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群
摘 要: 受許多原因的影響,許多中學生整體身體素質不高,如何提高中學生的身體素質是教育部門的重要課題之一,也是一線體育教師追求的目標。作者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著重多角度分析如何提高中學生的身體素質。
關鍵詞: 中學體育 身體素質 提高方式
由于經濟條件的改善,中學生在發育、體形、身高、體重等方面還是有顯著的變化。但是令人驚訝的是中學生的身體素質比想象中要差,他們的力量、速度、耐力、協調能力都離國家標準有很大的距離,至于劇烈的對抗性比賽,抽筋現象比比皆是,甚至有些中學生在期終測試的時候會出現暈倒等嚴重現象。一項調查顯示,在中學生群體中,男生超重和肥胖率分別為12.7%和14.2%,女生超重和肥胖率分別為7.8%和8.2%;視力低下率也較高;肺活量、心血管系統和身體柔韌性較差,立定跳遠測量成績很不理想,下肢力量明顯薄弱;身體形態表現的均勻程度較差。無論是在足球場還是在籃球場,“00后”都是中學運動場的生力軍,這種身體素質不達標的現象長期存在,嚴重影響中學生的正常發展。中學生的體質狀況是事關提高民族素質和培養新世紀人才的一項具有戰略意義的基礎工作,中學體育教學在提高中學生身體素質方面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中學生素質堪憂的原因。中學生的身體素質下降原因多種多樣,一方面與家長的教育觀念緊密相關,現在的家庭經濟條件優越,90%以上的家庭都擁有汽車和摩托車,學生從往年走路上學的習慣轉換成坐車上學。表面上看節省了學生上學的時間,卻減少了學生鍛煉身體的寶貴時間。同時條件的優越豐富了人們的餐桌,但膳食的不均衡引發了身體健康狀況的失衡,造成了肥胖等現象。現在的高中生絕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家庭出生,許多家長非常溺愛自己的子女。如碰到天氣炎熱時,甚至叫自己的孩子不要上體育課。許多家長愛子心濃,不讓孩子吃苦,不讓孩子受累,按照一句俗語就是捧在手里怕摔,含在嘴里怕化,雖然有點夸張,但是也能反映現實。另一個原因是中學生的學業任務太重,一天到晚趴在桌子上寫作業,思想上不重視體育鍛煉,行動上沒有時間進行體育鍛煉。久而久之,身體素質慢慢不達標。加上學校體育場地器材的不足或使用不當更是造成學生身體素質下降。
中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是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家長、社會、學校三位一體的聯合起來。社會要營造良好的鍛煉身體的輿論氛圍,教育部門要把中學生的身體素質作為重要的考核目標,家長要意識到孩子身體健康的重要性。這樣循序漸進,中學生的身體素質慢慢才會得到改善。
一是依法加強領導,落實《全國學生常見病防治方案》、《學習衛生工作條例》,加強中學生健康教育,增強保健意識,培養中學生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中、小學校繼續抓好健教工作,真心做到“時間、教材、教案、考核”四落實。
二是體育教師要發揮建設性作用。體育教師根據對本地社會體育的理解,建議學校確保學生陽光體育活動每天一小時,落實國家學校陽光體育的有關要求,各學校每校一個體育特色,開展便于場地、器材不受限制的體育活動,如跳繩、踢毽諸如此類的項目,多搞小型體育競賽,激發學生的體育興趣興趣,達到終身體育鍛煉的目的。同時體育教師要充分利用好早操、課間操,把此項工作放在應有的高度給予重視,可以讓課間操多樣化。體質健康教育在本質上應該是一種養成教育,養成教育是一種長期的、廣泛的、潛移默化的綜合性教育。
三是體育教師要有責任意識。很多體育教師上了三五年課以后就成了老油條,再加上體育課不屬于主課,學校不重視,在教學過程中沒有動力也沒有壓力,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體育課教師除了加強中學生基本知識、基本技術、基本技能傳授和基本能力培養的前提下,盡量使中學生掌握那些現代化社會所需要的健身知識與技能,為全面增強學生體質和終身從事體育鍛煉打好全面的基礎。在教學中,首先要掌握好課堂節奏,活躍課堂氣氛。如果只重視動作技術的準備,忽視教學藝術的研究,只注意自己“教授”,而忽視學生“接受”,是很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因此,要求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精心設計教案,教法更新穎多變。只有當學生對體育運動感興趣后,才會發現自己的不足之處,才會在教師的指導下自覺地鍛煉身體,彌補自己的缺陷。
四是社會、學校、家庭三位一體。中學體育教師要承擔起相應的社會責任,積極與社區聯系,對社區體育事業的發展提供科學的意見。要與社區一起加強對家長的健教指導宣傳工作,教會家長如何合理安排一周的營養科學搭配,安排中學生的家庭鍛煉,加強對體育的宣傳和引導,指導中學生強化體育參與意識,讓學生了解國家實施《標準》的目的是促進他們加強體育鍛煉,提高體質健康水平;讓學生意識到健康對人一生進步發展的重要性,擁有健康的體魄是邁向成功的重要基礎;讓學生懂得只有堅持經常參加體育活動養成堅持鍛煉身體的良好習慣,才能增強體質,提高健康水平。
總之,中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需要教育部門、學校、體育教師、家長和學生一起參與,形成良好的體育鍛煉氛圍,這樣慢慢培養中學生積極參與體育鍛煉的習慣,只要持之以恒地做到以上幾點,改善中學生的身體素質不是很難的事情。在這個過程中,體育教師的責任重大,因為體育教師是專業人士,提供的意見更科學、更具有可操作性。當然,中學生的積極配合才是關鍵,調動中學生的積極性是解決問題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