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金菊
暑假期間,在家閱讀了一本關于政治教學的書《走向智慧與幸福:中學政治教師的價值追求》,其中有些文章或語言給了我很深的感觸。
正如書中所寫:“在很多人看來,智慧與幸福這兩樣東西,對于中學教師特別是中學政治教師來說,應該是屬于‘奢侈品一類的。奔波于生計、勞碌于成績,說話沒人信、講課沒人聽,再加上邊緣化的學科地位,讓許多中學政治教師認為,這樣的狀態哪里有什么智慧與幸福可言!政治學科遭遇到的現實困境甚至讓部分教師在從教很長時間之后還是無法坦然地對學校以外的人說出自己所任教的學科。” 在看過這段話后,我也在思考我的教學價值與幸福,我好像也進入了上面這段話所描述的狀態。我的價值與幸福到底在哪兒呢?一時也出現了忐忑不安甚至是感覺前途渺茫的狀態,于是我沉下心來回想我這十幾年的教學經歷,難道我這十幾年的教學竟沒有一個瞬間是感覺幸福的嗎?終于,我感覺我的面部表情松動了,原來我也是幸福的!我的幸福就在那感動自己、感染并感動學生的一瞬間,而很多個瞬間也就凝聚了我幸福的過往。
“在很多人看來,政治學科要不就是空談實現不了的大道理,要不就是講些大家都懂得的道理,總在些教條與理論之間盤旋,不僅枯燥無味,還脫離生活,而要學習好政治學科更是簡單不過,只要課后多用時間進行背誦記憶課本上的基本概念和結論,政治學科的成績自然就提上來了。殊不知,政治學科用自己的語言與方式考察著天、地、人。在政治學科中,學生逐漸明白自己與家庭、學校、社會的關系,逐漸學會運用科學的觀點和方法,與時俱進地觀察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就如此建構起來。這樣想來,政治學科不僅讓學生學會生活,還教會學生如何過高尚的生活。”正如書中所說,我的幸福也就在于我成功引導學生反思自己的行為,改正自己與父母和老師的關系、改正自己對社會的認知、慎重選擇自我發展道路的每一個瞬間。可以說我因為感覺到自己為學生學會生活、學會過高尚的生活點亮了一盞燈而感到幸福。
引導學生反思自我,改正錯誤,我體會了學生成長的幸福。在講“誠信”這一課的時候,我沒有選擇媒體展播的誠信待人、誠信做事的典型,而是坦露了自己誠實認錯的事。也是初中時期,我們在炎熱的夏季被安排去茶場采茶,每個學生都有統一的任務,不能完成任務的將會受到嚴厲的批評。我是最怕采茶的,在一次采茶過程中,我弄虛作假,謊報了茶葉的重量。事后有很長一段時間我都處于自我厭棄的狀態,我為我的行為感到羞恥,但我又不好意思當面向老師認錯,于是我把事情的真相寫到了作文中,通過這種方式,我向老師坦誠了我的錯誤。此后,我終于把這個困擾我的包袱甩掉了,我為此松了一口氣。當我把這件事在課堂上呈現的時候,有一個學生受我的感染也坦誠了他的錯誤。他在上小學的時候,受零食和玩具的誘惑而偷拿了父母的錢。以前,他從來沒有說過這件事,因為錢的數目并不大,父母也沒有發現。當他站起來在課堂上說出這件事的時候,我和同學們給了他鼓勵與贊賞的掌聲。也正是因為我和這個學生的坦誠認錯,這節課學生們有了真實的感受,課堂效果超越以往的每一節課。我也體會到了學生自我省察、自我成長給我帶來的幸福感覺。
引導學生反思自己對父母的“理所當然”,我體會了學生悔悟的幸福。在講“我愛我家”的時候,我也沒有選擇媒體展播的“最美孝心少年”的故事,而是在課堂上講了一件我至今提到仍然會后悔的事。還是初中時期,學校要求當天交齊某一項費用,我因為家庭境況不好,當天沒能把錢帶去。下午,老師讓我們回家去拿錢,媽媽因為四處籌錢而耽誤了我返校的時間。開始的時候,媽媽說讓我第二天去上學,但我堅持當天晚上就返校,于是,媽媽只好送我去學校。我們家到學校要走兩個多小時的路,上學的過程中還好說,有我和媽媽作伴,但是媽媽返回的時候卻是一個人,我竟然讓媽媽一個人在烏黑的晚上熬過兩個多小時。當時,我認為媽媽送我上學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但事后我一直后悔,直到今天。我在課堂上講起這件事的時候,眼眶滿含淚水,學生給了我熱烈的掌聲。這堂課我用自己的一番悔悟感染了學生,使他們認識到自己日常生活中對父母提出的自以為是理所當然的要求,對父母來說卻是傷害,進而讓學生懂得了愛父母、孝敬父母的真諦。當他們沉下心來反思自己的行為的時候,當他們羞紅了臉的時候,我體會了學生悔悟與成長的幸福。
(責任編輯 全 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