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巧梅
摘 要:在計算教學中,不僅重視情境設計,還要注重計算方法、技巧、速度及口算能力等基礎以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數學教學的有效性。如何把新課程理念真正落實到計算數學的課堂中,提高計算教學的有效性呢?本文就此作一論述。
關鍵詞:小學;計算教學;有效性
對于每個人來說,僅在小學階段學習整數、小數和分數四則計算及其混合運算.但任何理科學科的規律歸結為公式后基本上都要運用四則混合運算來計算,如物理、化學的有關公式的計算,微積分的數值計算等等。小學數學中計算具有基礎性和工具性,因此,在小學階段學好四則混合運算,并形成一定的計算的能力,這是終身受益的。
新的一輪課程改革,對計算教學的價值重新定位,不再是單純為了計算而計算,重視口算,加強估算,提倡算法多樣化,避免繁雜計算,并且把它和新課標中所倡導的生活實際、情感態度結合起來,要求學生的計算學習活動要從單純地依賴模仿和記憶,轉化成一個生動、主動和富有創造性的過程,讓學生學習生活中的數學。如何把新課程理念真正落實到計算數學的課堂中,提高計算教學的有效性呢?
一、創設情境,讓學生喜歡計算內容
建構主義認為,學習總是與一定的社會背景即“情境”相聯系,在實際情境中學習,有利于建構。創設一定的情境,通過情境開展學習,學生能把計算當作一種工具,通過計算解決一些問題,體會計算的價值,激發學習興趣,因此,計算教學從情境引入,并就些開展有效的教學,這是可取的。
(一)創設情境,引發求知欲。數學來源于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在計算教學中教師結合教學內容、聯系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創設情境,不僅能喚起學生的有意注意,引起學生對學習內容的好奇心,而且還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和創新興趣。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想方設法讓學生經常處在熟悉的、新切的情境之中,進而使學生對所學的內容產生內在需要,激發學生求知的欲望。
(二)創設情境,使知識與情境融為一體。創設情境,不只是為了將知識“粘貼”進去重要的要使知識能鑲嵌到情境中,與情境內在的融為一體。很好地承載數學知識的本質,幫助學生喚起已有的知識經驗,溝通新舊知識的聯系,幫助學生實現舊知向新知的自主遷移。
(三)計算教學不只創設情境一種方式。計算教學,絕大多數新知是原有知識經過遷移、變化、綜合而成.根據學生學習建構特點,讓學生主動學,把新知通過比較等方法納入自己的已有體系之中,因此計算可以由情境引入,同樣可以單刀直入。
二、重視口算教學,把高口算能力
口算是筆算、估算和簡便計算的基礎,是計算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口算錯誤,筆算、估算及簡便計算必然會錯誤。因此加強口算教學,為筆算和簡算教學奠定基礎,是培養與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的必由之路。
(一)加強算理教學,掌握口算方法。口算教學中,應當讓學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在訓練中掌握算理、算法,不是僅靠重復機械性的訓練,為口算能力的提高打好基礎。
讓學生掌握了口算方法之后應安排相應的口算練習,讓學生說一說,口算的過程,以加深對口算算理的理解,又能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
鼓勵學生有不同的口算方法,教學口算時,啟發學生通過思考,說出自己的計算方法,最后,通過比較,找出適合自己的口算方法。
(二)抓好口算訓練,促進能力形成。口算訓練可以使學生注意力集成,也可以使學生的記憶力獲取信息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思維能力得到培養和提高。從而提高數學質量高,而且學生學習教學的興趣也會越來越濃厚。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教師應每天每節課,用3-5分鐘進行口算訓練,做到每天練習口算,節節練習口算,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同時教師對訓練內容應做到心中有數,有的放矢。可以直接筆答,即手頭有一張口算紙,規定時間完成一定數量的,也可以視算,即老師出示一題目,學生看著題目寫出答案;還可以聽算,即老師只報題目,學生說出答案.真正做到“曲不離口,拳不離手”。
數學里面有些基礎性口算知識是進行一切計算的基石,必須讓學生扎扎實實掌握好。
由于小學生的思維能力薄弱,感知式題時,總是受到容易計算部分,能簡便計算,比較熟悉部分等強刺激的作用,以至于把運算的法則、定律等知識忽略掉而造成干擾,對于相似的知識點往往難以區分。
三、加強估算,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估算指的是對計算的結果做出大致判斷,把握數的大致范圍估算在現實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對計算結果的大致判斷也變得更為經常和實用。
(一)突出估算教學,把估算目標融入日常教學。計算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占很大的比重.計算中的估算是保證計算正確的重要環節,是提高計算能力的手段。計算前進行估算,可以估計出得數的取值范圍,為提高計算的準確性創造了條件。比如在超市買了12瓶牛奶,花了19.2元,每瓶大約多少錢?教學時我先讓學生進行估算,這個得數應該是1元到2元之間,如果不在這個范圍內,顯然計算的得數是錯誤的。
(二)交流估算方法,體現算法多樣化。估算的價值更多地體現在估算的過程中,學生可以有了不同的估算方法,對于每瓶牛奶大約多少錢,學生有以下不同的估算方法。如:想乘算除、合理假設、四舍五入法等。
估算教學只要求把握結果的大致范圍,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根據其獨特的知識背景和思考問題的策略,采取完全迥異的估算方法,讓學生進行交流,在不斷反思的過程中以提高學生估算的熟練和精確程度。
(三)掌握方法,提高估算能力。估算雖然是一種估計,但并不是憑空猜想.估算的方法靈活多樣,答案一般也不是唯一的,但估算也并非無章可循,是可以總結出一般規律的。在具體估算中,通常有:湊整估算、根據倍數估算、根據尾數估算、根據生活經驗估算根據運算性質估算、讓學生鞏固計算方法等。
綜上所述,在計算教學中,不僅重視情境設計,還要注重計算方法、技巧、速度及口算能力等基礎以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數學教學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