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任敬
摘要:為提升技校學生口語交際能力,本文介紹了在口語教學中采用朗讀、復述、自我介紹、討論等方法,讓學生在各種語境實踐中不斷鍛煉自己的口語并取得成效。
關鍵詞:語文口語教學學生培養
口語表達作為社會交際的重要途徑,直接影響著人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技校學生由于知識面相對狹窄,對生活的感悟少,缺乏科學的口語訓練和鍛煉。在面試應聘時詞不達意,儀表儀態也不周正,會給面試者留下能力不強,不善交際的印象。因此,提高技校學生口語能力迫在眉睫。
一、授之交際技巧,使學生在使用口語時有所依
1.說話的策略與技巧
著裝莊重,儀態大方,眼神穩重,語速平穩;善于說話,不怯場,不說廢話。
自我介紹時要包含時間、場所及機會諸因素,積極地使對方確認自己的價值。自我介紹的內容有姓名,籍貫,年齡,畢業學校、專業、特長與興趣。自我介紹時要不卑不亢,充滿自信心。
要精準使用詞語,以讓對方迅速了解、欣賞你,成功推介自己。
必須避免說話時語調忽高忽低,或者言詞粗俗、刻薄;出現模糊詞語:這個、那個等;臉部表情豐富,出怪像,視線飄忽;站無站相,坐無坐相。
2。傾聽的技巧和習慣
首先要學會換位思考,每個說話的人,他的職業、身份、學歷、經歷是各不相同的,因而他的思維形式、習慣用語方式及當時說話的心理狀態也各不相同。作為聽者就必須是會聽話的人,站在對方的角度來了解他的心理,揣測他意圖。其次辨明話語形式,捕捉言外之意。再次即使是無聊的話,也能設身處地地堅持聽下去。最好的“善聽”就要努力做到以上所述,能夠抓住說話人的真實意圖。
二、口語訓練的方法與途徑
1.先讓學生學會聲情并茂地讀
先烘托氛圍,將學生的情緒調動起來,讓他們聲情并茂地朗讀,從練膽氣入手。繼而引導學生吟誦,吟誦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種學習方法。吟誦時,對課文的內容與理法,進行了更深入地了解與體會,在不知不覺間,將其化為學生自己的東西。這是最可貴的一種境界。學習語文學科,必須達到這種境界,才會終身受用不盡。
這之中還要組合使用美讀的方法。美讀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讀的時候傳達出來。讀時全身心地投入,披文析理,隨著文章的內容而脈動,與作者的心靈產生通感效應。這又是另一番境地。此套“組合拳”可以幫助學生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學會準確地表述自己,培養學生口語交際能力。
朗讀訓練的材料可以是整篇課文,也可以是精彩段落,也可以是經典語句。
2.復述故事情節,訓練學生的語言邏輯能力
敘事性的記敘文、小說的學習,可以讓學生復述故事情節,來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的條理性,以達到訓練口語交際能力的目的。
3.引導學生談感受、談認識,進行口語訓練
課堂教學中進行口語訓練方式多種多樣,不可拘泥。筆者采用的是課堂討論方式。在討論之前,預設了題目:“話有三說,巧者為妙”。
筆者讀了段20世紀70年代著名作家浩然的長篇小說《艷陽天》,其中描寫韓道滿與馬翠清在河邊談對象的場景:河水潺潺地流淌,又平又穩,水面像是一塊大鏡子。鏡子立刻映起兩個人的身影。一顆圓圓的像蘋果似的臉蛋和一張樸實、憨厚的長方臉連接在一起。馬翠清想起早晨韓道滿畫的那個牌子,寫的那幾個美術字兒和人們對他那雙手的夸獎,心里邊熱乎乎的。她趕忙站起來,抖著手上的水珠兒,一回頭,正巧碰上韓道滿那一對火辣辣的眼光,故意撅著嘴說:你干嘛總是這么看著我呀?韓道滿說:“你不看我,怎么知道我看你呢?”馬翠清被老實人問住了,笑了說:“告訴你,沒人的時候看,有人的時候不許看。”讀到這兒,筆者提問:韓道滿與馬翠清對話中哪一句話說的“巧”。學生們搶著說:“你不看我,怎么知道我看你呢”。筆者接著問此話巧在哪里。有學生回答說:“憨小伙,突然能冒出這樣一句話,讓人始料不及,這就很巧”。又有學生接著話題說:“這句話把憨小伙那一剎那間表現出的機智、聰穎體現得淋漓盡致。”
更有學生進行了深入分析:“憨小伙此時的內心是激蕩、微妙的。他大概是這樣想,看你說得,我一個大小伙有鼻子有眼的,差什么了?盡看你,我就那么沒出息,我畢竟是個男子漢嘛。而實際上他心底里在說就是要看嘛,你是要當我媳婦的。不看你我看誰,你就是叫人看不夠。而在嘴上,又巧妙還嘴,輕巧地擺脫了尷尬不利的局面,以攻為守,反而使自己的戀人掉入甜蜜的尷尬場面中。”
經過這樣的教學實踐,學生的思維形態活躍,表達形式從容、大方、流利、清晰。取得了口語教學的預期目的。
三、小結
當今人才的競爭是異常激烈的。技校學生不僅要學好專業知識,訓練出一身好手藝。還要學會展示自己,而口語交際則是得力利器。因而口語交際教學在培養學生勇于面對挑戰從而實現就業等過程中顯得十分重要。作為語文教師則一定要完成好這一教學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