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莉衡
[摘 要]通過分析語文活動課教學,進一步確定活動課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有利于教師選擇好的教學方法,促進學生更好地吸收和內化所學知識,使學生得到發展。
[關鍵詞]活動課 現狀 優勢 問題 依據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6)36-014
語文活動課的出發點是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作為語文教師,除了運用靈活的教學方式來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水平之外,還要從整體出發,通過多視角訓練方式拓展語文學習,開闊學生的視野。語文活動課的開展建立在學生獨特個性的基礎上,既能全面提升學生素養,又有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下面,根據我的教學實踐,談一些思考和體會。
一、語文活動課的現狀
語文活動課順應新課改的發展趨勢,目前的語文活動課變得更加豐富多彩,總體上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小學語文活動課剛剛起步,在各方面的探索都顯得十分缺乏,主要體現在語文活動課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不夠明確與有序,不少學校沒有樹立正確觀念,這導致語文活動課無法得到有效的落實。
二、語文活動課的優勢
1.在教學內容上,它強調語文的社會實用性
在過去的語文教學中,課堂教學始終局限于教材知識,無法將知識進行拓展和延伸。語文活動課使語文教學內容更加豐富多彩,更加貼近現實生活,所涉及的知識皆為前沿知識、實用知識。面對日新月異的社會,語文教學活動必須與時俱進,增強實用性。同時,語文活動課能夠避免狹窄的教學內容和陳舊的知識點,它通常反映社會生活中的語文知識。另外,語文活動課具體生動的特點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突出強調語文的社會實用性。
2.在教學方法上,它強調學生的自主實踐性
語文活動課中,學生成為教學的主體。針對學生學習語文興趣不高這種情況,教師必須切實提升語文教學質量,有效落實活動課,真正提高學生重視語文、學習語文以及運用語文的基本能力。語文來源于生活,具有開放性,因此,實施語文活動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語文活動課強調學生的自主實踐性,必須讓學生在自主實踐中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學生被動學習語文,上課只聽教師授課已經過去了。現在,教師強調采用超越課本的教學方法,一切從學生出發,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來選擇具體的教學模式。在教學活動中,學生掌握學習主動權,教師應該讓學生自己安排學習,自己策劃活動流程和內容。學生通過動手動腦,開闊視野,增長知識,培養能力,使學生得到全面發展。
三、語文活動課具有理論依據
語文活動課的實施建立在一定理論基礎之上。根據有關資料顯示,在小學階段,學生的思維偏向于經驗性,進行抽象思維時將以具體直觀的經驗為前提,這種感性經驗來源于學生的各種實踐活動,學生經歷各種豐富的感性活動,例如調研、研究、探討、表演等活動。因此,這就要求語文教師不能僅僅在課堂上灌輸枯燥乏味的原則、理念、知識,而是要運用直觀具體的體驗去調動學生的學習創造性。同時,實際場景中的模擬和演示對于學生而言更加深刻、有用。在學生反復嘗試摸索中,語文知識不知不覺融入學生的學習。
語文學科教學重視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以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運用能力,因為教學目標的出發點是學生全面發展。當代的教學論研究表明,學生形成一種能力需要經歷過一個復雜的過程,這個過程中需要學生采用合理的方式運用所掌握的知識解決問題。從某種程度上說,這是知識向行動轉化的過程。總的來說,語文活動課的可操作性強,其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方式能夠有效促進學生學習語文,促進學生對語文知識的吸收和內化。
四、開展語文活動課需要注意的問題
當前語文活動課獲得師生一致好評,其優勢也得到充分發揮,但是教師還需要注意一些相關的具體問題以保證語文活動課能夠達到新課改的教學目標,為我國培養一批高素質人才。這就要求教師要充分發揮活動課的優勢,活動過程中要做到周密的安排和合理的調控,使語文活動課得到有效落實。毫無疑問,學生是這個活動的主體,教師要給學生留有充足的空間,讓學生大膽展示自己、表達自己,但也不能放任學生自發活動。因此,作為教師應該隨機應變,在恰當的時間點給予學生適當的幫助以便更好地推動語文活動課。在語文活動課中,教師應當注意適當引導和點撥,在活動項目圓滿結束之后進行活動點評和總結。因此,教師的主導作用是不能忽視的。另外,教師需要去引導和點撥學生,以便學生能夠最大限度掌控活動從而更好地鍛煉自己。
總之,語文活動課是語文教學的需要組成部分,組織開展好語文活動課是落實新課改要求的具體表現,這對于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教師必須引起足夠重視,深刻理解并付諸實踐,促使語文活動課教學得到有效落實。
(特約編輯 木 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