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漢字作為視覺傳達設計中的重要元素,具有獨特的構成方式和較強的視覺符號特征,在視覺傳達領域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要想將漢字設計在視覺傳達中的功效加以充分發揮,必須要了解漢字特定的意指作用,對全新的漢字組合方式及視覺符號加以探究,運用語用學、語構學和語義學的規則來闡釋其意義,從而達到良好的效果。本文就對視覺傳達中漢字設計的符號學原理進行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視覺傳達;漢字設計;符號學原理
一、對漢字的新解讀
漢字具有獨特視覺表現能力和語言記錄功能,如中國的篆刻藝術以及書法藝術等,對漢字的視覺傳達功能和視覺符號特征進行新解讀,有效探尋視覺傳達中漢字的全新設計。首先在視覺傳達功能方面。漢字具有完整的符號系統,由字符與單音節這兩種結構加以構成,承載著不同結構的符號,通過這兩種結構的相互補充,可以衍生出信息傳遞與解讀的優點。象形字作為漢字體系的重要內容,主要是由圖形符號所演變而成,展現著漢字的視覺傳達功能,表明了漢字符號所指和能指的結合關系。可以說,漢字作為藝視覺符號,涉及特定的造型示意理念,人們能夠利用其形與意的結合來實現交流溝通的目的。其次在視覺符號特征方面。漢字具有悠久的歷史,經歷了多次演變,如從象形圖形演變到寫意符號,筆畫逐步從繁雜彎曲變為簡易平直,具有強烈的視覺與圖形符號特征,而視覺傳達中的漢字設計更加側重于意象視覺化圖形和全新的美感。
二、視覺傳達中漢字設計的符號學原理分析
1、語構學
視覺傳達中漢字設計的語構學多是利用漢字符合結構關系來表現深層次的內涵,組合更多的符號可以傳達更加復雜多樣的語意結構。語構學是研究符號的組合、構造和形體等性質,而視覺傳達中漢字設計則包括漢字的字符、字串、字構、字形等,需要從漢字字面意義出發來強調漢字結構的造型,借助漢字與視覺元素的結合管理來傳達設計意念及主題。
通常語構學規則基本以現在字圖的結合與結構的變化等層面,首先是字圖的結合。漢字和圖形具有密切的關聯,漢字能夠將圖形變得抽象畫,而圖形又是漢字的始祖,字圖的結合可以將世界感受和視覺印象相結合,有效傳達記錄的語言,調動受眾的聯想意識,促進漢字設計的全新發展。可以說,字圖的結合能直觀表達感受,加強漢字表象的形象,展現全新的漢字視覺符號。其次是結構的變化。結構變化多指利用漢字筆畫的變異、縮減、疊加等來展現深刻的內涵,如當前許多廣告以漢字設計的語構學規則為基礎,變化漢字符號結構來展現廣告的主題。
2、語義學
視覺傳達中漢字設計的語義學旨在強調視覺效果,對符號的內涵與外延進行重新闡釋,對漢字重新賦值與賦義。第一,內涵與外延。視覺化漢字符號是利用符號特定的意指作用加以創造,而意指作用的不確定性決定著符號所指與能指的結合關系,這就產生了符號的內涵與外延,如中國銀行標識就是漢字符號內涵與外延相結合的標志。第二,賦值與賦義。賦值與賦義的功能在語義學領域發揮著積極作用,而對于視覺傳達中漢字設計的語義學規則而言,其是利用視覺傳達設計方法和符號學原理重新賦予漢字的意義,實現漢字的符號化、圖形化與視覺化,更加深刻表達豐富的內涵和預想的意義。例如:白木樟設計漢字“街”的過程中,用街區線路平面圖來構成該漢字的筆畫,使其承載視覺符號的內容,產生特定的視覺效果與意義。
3、語用學
語用學指的是符號使用的規律及其現象,而對于視覺傳達中漢字設計的語用學而言,其多是以受眾角度為依據,將漢字作為視覺元素,探究不同語境下對漢字符號的理解及應用。一般而言,視覺傳達中漢字設計不僅要有效表達特定的意象,還需要將民族文化的特征加以充分體現。首先,民族文化特征。隨著信息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許多新技術的表現方法被廣泛應用于視覺傳達的漢字設計中,進一步延伸了漢字的發展空間。漢字屬于一種視覺符號,能夠將視覺傳達的獨創性意念加以展現,更好地彰顯出民族文化的價值與特征,如漢字的造型特色、水墨渲染、書法藝術等。以2008年北京奧運會中體育圖標的設計為例,由于隸書兼具圖形簡約風格和古文字象形特征,利用漢字隸書結構形態來設計圖標,以此展現中國古文字隸書之美,體現民族文化的特征。
其次,意境的表達。視覺傳達中漢字設計的創意思維較強,需要突破漢字字符的限制,對漢字內在精神和獨特特征加以準確把握,利用對其的創造來表達整體意象、記憶意象和結構意象等,達到以形寫意的目的。(1)整體意象。整體意象是以設計主題為基礎,將漢字作為單個的視覺元素進行編排,進而形成特色的肌理效果,如形成流暢的形態或構成平面等,甚至通過漢字局部或整體機理來置換表達與替代特定意象。(2)記憶意象。其這需要是利用漢字的偏旁部首和筆畫等來進行差異化設計,也可以將字串局部筆畫漢或共同一個筆畫來形成記憶點,給予人不同的視覺感受,加強受眾的深刻記憶。企業標志設計中多運用漢字設計的記憶意象,通過強烈的記憶點來讓受眾進一步記憶與認知企業。(3)結構意象。結構意象指的是借助漢字結構特點,在局部結構的變化作用下傳達特定意象。例如:“深圳城市文化交流會議”的招貼設計中,將漢字筆化“亠”和漢字篆書“文”相結合,以此形成全新的漢字意象,給予人視覺上的沖擊力與感染力,突出展現文化交流的主題。
三、結束語
漢字設計作為視覺傳達中的重要環節,必須要保留和傳承漢字的民族精神及文化特征,使其能夠高效準確傳達視覺信息,成為重要的視覺符號。當然在漢字視覺化設計過程中,應該科學分析符號學原理,合理運用語構學、語義學和語用學等領域的知識,借助視覺傳達設計方法和符號賦值賦義功能,將漢字的特定意象和民族文化特征加以充分彰顯,從而實現良好的設計效果。
【參考文獻】
[1] 李廣武. 視覺傳達設計視閾下漢字意象化設計應用分析[J]. 包裝世界, 2013,02:16-17+19.
[2] 張立斌. 論漢字作為設計元素在現代平面設計領域中的運用[J]. 技術與教育, 2011,01:15-19.
[3] 彭馨弘, 歐陽純. 符號學在漢字圖形化設計中的應用[J]. 美術教育研究, 2015,03:92-93.
[4] 劉 ?茜. 淺談符號學原理在視覺傳達設計中的應用[J]. 大眾文藝, 2015,01:76.
【作者簡介】
朱彩珠(1994—),女,漢族,湖北孝感人,湖北工程學院新技術學院本科生,主要研究方向:視覺傳達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