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 源,張 蕊
(1.遼寧醫藥職業學院,遼寧 沈陽 110101;2.沈陽醫學院,遼寧 沈陽 110034)
LBL+PBL整合教學法在高職分子生物學檢驗技術教學中的應用
姜 源1,張 蕊2
(1.遼寧醫藥職業學院,遼寧 沈陽 110101;2.沈陽醫學院,遼寧 沈陽 110034)
分子生物學檢驗技術是一門微觀抽象、深奧復雜、學生不易理解的學科。目前高職院校采用的教學方法較單一,教學效果不理想。本研究根據高職教育特點和人才培養目標,針對分子生物學檢驗技術學科特點與內容,通過實驗將LBL和PBL兩種教學方法巧妙結合,取得較好教學效果。
LBL+PBL整合教學法;高職;分子生物學檢驗技術
分子生物學檢驗技術是以核酸或蛋白質為檢驗對象的一門學科,是醫學檢驗專業的主干課程,以培養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實驗技能的操作為目標,為將來臨床及科研工作打下堅實基礎[1]。近年來該學科發展迅速,對臨床疾病的診斷和治療具有指導意義,目前已應用于臨床醫學檢驗的各個領域。
1.1 理論內容多,實驗過程復雜
分子生物學是從分子水平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結構和功能,進而闡明生命現象本質、揭曉生命奧秘的一門學科,是目前飛速發展且最具活力的生命學科之一[2]。該學科理論內容較多,實驗過程繁瑣,僅僅想通過理論36課時、實驗20課時就使學生充分理解該學科內容,實屬不易。這就要求教師合理安排課程內容,對教材章節進行適當調整,合理規劃,根據學科內容特點,按照教學大綱要求,做到重點、難點詳細深入講解,易理解的知識點簡單概括講解,使學生更容易掌握。
1.2 與生物化學等課程內容交叉
該學科部分章節與生物化學等課程內容交叉,但由于學生在生物化學學習過程中對這部分內容的掌握不夠牢固,因此有必要重新學習。
1.3 課程內容相對抽象,學生不易理解
分子生物學檢驗技術內容微觀抽象,深奧復雜,學生不易理解,因此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多舉實例,充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緊密聯系臨床實際,培養其理解能力、分析問題能力和創新能力。
2.1 高職生綜合素質整體不高
受招生體制限制,高職院校招收的是最后一批次錄取的學生,這使得學校生源出現了少量高質量學生和大批低層次學生并存的局面[3]。多數學生醫學基礎知識不夠扎實,學習缺乏興趣,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較差。
2.2 學生前期相關知識掌握不夠牢固
核酸和蛋白質相關章節的基礎知識是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檢驗技術的交叉知識點。生物化學作為醫學基礎課程,一般安排在分子生物學檢驗技術前一學期講授,因此,學生對這部分知識的掌握情況將直接影響分子生物學檢驗技術的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調查結果顯示,大部分學生對生物化學部分知識掌握不夠牢固,而在此基礎上學習分子生物學檢驗技術相關章節更加微觀復雜的知識內容,學生則更難接受和消化。
2.3 教學方法單一,教學效果不理想
分子生物學檢驗技術是一門微觀領域學科,知識內容深奧抽象,目前大多數高職院校仍采用傳統的LBL教學模式講授,學生很難理解和消化;部分高職院校采用以問題為中心的PBL教學模式,不僅知識學習不夠系統,而且占用了學生大量的課余時間,學生在自學過程中可能得不到教師廣泛的幫助,還會遺漏一些內容[4]。因此,學生對該課程普遍存在畏懼、厭煩情緒。教師要改變傳統教學方法,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針對不同教學內容,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5],可以依據分子生物學檢驗技術的學科特點,充分利用實驗課,激發學生對該課程的興趣,將抽象復雜的理論知識具體化、簡單化,從而完成分子生物學檢驗技術教學目標和醫學檢驗專業人才培養目標。
3.1 實驗設計
3.1.1 對象 選擇我院2012級衛生檢驗與檢疫技術專業1、2、3班作為實驗對象,依據學生成績、年齡、性別比例等隨機分成3組。其中,第一組采用LBL教學法,第二組采用PBL教學法,第三組采用LBL+PBL整合教學法。經統計學分析,3組學生成績、年齡、性別等無顯著性差異。
3.1.2 課程內容選定 教師應結合學生實際能力,根據分子生物學檢驗技術課程教學大綱,選擇具有代表性和實用性的章節設計問題,明確本節課教學目的和重難點。現以“質粒DNA的提取與純化”章節為例做一介紹。
3.1.3 具體實施過程(1)第一組理論課和實驗課均采用LBL教學法:理論課上,教師通過LBL教學法講解基礎理論知識;“大腸桿菌質粒DNA的提取與純化”實驗環節,教師統一講授實驗原理、方法、步驟并現場演示實驗,啟發學生觀察、分析結果后,學生再重復教師演示的實驗步驟,完成實驗報告。
(2)第二組采用PBL教學法:PBL教學法以學生為中心,學生是問題的解決者,要賦予他們對于自己學習和教育的責任,培養他們獨立自主的精神[6]。PBL教學法在提高學生素質、培養學生綜合能力方面顯現出獨特的優勢,已經成為教育工作者關注的焦點之一,并得到逐步推廣[7]。上課前教師結合本節課教學大綱編寫PBL教案,設計適合PBL教學的實驗,針對本節課提出3個問題:大腸桿菌中物質的提取步驟?如何從混合組中分離某一成分?堿變性法分離染色體DNA和質粒DNA的原理是什么?提前兩周將以上問題布置給學生,讓學生查閱文獻資料,學習理論內容,設計實驗,分組討論,并找出問題的答案。
(3)第三組采用LBL+PBL整合教學法:“質粒DNA提取與純化的幾種方法和質粒DNA的回收”等內容采用LBL教學法授課,實驗前給學生布置第二組的3個問題,要求學生查閱文獻資料,與本組成員交流討論,設計實驗。課堂討論過程中,教師對學生遇到的問題和困難給予及時有效指導,幫助學生修改實驗步驟,引導學生觀察分析實驗結果,最后對學生課堂表現做出點評,并強調重難點、實驗原理和關鍵步驟。
課程結束前,教師對3組學生進行隨堂測試和問卷調查,評價本節課教學效果。3.2實驗結果
3.2.1 隨堂測試結果(見表1、表2)

表1 試卷測試結果[n(%)]

表2 實驗報告結果[n(%)]
3.2.2 問卷調查結果(見表3)
3.3 分析與討論
(1)隨堂測試結果顯示,最高分、最低分和平均分,第三組明顯高于其他兩組。試卷分數達到優秀(≥85分)的學生比例,第三組也明顯高于其他兩組。說明第三組教學效果最好,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較快、較扎實,在分子生物學檢驗技術學科中應用該教學法,有利于學生對微觀抽象知識點的理解。
(2)實驗報告結果顯示,第三組實驗報告分數明顯高于其他兩組。實驗報告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以及達到優秀的學生比例,第三組都明顯高于其他兩組。說明應用LBL+PBL整合教學法,可以充分激發學生主動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增強學生對知識點的連貫性掌握,提高學生實踐操作能力和創新能力。

表3 3組課程滿意度(%)
(3)問卷調查結果顯示,第三組教學滿意度明顯高于其他兩組,且各調查項目滿意度均高于其他兩組。說明LBL+PBL整合教學法與高職人才培養方案和醫學檢驗專業培養目標相契合,提高了高職教育教學質量。
針對LBL與PBL各自的優勢與不足,將二者巧妙結合,能夠更大程度提升學生將理論知識向臨床實踐轉化的能力,同時還能夠提高學生的交流溝通能力和創新能力[8]。
3.4 結論
根據分子生物學檢驗技術學科特點及高職人才培養目標,我們對教材內容進行調整,重新規劃教學安排,編寫教案,使教學內容更加合理,更加符合醫學檢驗技術專業特點和學生興趣[9]。應用LBL+PBL整合教學法使學生更易理解、消化該學科微觀、深奧的內容,起到了提升學生各方面能力和培養高職應用型人才的作用。該教學方法不僅提高了高職教育的教學質量和水平,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還為高職教育教學改革提供了一定的理論依據。
[1]王春芳.分子生物學檢驗技術實驗的連貫性綜合教學初探[J].右江民族醫學院學報,2014,36(3):506-507.
[2]朱玉賢,李毅,鄭曉峰.現代分子生物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唐麗,柏文涌.當前高職院校學生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教育與職業,2008(17):171-172.
[4]申翔.傳統教學法與PBL教學法結合在針灸學教學中的應用[J].衛生職業教育,2008,26(19):77-78.
[5]王麗麗,殷嫦嫦,張義平,等.生物化學教學改革探究[J].九江學院學報,2010(3):127-128.
[6]余敏,茹華所,譚德勇.分子生物學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和提高[J].教育教學論壇,2011(26):173-174.
[7]于述偉,王玉孝.LBL、PBL、TBL教學法在醫學教學中的綜合應用[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1(5):100-102.
[8]Amber N Callis,Ann L McCann,Emet D Schneiderman,et al.Application of Basic Science to Clinical Problems:Traditionalvs.Hybrid Problem-Based Learning[J].Journal of Dental Education,2010,7(10):1113-1124. [9]桂新春,顏冰楠.如何提高醫學檢驗專業的生物化學教學效果[J].中國科技信息,2009(14):237,252.
G424.1
B
1671-1246(2016)11-0053-02
遼寧醫藥職業學院2014年度教育科學研究課題“LBL、PBL整合教學法在高職分子生物學檢驗技術教學中的應用研究”的研究成果(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