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探討了如何利用國外優質教育資源,建構滿足中外合作辦學項目下學生學習英語基礎知識和專業課程知識的個性化教學的新模式。文章構建了理想化的分級教學模型,并分析了分級教學模式的理論意義和實施過程中的阻礙因素,旨在解決目前中外合作辦學模式下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達到分級教學模式應用的理想效果。
【關鍵詞】中外合作辦學;大學英語教學;動態分級教學;分模塊教學
近年來,中外合作辦學在全國各地都取得了較大的發展,各個高校新成立了許多中外合作辦學項目,這些項目為想要到海外求學的學生提供了便利的條件。由于中外合作辦學各高校的類別層次有所不同,因此各高校對國家計劃內招生和計劃外招生的學生入學錄取條件也不一樣。學生來源主要來自當年參加高考的高中畢業生,學生英語基礎普遍較差,參差不齊現象明顯。自2003年4月,教育部正式啟動“高等學校教學質量和教學改革工程”,將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列為“質量工程”四項工作中的第二項。
一、分級教學的理論
1、理論內涵
英語分級教學就是“因材施教,分類指導”,從生源實際的英語水平出發,針對不同的語言水平,采用不同的教學內容,進行不同形式和層次的教學指導,實施不同層次的語言測試,為具有不同語言水平的學生提供一個更好的語言學習的環境。
2、優點分析和評述
對于學生而言,分級教學模式能夠滿足具有不同層次語言水平學生的學習需求。對于語言水平較高的學生而言,更高難度的知識傳授和更廣泛的英語閱讀能夠使學生獲得更多的語言知識,英語學習的積極性更高;對于語言水平較低的學生而言,難度較低的語言技能傳授和興趣閱讀可以激發這些學生的語言學習興趣,促使他們產生英語學習的主動性,杜絕自卑心理的產生。
對于教學而言,分級教學模式能夠使師資更為合理的配置。針對于不同語言水平的學生,英語教師必須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教材和測試內容等,為其教學水平創造了無限的發揮空間。與此同時,也促使任課教師不斷擴充和更新教學內容和方法,靈活地安排教學步驟,因材施教,充分改善教學效果。
從理論上講,分級教學具有充分的合理性。其實施的理想過程是把語言水平相當的學生組成一個教學班級,針對于這個班級,老師可以采用的統一的、有針對性的課堂教學;其理想的結果是學生能有效地完成教學任務,自信心不斷增強,學習英語的興趣不斷激發。
3、分級教學模型的構建及意義
分級教學模式不是統一的,是針對不同的專業性質和對象的差異給學生制定不同的語言教學起點和預期目標,進而進行科學,合理的分級,為學生打造了更為合適的語言學習平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語言使用的積極性。學生的個體差異在這種模式下能得到充分的尊重。在分級教學模式下,擔任不同專業、不同層次班級教學的教師需要制定不同的教學計劃,靈活地安排授課內容。進而提升教師個人能力的空間,有利于教師提高自身的教學素養,提高中外合作辦學模式下英語教學的質量。
二、英語分級教學現存的問題和原因分析
在高校中外合作辦學項目中,國外大學文憑的獲得并非易事,其中最大的障礙就是語言。英語能力的高低不僅決定了參與項目學習的人數,而且直接影響到學生后期的專業課學習。然而我國高校現有的大學英語教學設置和教學方法無法在短時間內使中外合作項目的學生達到國外大學入學的語言要求。因此,實施基于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的大學英語分級教學個性化教學模式,根據學生英語水平的不同層次進行分級、分階段教學及個別指導迫在眉睫。
2015年10月—2016年9月,為了保證問卷調查的科學性,充分反映各方面(包括學生、教師、教學管理)的情況,筆者閱讀了國內大量有關“中外合作辦學”的高校中“英語分級教學”的規章制度、課題報告和論文,廣泛征求了相關部門的意見和建議,通過對文獻資料的閱讀與梳理,總結了目前在中外合作辦學的視角下,我國高校開展大學英語分級教學所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問題,為進一步的研究奠定了基礎。期間筆者對本系的156名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發放問卷150份,收回問卷80份。調查對象是本系入學高考英語單科成績低于90分,并已參加了英語語法和英語詞匯分級教學班的2008級和2009級部分學生,他們所學的專業包括國際商務、會計等;來自全省各市和自治區,地區分布較廣,入學初英語學習時間和水平存在較大差異。
雖然上述所構建的分級教學模型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但現有的教學條件在一定的程度上限制了該模型的具體運作,其具體的影響因素主要是:
1、單一的管理模式
國內大部分中外合作辦學模式下的教學管理依托于學校的教學運行平臺,而其主要針對國內傳統的本科教學,以專業為依據的大班制教學時當前英語教學的特點。因此、大部分現有的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教學管理依然遵照傳統的教學運行模式,形式單一,沒有順應中外合作辦學模式的特點與發展。
2、教師資源相對短缺
生源層次不同、專業不同和語言能力不同,依據分級教學理論,單一的大班制教學必須轉換成小班制教學,這樣的要求必然會導致教學班級數量的擴大;且在授課的過程中,要求教師根據學生專業和水平,配備合適的教學內容、教學步驟和教學測驗,這無疑大大增加了教師的工作量,符合教學要求的教師也需大量增加。然而,根據大班制教學的教師師資配置標準,師資力量還遠遠不夠的。
3、統一的評價標準
很多高校沒有為中外合作辦學項目設置獨特的教學運行、評價與監控體系,其特色得不到凸顯。雖然分級教學理想化的結果必然會促進教師英語教學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學生英語學習能力的增強,教學效果更加完美。因此有必要采取措施解決阻礙分級教學實施的因素。
三、解決方法
首先、加強師資建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區別對待本、專科學生,同樣的課程應選用不同的教材,建立不同的評價機制,采用不同的成績測評方法,根據學生英語學習的水平層次確定不同的教學進度和側重點,從而解決授課內容不一、難度深淺不一等矛盾,達到因材施教的目的。因此,需要加強對教師教學業務能力的培養;由于所面臨的教學班級專業不同,還需培養英語教師對專業基本知識的掌握能力。
其次、建立不同的教學管理體制。對于專科生教育,教學內容應側重于語言基礎教學;對于本科生,在確保語言接受和使用的同時,應該注重國外專業文化的輸入。在教學手法上,低層次的語言教學班應該以講授練習為主,高層次的語言教學班級可以采用多種教學輸入方法。測試必須要采用不同的內容和形式。
四、結語
分級教學從尊重學生的語言個性為出發點,是對傳統英語教學模式的改進和突破。這種教學模式的實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英語教學質量,豐富了相關部門的教學管理經驗。因此相關教育機構應該注重中外合作辦學模式的特殊性,保障其英語教學順利、高效的實施,切實達到中外合作交流的目的。
科研項目階段性成果:2015年邢臺學院教學改革研究立項項目“中外合作專業英語教學顯性分級+模塊教學模式研究”,課題號:JGY15010
【參考文獻】
[1] 胡燕慈. 試論分層教學模式下采用任務教學法的合理性——中外合作辦學模式下大學英語教學研究[J]. 都市家教, 2013(12).
[2] 姜 ?婷. 高校中外合作辦學模式下英語教學及策略探析[J]. 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13(4).
[3] 李明勇. 中外合作辦學模式下英語教學的困境與出路[J]. 新課程研究: 高等教育, 2012(4).
[4] 劉雅敏, 朱正才, 常 ?輝. 大學英語分級教學模式的改革新探——按技能分級學習、按模塊分層上臺階[J]. 外語界, 2009(4).
[5] 燕 ?頻. 普通高校大學英語分級教學研究[J]. 四川外語學院學報, 2011(4).
【作者簡介】
李雪靜(1979—),女,碩士研究生學歷,邢臺學院國際教育交流部講師,主要研究方向: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