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嘉鴻
【摘要】農業是國民經濟之本,有效處理農業信息資源的大數據更是重中之重,對農業發展和整個社會進步都會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為了促進農業的發展,各個地區都制定了農業管理信息系統,本文主要以云計算為例來分析農業管理信息系統的創新。
【關鍵詞】農業管理信息系統;創新;云計算
在網絡、計算機以及數據庫技術的發展下,信息管理系統(MIS)已經得到了多數行業的認可,得到了廣泛性應用,信息管理系統也開始在農業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其中又以云計算尤甚,云計算的應用實現了農業管理信息系統的創新,為農業管理系統帶來了新的生機。
一、我國農業化信息發展現狀
隨著技術的發展,各個行業信息化速度驚人,不同類型與功能的農業管理信息系統也開始誕生,但是綜合來看,我國信息化發展速度還較為落后,尚未制定出完善、統一的標準:
1、政府部門重視度不足
我國政府早就已經意識到信息化發展的重要意義,并在這一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資金,但是這主要集中在商業與工業上,并沒有給農業投入必備的資金支持。由于政府部門不重視,我國農業信息化水平遠遠落后于其他產業,影響了農業信息化的可持續發展。
2、農民缺乏科學的認識
就我國的情況來看,多數農業企業規模偏小,不重視管理,缺乏先進生產技術,對于信息化技術,他們往往存在錯誤的認識,認為信息化只會增加操作難度與成本,農民對計算機的使用缺乏完善的了解,影響了信息技術的推廣。
3、管理信息系統無法實現共享
農業信息化的一個重要表現就是管理信息系統的研發,管理信息系統的水平直接影響著農業信息化工作的成敗,在我國部分發達地區,農業管理信息系統已經得到了普及,對于農業的發展起到了良好的促進作用。但是在客觀因素的影響下,這些系統是非常分散、孤立的,各個系統只集中在特定用戶群體與區域中,無法服務全部的對象,也無法為服務對象提供系統的信息支持,增加了操作的難度。
二、云計算服務模式的應用
1、設施即服務(IaaS,Cloud 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
系統供應商可以利用云計算為用戶提供可度量的儲存、計算、網絡、系統操作等基礎資源,用戶可以在此基礎上部署軟件,包括各類應用與操作業務。
2、云平臺即服務(Paa S,Cloud Platform as a Service)
云平臺即服務就是云計算平臺供應商利用互聯網將業務軟件開發、運作等服務提交給用戶,這是建立在云基礎設施上,利用云平臺供應商,用戶可以創建自己的應用,還可以在云平臺中運營相關的業務。
3、云軟件即服務(Saa S,Cloud Software as a Service)
該種服務是指運營商利用互聯網來為用戶提供軟件服務,在云SaaS之中,軟件業務是建立在云平臺基礎上,其主要優勢體現在后臺資源的流轉與伸縮上,資源具備良好的可擴展性,該種優勢是傳統系統不具備的,傳統SaaS系統是直接建立在硬件設備基礎上,無法實現后臺資源的多元化共享,更無法滿足資源的流動需求,而云計算則可以實現相關資源的流轉和伸縮,可以為用戶提供更加快速、安全的數據服務。
云計算作為一種新興技術,其能力十分強大,對服務提供商來說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比較復雜,比如:應當著力于提高網絡數據處理和存儲能力,致力于低碳高效地利用基礎資源,應著重從高端服務器、高密度低成本服務器、海量存儲設備和高性能計算設備等硬件基礎設施領域,提高云計算數據中心的數據處理能力,提高服務的可用性,解決數據的安全性和可審計性等。
三、如何利用云計算實現農業管理信息系統的創新
利用云計算構建農業管理信息系統可以為廣大的農民群眾帶來信息支持,他們只要了解基本的計算機操作知識,就可以獲取到專業化的服務,有效提升了農業生產效率,在將云計算應用到農業管理信息化系統時,需要注意到幾個關鍵的問題:
1、制定出完善的農業信息化標準
在建立農業信息化標準的過程中,需要考慮到各個地區的情況,只有因地制宜,才能夠有效促進我國農業信息化事業的發展。在制定標準時,還需要分析不同農作物的生產規律,考慮農村在未來一個階段中可能發生的變化,這一標準需要涵蓋到農業管理信息系統的各個領域,構建出一個安全、實用的管理信息系統。云計算屬于新型技術,從信息化發展趨勢而言,云技術在信息化發展進程中起著十分關鍵的作用,是對我國信息化模式的顛覆,為了提升云計算技術在農業管理系統中的應用成效,需要制定完善的規范標準。
2、建立完善的市場化運作模式
農業管理信息系統是需要為農村、農民以及農業發展來服務的,在搭建這一平臺時,需要兼顧到各個層面的問題,進行科學的設計與統一的規劃,根據現有的信息資源對現有資源進行整理,不斷提升農業信息資源的利用率。在構建系統時,可以借鑒國外發達國家的經驗,尋求技術支持,促進我國農業管理信息系統的市場化運作。此外,我國地大物博,各個地方的農業生產都各具特色,在農業管理信息系統投入運行之后,各個地區需要根據自身的情況進行合理的重建,發揮出系統的應用效果。
3、構建農業管理信息系統模型
農業管理信息系統的應用離不開其他系統的支持,如中央數據倉庫、網絡信息系統、統計系統等等,為了降低系統開發風險,可在我國區域經濟較發達、信息化程度較高且有云計算服務提供商的地區,率先建立區域性的農業信息管理系統,這樣可以保證系統開發過程中關鍵的技術性難題被提前解決;并且區域性系統的運行過程中會出現一些在系統設計初期未曾預期的問題,比如需求分析的不完全、總體設計的結構性缺陷。這些問題的早期出現將為后續全國性系統的開發和運行提供寶貴經驗。
四、結語
為了促進農業信息化進程的發展,需要做好農業管理信息系統的建設與創新工作,應用云計算技術可以發揮出系統的潛能,有效改善現有的農業環境,在農產品、農業科研人員、政府部門與農民之間搭建起信息交互系統。大力提高農業信息化從業人員技術,為提高農業科技提供支撐與服務,為促進農業結構調整、提高農業效益、有效增加農民收入提供強大的科技保壘作用,這必定對我國農業經濟發展、三農問題的解決產生深遠的影響。
【參考文獻】
[1] 林曉偉, 鄭麗娟. 云服務定價機制探索研究[J]. 價格理論與實踐, 2014(08).
[2] 陳聯誠, 胡月明, 張飛揚, 段文杰, 余平祥. 農產品安全追溯系統的云計算技術性能提升設計[J]. 農業工程學報, 2013(24).
[3] 孫宏嶺, 劉亞鑫. 云物流支撐下鮮活農產品供應鏈的優化升級[J]. 價格月刊, 2013(07).
[4] 陳軍海, 張文麗, 徐文彬. 環境應急管理信息系統的開發與應用研究[J]. 污染防治技術, 2016(03).
[5] 熊 ?亮, 林滿山. 基于UML民政救助管理信息系統的分析與設計[J]. 北京電子科技學院學報, 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