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蘭月
中圖分類號:G41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3-9949(2016)03-0058-02
“我是建設小學生。珍愛生命保安全,明禮守法講美德……”每當聽到這朗朗上口的誦讀,眼前總會浮現出這樣的畫面:一班又一班學生在班主任帶領下,邊走邊誦讀,整齊、有序地排著隊放學走出校門的情景。誦讀的內容融新版《中小學生守則》(以下簡稱《守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校風、校訓于一體。這是學校從2015年新學期進行《守則》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機融合,開展德育教育活動的一項新舉措。
許昌市建設路小學,始建于1962年。位于市區古老的運糧河畔,許繼大道中段,環境優美,景色宜人。學校是一所六年制公立學校,現有學生2775人,41個教學班,教職工121人,省市級骨干教師、名師36人。校園占地面積1.4萬平方米,建筑面積9265平方米。多年來,學校本著“以人為本,和諧發展”的辦學理念,取得了可喜的成績,曾獲得“全國素質教育榜樣學校”、“全國消防安全教育示范校”、“省足球傳統項目學校”、“省衛生先進單位”、“省綠色學校”、“省文明標兵學校”、“市文明單位”、“市人民滿意學校”等100多項榮譽稱號。
近年來,作為省、市級優秀少先隊集體,學校秉承“春風化雨、慈嚴有度”的德育理念,倡導“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為引導學生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于心,外化于行,以新版《守則》為抓手,結合學校、學生實際,采取多種形式,把德育教育融入教育管理的各環節,形成了“校園無小事,處處皆育人”的局面。
一、優化育人環境,做到潤物無聲
濃郁的德育文化氛圍,為學生形成健康、積極、向上的價值觀創造條件。為此,學校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容懸掛在教學樓上,把《守則》內容制成版面張貼在每班教室的墻壁上,使全體師生熟記成誦,銘記在心。為了形象、直觀地展示德育教育的內容,學校打造了德育長廊,詳細記錄學校開展德育教育活動的足跡。如“學生志愿者發放節約水資源傳單”,傳遞環保意識;“開展關愛貧困家庭愛心捐助活動”,體現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美德;“清明祭奠緬懷先烈”,牢記歷史,學習英雄。操場圍墻上張貼色彩鮮艷的“二十四孝圖”,宣揚中華傳統美德。過廳走廊定期更換“美德少年”、“十佳孝心少年”照片,激勵學生比學趕幫。一幅幅主題鮮明、充滿“中國風”韻味的宣傳欄鑲嵌在嶄新的“明啟樓”走廊上。本著“一樓一主題”設計理念,將“尊師”、“誠信”、“善孝”等內容具體化、形象化,使學生在耳濡目染中浸潤心靈,收到潤物無聲的效果。
二、探索學科育人,促進有機統一
學校德育教育充分發揮課堂主渠道作用,開展專題進行探索研究,促進學生健康全面發展。新學期,學校組織學科帶頭人和骨干教師,從學科育人的教學現狀、價值提煉、改進措施、案例聚集等方面,深入研究小學各門學科的育人價值,引導廣大教師將學科教學回歸本原。一方面,學校把教師研究成果分類發表在學校的刊物《旭章》《旭韻》上,打破學科界限,開展典型案例評比:另一方面,學校舉辦“德潤課堂”——班主任論壇暨先進班主任德育活動交流會,引領全體教師通過創造性的課堂教學實踐,促進知識和價值的有機統一、學科內容和科學方法的有機結合。同時,以研究為先導,探索具體、可操作、可推廣的教學方法和教學范例。為推進學校學科德育全方位開展和滲透,聚焦學科德育中的難點和瓶頸,學校立項6個學科德育課題,如省級課題“學校道德與法制相結合八德素質教育模式”、市級課題“學科育人與學生習慣培養的實踐探索”等。在教育教學實踐中,集聚各方智慧。促進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在課堂教學中的有效落實。
三、設立育人目標,打造班級名片
如何讓《守則》內容落實在學生的自覺行動上,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入腦人心。學校打破傳統班級管理模式,設立育人目標,制作班級名片。“向日葵中隊”、“文明中隊”、“綠荷中隊”……這些極具個性的名稱讓人耳目一新。綠色底版設計。代表著學校對莘莘學子寄予的殷切希望。“自信,快樂,勤奮,獨立”、“團結,守紀,勤學,奮進”……催人振奮;“書香流溢”、“靜能生慧,海納百川”等班級目標激勵學生努力學習、積極向上:“希望每一位同學都能像向日葵一樣燦爛,擁有一個金色的童年”……“班主任寄語”表達了園丁對學生的殷切希望:各具風采的“班級小明星”展示了全面發展、品學兼優的建設學子風貌。
四、開展認星爭優。促進全面發展
核心價值觀的培育貴在知行統一,“知”是前提,是基礎。如何引導學生明是非、知善惡,這就要求將《守則》細化為學生學習生活中的具體要求,貼近學生學習生活實際,才能轉化為學生的行動。新《守則》一推出,班主任組織學生朗讀、背誦,用淺顯易懂的話語幫助孩子理解內容。通過學習,使學生們在日常生活中以《守則》為鏡子,做到“吾日三省吾身”。每班的“認星爭優,爭做美德少年”評比欄是以《守則》為標尺,分別設立“勤學好問之星”、“誠實守信之星”、“孝親尊師之星”等共九顆星,及時記錄學生學習和成長的足跡。星級分班級星和校級星。班級推選出的明星,參加校級期末集中表彰。這樣較好地激勵同學們奮發努力,人人爭做全面發展的好少年。
五、參與活動體驗。落實教育融合
著力落實,才能有效融合。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學校在狠抓常規工作的同時,將《守則》內容融入豐富多彩的活動體驗中,引導學生形成奮發向上、崇德向善的正能量。
首先,利用周一的升旗儀式,對學生集中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圍繞抗戰勝利70周年主題:舉行“開學典禮暨勿忘國恥圓夢中華”活動啟動儀式,開展“紀念9·18珍愛和平”活動,舉行“銘記歷史,振興中華”第二個國家公祭日活動,讓學生感受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其次,結合“節日”,開展豐富多彩的德育活動,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如中秋節的“月圓人更圓”、重陽節的“九九重陽節,濃濃敬老情”、教師節“銘記師恩”、建隊日的“喜慶建隊,奔向輝煌明天”歌詠比賽。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唏。”相信在“旭”文化的理念引導下,優秀的建設路小學教職工。時刻牢記“明德博學,知行日新”的校訓,在黨委、政府與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不斷改版自己的德育專刊《旭韻》和《班主任工作手冊》,在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落實《守則》教育教學實際中深度融合,不斷探索推動德育工作實效性的方法和途徑,真正把學校打造成人性與美德飄香的地方,進一步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
[責任編輯:孫燕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