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漢卿
【摘要】 目的 探討治療膽結石最佳手術方案。方法 109例膽結石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54例采用傳統外科手術患者作為對照組, 55例采用腹腔鏡手術患者作為觀察組, 分析及總結兩種手術方案的可行性及治療效果。結果 觀察組的手術有效率為98.18%高于對照組的72.22%;觀察組的并發癥發生率為5.45%低于對照組的22.22%,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腹腔鏡手術是治療膽結石的最佳手術方案, 手術療效及安全性遠遠高于傳統外科手術, 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 腹腔鏡手術;膽結石;傳統外科手術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3.032
現代人的不良飲食習慣, 增加了膽結石的發病率。結石較小的情況, 可以采用保守治療, 結石較大的情況, 只能采取手術治療[1]。本次研究重在探索腹腔鏡手術及傳統外科手術實踐于膽結石患者的可行性, 確認膽結石的最佳手術方案。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在遼寧省海城市中醫院接受治療的109例膽結石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其中54例采用傳統外科手術患者作為對照組, 女30例, 男24例, 年齡30.5~75.8歲, 平均年齡為(45.12±10.74)歲, 平均病程為(9.4±1.3)個月, 平均結石直徑為(1.29±0.61)cm。55例采用腹腔鏡手術患者作為觀察組, 女30例, 男25例, 年齡31.2~76.4歲, 平均年齡為(45.18±10.98)歲, 平均病程為(9.7±1.1)個月, 平均結石直徑為(1.30±0.59)cm。兩組的性別比例、年齡、結石直徑、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對照組手術之前, 患者需做好準備, 手術前12 h不可攝入食物, 手術前4 h不可進水。手術時, 患者采取正確的仰臥體位。選擇在右上腹經腹直肌切口, 接著進行手術的探查, 確保膽囊足夠顯露出來, 然后對膽囊動脈進行正確的處理, 經過游離、切除等手術步驟之后, 即可進行手術的最后一項內容, 即縫合切口[2]。
1. 2. 2 觀察組等待麻醉奏效之后, 開始建立CO2氣腹, 并且將氣腹內的壓強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手術采用標準四孔法進行操作, 首先要對患者的Calot三角進行解剖, 如果患者曾經做過腹部手術, 那么選擇的切口要慎重, 最好選擇在臍部上方或者臍部下方, 把穿刺椎置入腹腔后即可建立氣腹。如果患者Calot三角或者膽囊隱藏較深, 難以暴露出來, 或者患者屬于患有腹腔粘連, 那么必須要先游離粘連組織或者膽囊組織。如果患者的膽囊腫脹嚴重, 那么需要穿刺膽囊將部分膽汁吸出來, 應注意膽汁不宜吸太多, 否則將難以分離Calot三角[3]。對Calot三角進行分離時, 必須確認膽囊管的位置, 從而找到膽總管以及膽囊動脈。如果結石嵌頓在膽囊管, 那么需要對其進行擠壓, 采用的手術工具是分離鉗, 確保結石擠壓到膽囊后才能開展手術的下一步。如果出現結石嵌頓在膽囊管并且不能移動, 那么需要將膽囊切掉, 然后在殘端中將結石取出來。如果患者出現炎癥浸潤甚至開始萎縮, 那么首先要將膽囊剝離, 并且切除膽囊, 但是要注意避免損害肝臟, 然后才能分離Calot三角[4]。
1. 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及并發癥發生情況。
1. 4 療效判定標準 顯效:當膽結石患者的機體各項指標恢復正常, 臨床癥狀徹底消失, 并且沒有復發的跡象。有效:當膽結石患者的機體各項指標有所恢復, 臨床癥狀獲得緩解, 并且沒有復發的跡象。無效:當患者未能達到有效和顯效的標準。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 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對照組中, 顯效20例(37.04%), 有效19例(35.19%), 無效15例(27.78%), 總有效率為72.22%。觀察組中, 顯效50例(90.91%), 有效4例(7.27%), 無效1例(1.82%), 總有效率為98.18%。經腹腔鏡手術的觀察組的總有效率高于經傳統外科手術的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 2 兩組患者手術的并發癥比較 觀察組中出現腸粘連1例, 膽管損傷1例, 膽囊床滲血1例, 腹腔鏡手術的并發癥發生率為5.45%。對照組中出現腸粘連2例, 切口感染4例, 膽管損傷3例, 膽囊床滲血3例, 傳統外科手術的并發癥發生率為22.22%。經腹腔鏡手術的觀察組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經傳統外科手術的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傳統外科手術治療膽結石出現高并發癥發生率, 主要原因是手術切口較長, 組織暴露時間過長, 導致漿膜、腹膜等感染。而腹腔鏡之所以能夠逐漸替代傳統外科手術, 主要原因是能夠克服傳統外科手術的缺陷, 大大降低并發癥的發生率[5]。本次研究數據顯示, 經腹腔鏡手術的觀察組的并發癥發生率為5.45%低于經傳統外科手術的對照組的22.22%,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腹腔鏡手術因其創傷少, 痛苦輕, 痊愈快, 治療效果更為顯著而深受推崇。本次研究數據顯示:經腹腔鏡手術的觀察組的總有效率為98.18%高于經傳統外科手術的對照組的72.22%,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知, 腹腔鏡手術的療效高于傳統外科手術。
綜上所述, 腹腔鏡手術是治療膽結石的最佳手術方案, 手術療效及安全性遠遠高于傳統外科手術, 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李作志.對比觀察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與開腹膽囊切除術治療膽結石的臨床療效.醫療裝備, 2016, 2(10):857-858.
[2] 黃天從.腹腔鏡與開腹膽囊切除術治療單純結石性膽囊炎的療效分析.河南醫學研究, 2015, 3(2):634-635.
[3] 黃精明.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與傳統外科手術治療膽結石的療效對比.中國衛生產業, 2014, 8(9):365-366.
[4] 李建華, 韓玲.腹腔鏡與開腹手術治療急性結石性膽囊炎的臨床效果觀察.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16, 8(12):748-749.
[5] 王敏.腹腔鏡與開腹手術治療急性結石性膽囊炎的臨床研究.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15, 3(11):278-279.
[6] 薛宏威. 腹腔鏡與開腹手術治療急性結石性膽囊炎. 吉林醫學, 2014(12):2528-2529.
[7] 張鵬, 趙大龍, 高強. 腹腔鏡與開腹手術治療急性結石性膽囊炎 肝膽外科雜志, 2012, 20(6):452-454.
[8] 趙波. 腹腔鏡與開腹手術治療急性結石性膽囊炎效果及安全性探討. 中外醫療, 2013, 32(23):69-70.
[收稿日期:2016-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