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海林
(南京農業大學工學院,江蘇 南京 210031)
?
【文化與教育】
農業高校檔案的作用研究
陳海林
(南京農業大學工學院,江蘇 南京 210031)
校園文化是社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培養現代社會主義大學生具有重要作用。農業高校檔案在農業高校校園文化教育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它既有濃厚的文化內涵,也是校園文化傳播的重要載體。它可以幫助培養大學生的民族精神、誠信素質、敬業精神,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鍛煉大學生的創新能力,使大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
農業高校檔案;文化內涵;載體
農業高校檔案是農業高等學校及個人在從事科研、教學、生產及其他活動中直接形成的有教育價值和保存價值的實物、書籍、文學資料、線表、可視圖片和影像等不同形式的資料記載。農業大學高等學校檔案是農業學校歷史的文化積淀,也是一種特殊的文化教育資源。農業高等學校檔案以培育人才為主要職能,以傳播和繼承農業學校的精神為己任,是發現歷史、塑造當下、創造以后的文化寶藏和知識的源頭。農業院校教學水平、專業學術水平都在持續提高,加之學校規模不斷擴大,由此產生大量具有內涵的文件資料。它們具有數量大、內容充實、文化形態特性強、科學技術含量高等特點,可以提供源源不斷的教育資源。對農業院校檔案的文化內涵及應用進行研究,成為高校檔案工作者所共同研究的重要課題。
(一)校園文化傳播的載體
高校檔案資料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為它真實、公正地記載了一所高校所有的歷史活動和深層次的內涵。高校檔案資料不僅僅停留在原始的檔案史料中,從所有記載的文獻資料中發現有現實意義的材料,對它們進行梳理匯總,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高校的校園文化精髓,進而發揮高校檔案的校園文化傳播功能。
(二)校園文化的組成部分
校園文化在某種意義上反映了一個大學的精神,并展示了高等學校校園文化,是學校發展的文化不同程度的表現形式,體現在高等學校教學、科研等不同方面。檔案是文化的來源,也是高等學校發展的一個記錄,承載著文明和和學校的每一次進步。只有了解學校的歷史,才能形成自己的學校校園文化,創造一個更美好的文化校園。所以,高校檔案是高校校園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培養大學生的民族精神
任何一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精神,它對一個民族的存在、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精神支柱作用,是全體民族基本認可的道德標準和價值目標。高校檔案記錄了大量的高校發展過程中的愛國人士事跡,是樹立大學生高尚民族精神的寶貴材料。它可以使大學生為實現中國夢助力,成為我國現代化建設的核心力量,成為社會主義現代文化傳播的主要力量;它也可以幫助大學生樹立民族觀,引領中華民族及國家的未來走向,所以,在農業大學高校中,高校檔案可弘揚民族文化精神,肩負高等教育責任,使中華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二)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高校檔案記錄了學校的誕生、演變、發展過程,凝聚了先輩們大量的汗水,專門記錄了許多著名校友的資料以及大學生的各種文化教育過程,這些歷史數據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育的寶貴素材。它可以引領大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并提高大學生的思想覺悟,改進工作方法。運用現代科技手段,運用獨特的大學檔案文化來營造積極向上、高層次的大學生文化氛圍,讓學生了解學校的歷史與知識,提高學生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幫助大學生最終形成自己的思想、意識、信仰,并指導自己的社會實踐。
(三)培養大學生的誠信素質
誠信是大學生的基本素質要求。我們歷來把誠實守信作為評判一個人道德素質高低的標準。高校檔案保存著學生的誠信記錄,猶如一面鏡子,對大學生具有警示、引導作用。這種作用即使在以經濟發展為第一要務的新時代中,依然是衡量大學生素質的標準,也是大學生之間相處的基本準則。高校檔案的誠信記錄是大學生走上社會的基本要求,教導大學生在學校能平等相處、講信用、不欺騙同學、重承諾,言出必行,行必有效。具有良好誠信道德品質的大學生走上社會,才能盡快獲得社會人群的認可,才能建立自己的社會地位,才能最終取得成就,才能做一名符合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中堅力量、領袖人物。[1]高校檔案的誠信記錄也可以幫助大學生積極抵制其他一些不正確的思想,逐步引導、消除社會的消極影響,使他們成為具有現代美德的引領者。
(四)培養大學生的敬業精神
高校檔案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清晰記載保存了大量的凝集學校精神、校園文化、人文思想、工作作風的資料。可以通過高校的檔案資料提供學習交流、社會實踐、參觀等方式,將高校歷史上具有良好思想、敬業精神的先進人物事跡灌輸給高校學生,培養他們堅強的意志。[2]現今,人們的價值觀和社會觀多樣化,高校檔案內含有的敬業精神可以幫助高校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來教育和引導當代大學生,幫助大學生抵制社會上的歪風邪氣以及帶有負能量的思想觀念,培養、引導大學生積極向上。
(五)培養大學生的創新力
創新力是人們在世界中展示自己能力的一種表現形式,是展示人們能力的一種表現。不同科研領域的高校檔案通過科學合理的分析、結合、重建,形成了這些珍貴的材料。這些寶貴的教育材料,能激發學生的科學研究興趣,促使大學生主動發現和獲取新知識,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由于我國教育長期受儒家思想影響,缺少敢于懷疑的精神,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改變傳統的課本教育模式,多渠道創造培養大學生創新能力的環境。[3]高校檔案代表了大學深厚的文化底蘊、廣博的知識面、進取的思想、不斷追求的意識、追夢般的理想。高校檔案資料內含的創新力的產生不是偶然的,它與高校人群的思想、文化、身體、時代、機遇及德行等都有密切關系。它可以幫助大學生獲得創新力,進而獲得能帶動現代生產力的先進力量。在這個時期,大學生有活躍的思想,容易接受新鮮的東西,有強壯的體魄,有天不怕地不怕的開拓進取精神,有敢于面對失敗的勇氣,有一切創新的物質和精神基礎。高校檔案知識可以幫助大學生獲得先進文化、科技文明、新鮮思想、人格魅力,進而培養大學生的創新能力。
(六)幫助大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
高校的檔案承載著學校成功人士和名人的資料,利用這些寶貴信息,讓大學生有機會了解歷史名人在校園里的言行、經驗,激發大學生的學習動力,從而樹立崇高的理想和抱負。它可以幫助大學生擺脫金錢至上的思想,使大學生樹立正確的理想,確立崇高的、遠大的目標。在大學期間,高校要發揮檔案得天獨厚的教育資源優勢,引導大學生確立正確的理想和政治信仰。
“形而下者謂之器,形而上者謂之道。”就現代大學而言,高樓大廈只是一“器”,大學文化、精神內涵才是最高境界的“形而上”。高等學校的檔案不同于其他檔案,因其伴隨著歷史、文化、傳統、精神的傳承而積淀深厚,它也通過大學生的教育培養而綿綿留長。在新的歷史時期,通過整理高校檔案而提煉大學文化精神,通過大學生在校期間的各種學習途徑方式,傳授給他們,使他們感受到高等學校教育與大學的內涵建設、文化熏陶是渾然一體、不可分割的,體現了大學精神中傳統文明和現代科技是相輔相成的,缺一不可。[4]高等學校通過檔案的學習、交流、參觀、展覽以及其他多種媒體方式傳授給學生,使他們對自身沉浸在大學精神文化中而豪情博發,同時也能體會到大學博大精深的、內在的精神文化實質。更重要的是,大學精神文化通過檔案資料的保存,教育了一代又一代大學生,讓他們既領會了大學的本質和精髓,又傳承了中華民族文化。
[1]王萍.校史檔案的育人功能及實現途徑[J].中國檔案,2014,(12):34-35.
[2]曹虹,陳冬.林試論高校檔案的育人功能及途徑選擇[J].大學教育,2013,(12):130-131.
[3]魏巍.論高校檔案思想及育人功能的進路[J].蘭臺世界,2013,(4):67-69.
[4]譚軍紅.淺析高校檔案的文化育人功能[J].中國電力教育,2012,(14):58-59.
【責任編輯:王 崇】

秦夔鳳紋鳳翔縣雍城遺址出土
G647.24
A
1673-7725(2016)04-0156-03
2016-02-25
陳海林(1979-),女,江蘇淮陰人,助理研究員,主要從事高校檔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