社團活動的學生進行活動指導,提高第二課堂的創新教育和育人成效的作用。
通過舉辦科技作品競賽、創業計劃大賽,創業經驗交流會或事跡報告會,邀請企業家及相關領域的政府官員到校講座、對話,組織到企業參觀學習等課外創業文化活動,激發學生創業動機與需求,實現不同專業、不同年級學生的自由交流,從而形成濃郁的創業文化氛圍。
總之,基于“藝術工作室”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現需要學校上上下下的通力合作,任重而道遠。文中所構建的“藝術工作室”制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并沒有把可能影響的因素全部考慮在內,一些問題還有待于今后進一步研究和分析,尤其是工作室管理、考核和后續建設發展等細節問題還有待深入探索并逐步完善。
(作者單位:金華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