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德智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溫泉縣位于祖國西北邊陲,與哈薩克斯坦共和國接壤,邊境線242.6公里,平均海拔1300米,屬于高海拔、高寒地區。全縣總面積5881平方公里,轄3鎮、2鄉、2個國有農牧場,92個農牧業村隊(牧業村隊23個),居住著漢、蒙古、哈薩克、維吾爾等24個民族7.58萬人,少數民族比例占42%。全縣有可耕地59萬畝,草場601萬畝,森林151.4萬畝,是一個典型的農牧業結合縣,但受歷史、地域、環境等因素影響,農牧業發展水平較低,經濟效益不高,農牧民增收難度大。全縣共有貧困村17個,貧困人口11857人,占全州貧困總人口的43.9%,是博州貧困人口最多、貧困程度最深的縣。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以來,溫泉縣把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作為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以“但愿蒼生俱飽暖”的勇氣和擔當,整合項目資金、創新扶貧模式、拓展扶貧途徑,奏響了脫貧攻堅最強音。
在落實政策兜底上下功夫。溫泉縣按照“應保盡保,應扶盡扶”的要求,著力推進“社會保障兜底一批”。充分發揮“最后一道保障線”的兜底作用,繼續實施社會保障政策兜底脫貧,強力打造“陽光低保”“誠信低保”“責任低保”。節約壓縮各級辦公經費,自籌資金將低保線標準從2856元提高到3600元(超出自治區定貧困標準574元)。對無勞動能力的2042戶4054人實施政策兜底,保障其基本生活。同時為貧困戶購買商業補充醫療保險、繳納養老保險及補貼合作醫療個人繳費部分。對無子女供養的孤寡老人進行居家養老和集中供養。2016年4月,溫泉縣昆得侖牧場呼吉爾圖牧業隊居民庫沙英科色提,因肺源性心臟病等多種肺心類疾病在溫泉縣人民醫院住院14天,花費醫療費10179.37元,但精準扶貧醫療救助補充保險為他報銷了1034元,再加上城鎮居民保險和商業保險報銷的7594.37元,他這次入院治療,只需自掏腰包1551元,阻斷了居民因老致貧、因病致貧的可能性。
在促進增收上下功夫。溫泉縣按照“宜農則農、宜牧則牧、宜轉移則轉移”的思路,積極探索“特色基地+扶貧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貧困戶”經營機制,壯大香紫蘇、黑木耳、冷水魚、花卉等特色種植業和民族刺繡、光伏發電等產業實現脫貧,支持貧困村、貧困戶因地制宜發展鄉村旅游、農家樂和農產品加工業,加快推進二三產業發展,帶動農民增收致富。博州財政局駐溫泉縣查干屯格鄉中心村工作組了解到村里留守婦女就業難的情況,積極想辦法,充分挖掘村里致富能手的潛力,由村婦代會主任熊雪芹帶頭,挑選了一批有勞動能力、有強烈致富愿望的貧困家庭婦女,共同成立了“金太陽婦女創業致富合作社”。目前,合作社擁有社員48人,下設手工制品部、勞務創收部、家庭養殖部、成衣制作部四個分部。2016年,合作社積極開展免費培訓6期200余人次,實際帶動157人就業,實現創收100余萬元。
在生態補償上下功夫。按照“綠了青山富了民”的工作思路,實施生態建設工程,大力支持和鼓勵貧困村、貧困戶發展林業經濟、鄉村旅游,努力打造種植、加工、旅游一二三產融合的循環產業體系。落實好重點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草原生態獎補機制,創新生態資金使用方式,利用生態補償和生態保護工程資金對272戶862人實施生態補償扶持,戶均享受政策性補助1.02萬元,使有勞動能力的部分貧困人口轉為生態保護人員,吸納到生態保護的管理體系。生態保護相關公益性崗位,優先安排貧困戶上崗,就地解決收入問題。
在易地搬遷上下功夫。按照“下山、致富、變身份”的工作思路,實現“易地搬遷脫貧一批”。積極整合定居興牧、安居富民、財政專項扶貧等資金,對生活在偏遠山區、生存環境惡劣、各類災害頻發不適宜居住地區的109戶262人,通過插花安置方式,解決其住房、生產資料等問題。采取企業帶動、產業支撐、景區輻射、技能提升、資金互助等有效模式,落實好“一區一策、一戶一法”增收辦法,努力使搬遷群眾就業有崗位、創業有門路、增收有渠道,真正實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目標。對于部分因戍邊需要無法搬遷的,溫泉縣投入6800萬元實施美麗鄉村建設工程,完善農村水、電、路、暖、垃圾處理等配套設施,全面改善貧困村、邊境村人居環境。同時,提高邊民補貼標準,將全縣1106名護邊員補助標準由每人每月260元提高到800元;768名邊民補貼標準由每人每月70元提高到100元,確保邊境農牧民屯邊戊邊,收入穩步提高。
在教育扶持上下功夫。溫泉縣按照“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的工作思路,各級黨委、政府、駐村工作隊、第一書記、下沉干部積極引導貧困群眾樹立“只要有信心、黃土變黃金”“寧愿苦干、不愿苦熬”的觀念,既要送溫暖、也要送志氣、送信心,激發脫貧致富的熱情,避免出現“靠著墻根曬太陽,等著別人送小康”的“等靠要”思想。溫泉縣呼和托哈種畜場呼和托哈農業隊的學生哈孜亞家境貧困,全家收入僅來自喂養的幾只羊。她原本上完初中就準備輟學,但是自從2014年溫泉縣實行14年免費教育政策后,她又能跟同學們繼續學習,心里別提多高興了。同時,針對全縣1488名貧困家庭在校生教育問題,嚴格落實好“兩免一補”、農村學生營養改善等政策,對高中階段202人給予每人每年2000元補助、大學階段211人給予每人每年5000元補助,讓更多的貧困家庭子女都能接受公平優質的教育,阻斷貧困代際傳遞。
在督導檢查上下功夫。溫泉縣進一步完善扶貧開發工作考核辦法和激勵機制,實行扶貧開發工作與評先評優掛鉤、與績效考核掛鉤、與干部使用掛鉤的“三掛鉤”制度,將扶貧工作實績作為各鄉鎮場、各單位領導班子考核和個人年度考核的重要內容。共開展各類督導檢查64次,下發通報72期,強化追責問效。對工作落實不力、工作措施不到位的5個單位主要領導及26名個人進行約談,嚴肅追責;對完不成脫貧任務、考核不合格的,實行一票否決制度,一律不予提拔并及時調整;對在精準扶貧工作中埋頭苦干、取得顯著成效的32名干部優先提拔使用。通過考核和用人的指揮棒,確保精準扶貧工作抓緊、抓實、抓出成效。
小康路上,不落下一個老鄉!溫泉縣黨委、政府有信心、有決心、有能力全力打贏脫貧攻堅這場硬仗,確保與全國、全疆同步建成小康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