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雄武++郁翎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6)10-000-02
摘 要 在繼承發揚電力行業光榮傳統的基礎上,深化企業文化“用心”工程建設,建設符合時代特征、體現行業特色的企業文化,是構建和諧企業、推動企業科學發展的必然選擇和現實需要。本文論述了百丈漈電廠“三個特別”精神的形成、傳承和發揚,并對它的創新引領進行詳細的分析。
關鍵詞 “三個特別”精神 形成傳承 融入“用心”
幾十年來,百丈漈電廠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企業文化落地精神,即“三個特別”精神——“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奉獻”。在深化企業文化“用心”工程的今天,把企業優良傳統和優秀作風,融入“用心”建設,代代相傳,這在增強企業內部凝聚力、競爭力和開拓力方面,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三個特別”精神的培育形成
百丈漈電廠的建設是一段曲折而艱難的歷程,更是一個偉大壯舉,工程在邊勘測、邊籌備、邊設計、邊施工的條件下進行的,在當時來說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工程建設期間,適逢我國三年經濟困難時期,不僅生活條件異常艱苦,而且施工機械設備十分缺乏,一切靠自力更生、靠技術革新和因地制宜來解決。憑借建設者們艱苦奮斗、堅韌不拔的忘我勞動精神,僅用22個月時間,兩臺機組通過同步建成向溫州市區送電,從此構成了溫州電網的雛形。
百丈漈電廠的建設不僅是一座物質豐碑,更是一座不朽的精神豐碑,“三個特別”精神激勵著百電人奮力拼博,開拓創新,追求卓越。它被譽為“溫州電力發展搖籃”的確是實至名歸。從完工之日開始,不斷有“百電人”下山、進城,憑著自己在艱苦環境中磨練出的堅強意志和一身本領,成為推動溫州電力發展的中堅力量。而人們記住了它,除了特殊的歷史地位之外,更有其幾十年來對社會經濟發展和人民生命安全保障所作出的難以磨滅的歷史功績。
二、“三個特別”精神的傳承接力
半個世紀的櫛風沐雨,百電人懷著光榮、責任和夢想,戮力同心,奮發圖強,在攻堅克難中壯大,在迎接挑戰中前進,為社會提供了安全、穩定、優質的電能,為溫州經濟騰飛增添動力。百丈漈電廠的投產發電,給當時能源匱乏的溫州地區注入了發展經濟的強大后勁,并帶來了勃勃生機。在漫漫的半個世紀中,一批又一批的先進人物和優秀群體,集中體現了百電人的品格和追求,折射出了時代的精神和進步。
百丈漈電廠緊緊圍繞“安全是生命線,文明是水平線,效益是中心線”的工作方針,努力培養政治上堅定、思想上進步、業務上一專多能的新型員工。在“當好電力先行官”的道路上,展示員工“以人為本、忠誠企業、奉獻社會”的時代風采。百電人以廠為家,艱苦創業,勵精圖治,書寫了一頁頁輝煌的篇章。為了它的建設和發展,一些職工獻了青春獻兒孫,獻了兒孫獻終生。
三、“三個特別”精神的發揚光大
半個世紀以來,百電人為了光明的信念,在這塊土地上戰斗、生活,他們的“三個特別”精神,以及戰斗、生活過的舊址遺跡,是對廣大人民群眾特別是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的生動教材。
讓“三個特別”精神走出山溝,走出文成,不僅是弘揚偉大民族精神的重大舉措,也是打造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精品的積極探索。作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豐碩成果,百丈漈電廠的建設和發展具有廣泛代表性和影響力,發揮著教育群眾、感召人民的特殊作用。成為艱苦創業革命傳統教育的重要場所,了解文成“水電之鄉”普及水電科學知識的重要課堂,為文成縣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增添了新的寶貴資源。
百丈漈電站凝結著工程建設者的智慧、力量和生命,它象一顆閃爍的明珠鑲嵌在巍巍崇山峻嶺之中。它不但占有科普教育的優勢,同時還具有工業旅游的特點,是不可多得的人文景觀。歷史教材,生動直觀;豐碑精神,感人至深;成為百丈漈電廠和電力系統新員工活生生的入職教材。讓人們從歷史的建設中尋找源頭,從社會的進步中汲取力量,從一代又一代人的奮斗中獲得啟示。
影響歷久彌新,能終身受用、回味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將獨具特色的企業文化融進民族企業精神中去,這就是百丈漈電廠愛國主義企業文化“用心”園的真諦所在。
四、“三個特別”精神的創新引領
(一)以企業精神引領員工
“三個特別”精神體現了員工的精氣神,是企業最為寶貴的財富、推動企業發展的不竭動力?!叭齻€特別”精神在新世紀的承續和創新,就是探索活的文化、新的傳統。百丈漈電廠堅持“抓生產從思想入手,抓思想從生產出發”,通過培養和樹立企業精神、文化理念等,激發員工的凝聚力和創造力,實現了精神文明建設與物質文明建設同步發展,共同繁榮。通過不斷宣貫,開展各種形式的主題實踐活動,增強了廣大員工對企業文化的認同感和使命感。
(二)“用心”豐富道德內涵
企業文化就是要團結一心,因為目標的達成不可能單靠領導下一個文件,下一個命令就行,必須每個人發自內心去做。在踐行國家電網公司“五統一”的過程中,百丈漈電廠以“用心”工作建設為重點,積極推進企業文化實踐創新。把企業文化貫穿于各項規章制度建設中,完善工作標準,嚴格過程控制,初步形成了層次清晰、流程完善、制度健全、機制靈活的管理體系。每位員工都認認真真地對待工作中的每一件小事,培養了用心觀察、用心思考、注重細節的嚴謹工作作風和不斷改善的職業素養。學習和豐富“用心”主題內涵,將“用心”理念向安全生產、優質服務、科技創新等中心工作延伸。
(三)打造企業文化落地工程的思考與探索
1.促進文化建設與企業發展深度融合。一是制度融合,夯實文化基礎。制度建設是企業理念和要求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的重要方面。構建良好的企業文化管理體系,推進企業文化制度建設與中心工作的深度融合。二是活動融合,聚力促和諧。企業文化能否有效融合,對于一個企業能否加快發展和提高核心競爭力至關重要。通過有效整合黨組織、工會、團組織的力量,最大程度發揮資源優勢,形成合力,充分體現“企業所需,員工所求,黨群所能”,堅持把企業文化與黨群工作,與精神文明建設相結合,充分發揮工團組織覆蓋面寬、活動方式靈活的優勢,帶動、推進企業文化實踐工作創新發展。
2.以典型示范傳播企業文化。加強典型選樹,健全完善先進典型的策劃、培育、宣傳、示范機制,大力倡導愛崗敬業、奉獻社會的精神,營造見賢思齊、勤奮敬業的濃厚氛圍,樹立國家電網品牌的良好形象。企業先進人物誕生于員工中,為廣大員工認識和熟悉,先進典型的引領帶動加快企業文化的傳播意義重大。這些先進典型生動詮釋了以“誠信、責任、創新、奉獻”為核心的價值觀的企業文化,對其他員工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3.大力踐行國家電網統一企業文化。百丈漈電廠采用“四個制宜”的方式——因“時”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和因“事”制宜,以文化助推企業發展,打造企業文化建設的新格局。長期以來,根據不同崗位的特點和性質,有針對性地表現企業文化內涵。利用廠本部辦公樓和發電站、水工分場的走廊、圍墻、櫥窗、展板,各類宣傳標語充分融入和貼近工作專題。在宣傳企業文化的同時,為工作增添了藝術氣息,給員工以美的享受。運用講歷史、億傳統、擺現狀等方法,抓文化亮點,溯精神根源,讓廣大干部員工看到建設企業文化的土壤和條件、產生的影響與效益。除此之外,配合每年重點工作,確定企業文化建設重點內容。建立完善以安全、經營、班組、廉潔為主要內容的文化體系,使企業文化的觸角延伸到安全生產、經營管理、科學發展、隊伍建設等各個方面,推動了管理水平的提升、團隊凝聚力的增強、員工行為的規范。通過座談、討論、宣講、競賽等教育載體,深入廣泛地宣傳優秀企業文化的科學內涵和本質要求,著力提升廣大干部員工的觀念和意識,切實提高廣大干部員工實踐以“五統一”為基礎的優秀企業文化的堅定性和自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