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玲
摘 要 在我們的語文教材中,有大量文質兼美的文章,字里行間包含著豐富的德育內容,是語文學科進行德育得天獨厚的有利條件。在語文教學中應積極滲透德育,通過語文教學,使學生領會如何熱愛生命、熱愛國家、熱愛父母、熱愛生活。
關鍵詞 中學語文 德育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23-0079-02
思想對于人類是一種精神上的理念,通過這種理念對我們的生活態度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能夠影響學生對社會現象的態度,甚至有可能是不良的思想意識。生活是現實的,只有在語文教學中加強德育的滲透功能,用德育去豐富語文課堂的思想內涵,才能使語文教學既充實了學生們的知識的天地,又擴展了學生們的精神家園。
一、通過教學,領會如何熱愛生命
現在的中學生都在家長的疼愛、老師的呵護下成長著;有著優厚的條件,充足的學習時間,但對時間觀念很是淡薄。怎樣能夠讓他們懂得如何去珍惜時間,熱愛生命呢?
在教學課文杰克·倫敦的《熱愛生命》時充分地讓學生們領會如何熱愛生命,從而進行德育思想的滲透。在教這篇課文時,我借這篇文章疏導同學們如何面對挫折,如何克服困難。文中主人公是一位淘金者,雖然他面對重重的困難:有孤獨的恐懼、有寒冷的逼迫、有饑餓的摧殘、有疲勞的折磨,還有病狼的威脅,這些對于一個意志力薄弱的人來說是很難克服的,但是他并沒有喪失生存的希望。具有頑強意志力的他真可謂是一個真正的硬漢子,他不僅活了下來,還恢復了暫時失明的視力。困難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敢去面對困難,不敢解決困難。
任何困難都是可以戰勝的,不要把困難擴大化,而要把困難一個一個的去擊破。如果主人公在這么多困難面前低頭,選擇放棄生而希望去死的話,那是再容易不過的事了。然而他沒有,他只是一味的抗爭,為的就是能夠存活下去。活著是多么好的事情,有了生命做什么事情都變得有意義,有了生命看什么都覺得很美好。生命是最寶貴的,是父母賜予我們的,生命是我們的一切,失去它就等于失去了一切,我們更應該好好珍惜。在慢慢的人生道路上,遇到困難和挫折是在所難免的,我們一定要向主人公學習:勇敢地面對挫折,要敢于和挫折做殊死的斗爭,要以樂觀積極的心態去熱愛生命。從這篇文章,讓學生深入地感受主人公所處的艱難境地,并不斷地從中攫取熱愛生命的真諦。
二、通過教學,領會如何熱愛國家
愛國主義的教育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主要旋律,語文教學更應時時刻刻突顯出這一主旋律。我們的學生是祖國大好河山的的未來,應該教育他們從小就要有愛國之心,報國之志,從小就要學習治國之術,強國之道,當好國家的接班人。在語文教學中,應當不失時機地將愛國主義教育融入語文教學之中。
愛國情感造就出無數英雄,愛國與英雄之間總有一根紅線相連。教學中,除了讓學生反復閱讀文章外,還不斷去激發他們的感受進行思想教育。我會很自然地問學生:這些人是不是實在太傻了,自己都保護不了還管別人呢?這時學生也會有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他們會告訴我:這些故事告訴我們,國家現在的安定是用他們的生命換來的,作為一個中國人一定要熱愛我們的國家,這是最基本的道德準則。自然而然的,不僅上好了語文課,還進行了深入淺出的思想教育,激發了學生的愛國情懷。
三、通過教學,領會如何熱愛父母
孝敬父母是中華名族的傳統美德,我平時在語文教學中滲透熱愛父母之情,通過相關的課文、故事、歌曲等讓學生潛移默化地懂得父母對我們無私而又偉大的愛。
比如在教學課文朱自清的《背影》時,也許對于一般人而言一個普通的父親那一個最普通不過的動作不能夠反映什么。可在于學生的腦海里,那個身影就像被刻下來一樣深刻。在教學過程中就能夠讓學生們領會如何熱愛父母,從而進行德育思想的滲透。
現在的學生大多為獨生子女,一方面他們擁有優越的物質條件,知識豐富,富有想象力,思維活躍;另一方面,由于他們集全家寵愛于一身。長于溫家暖房,少經風吹雨打,又大多比較自私,依賴性強,意志不堅強,心理承受能力差,不會與人交往相處。對家長抱有逆反心理,針對這些,我抓住時機教育他們理解父母,用心體會父母對自己的愛。
語文教學中我結合這種情況,增強滲透思想道德教育的針對性和目的性。結合學生實際,有兩個層面的意思:一是結合學生實際理解內容,并圍繞學生實際情況確定滲透熱愛父母的側重點;二是結合實際,引導學生自覺用受到的思想道德教育指導自己的行為,把德育落到實處。教學《我的母親》一課,我讓每個學生都從作者的角度感受他的母親,引導他們弄清事情的發展過程,從而理解作者對于母親的態度。然后我舉例啟發學生思維。對從實際生活中找到的例子,讓學生對此表明態度,說明怎樣做是正確的。接著再讓學生自己舉例,說說自己是如何對待父母的,以后準備怎樣做。這樣學生就把課文內容和自己生活實際聯系起來,用從課文中學到的道理來指導自己今后如何做事,如何做人。
四、通過教學,領會如何熱愛生活
生活中許多同學都不愿去正面直視它,覺得生活中有很多煩惱。比如說有很多的作業、有老師的責備、有家長的監督學習都使自己處于壓力重重的境地。其實對我而言,這只是一種能使我們將來獲得更多成功的基點。人生在世,我們一定要活得精彩,才不枉費我們對精彩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注意到身邊那些平凡的小事情,引導學生從身邊的平凡事做起,并且捕捉到生活帶給我們的快樂,進而激發學生們對生活的熱愛。
總之,思想是一個人的靈魂,它無時無刻都在驅動著一個人的行動和言行。如果一個人的思想是先進的,那么他的一切言行都將成為眾人所認可的。但是如果一個人的思想是低劣的,那么他的言行將成為眾人所厭惡、所唾棄的。我將德育的思想滲透進語文教學中,就是想讓同學們的思想變得明朗,知道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做一個眾人所認可的,被社會接受,為社會作貢獻的人。而不是人見人厭、深惡痛絕的人。我從熱愛生命、熱愛國家、熱愛父母、熱愛生活這四個大方面的主要思想來和教育相結合,重點就是將這四大方面的思想傾注到學生的生活中,時時刻刻地提醒著孩子們的言行。懂得珍惜生命的可貴,懂得國家信仰的專注,懂得對父母養育的感恩,懂得對這平凡而又多彩生活的熱愛。
參考文獻:
[1]江凱波.語文月刊[M].上海:華南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2008,(6).
[2]蘇立康.中學語文教學研究[J].中央廣播電視大學,2007,(6).
(責任編輯 曾 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