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海楠 付晶
摘 要:目前,大學生實習、就業成為整個社會日益關注的問題,為此,對 學院H系大學生畢業實習、就業的現狀進行分析,對存在的問題進行思考并提出相應措施。
關鍵詞:大學生;實習;就業
中圖分類號:F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26.064
1 學院H系大學生畢業實習、就業的現狀
學院H系根據廣東省化學和化工產業發展的需要,特別是珠海高欄港臨港石化產業基地的需要,設立了應用化學、化學工程與工藝等兩個專業;根據廣東省醫藥產業和“珠海國家高新區三灶醫藥科技工業園區”(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需要,設立了制藥工程(生物制藥)、藥物制劑、中藥學3個本科專業。截止目前, 學院H系共有六屆畢業生。
為了實現校企良性互動的長效合作機制,達到培養市場需求之人才、增強學生實踐能力、探索產教結合教育模式的目的, 學院H系已與90余個化學化工和制藥企業簽訂產學研實踐教學基地合作協議,為 學院H系學生提供完善的校內外實踐學習、實習就業環境。讓新生前往產學研基地進行專業認知實習,讓高年級學生到產學研基地進行模擬生產實習,逐步培養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達到增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對專業的興趣的目的。大四學生全年到實踐教學基地,結合生產實習進行畢業實習、就業和畢業論文。將畢業論文與畢業實習、就業貫通,聘請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工程師作為校外指導教師,與校內指導教師共同指導學生的畢業設計。這樣可以使學生在完成畢業實習和畢業論文的同時又得到了崗前技能訓練,同時為學生就業搭建了平臺。
以應用型人才培養為目標, 學院H系以生產技術為主線,搭建模擬生產工藝實訓校內實訓教學基地,基地模擬藥廠真實環境,內有500L發酵罐、GM 實驗室、中藥提取罐等有大型儀器設備,為學生企業實習、就業搭建橋梁,實現無縫對接零距離上崗。既能滿足學校的實踐教學需要,同時也促進了校企深入合作,為全面提高各專業學生的實踐能力提供培養環境,增強學生畢業后的崗位適應性。
學院H系把畢業實習、畢業論文(設計)和就業、創業結合起來。近幾年來舉辦就業指導活動78場;除為畢業生提供就業政策、就業技巧等問題解答外,還積極聯絡用人單位,及時獲得用人信息,靈活方便地為畢業生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同時向用人單位積極推薦優秀畢業生。幾年來 學院H系一次性就業率均達到95%以上,畢業生和用人單位對化藥系就業工作滿意度調查給予較高評價。
2 學院H系大學生畢業實習、就業的思考
只看重理論教學,缺少實踐的觀念是大學生在畢業實習、就業過程中的根本障礙。大多數的高等教育以理論教學為主,實踐教學只是作為理論教學的一個補充而被擺在了次要地位。如此一來,學生的實習被作為理論教學的輔助性活動。另外,實踐教學方法陳舊,實踐教學設施、設備落后,對學生的評價不重視實踐能力,因而學生對畢業實習活動缺乏參與的動力,從而影響就業。
畢業實習是掌握專業技能和職業技能的關鍵環節,是完成培養目標的必經之途,更有利于促進學生就業創業。學生通過觀察、測試、分析、比較、操作,增強對生產對象、環境和條件的認識,學會制定生產方案,獲得從事實際生產的基礎知識;通過直接參加校外實踐教學基地的生產實踐,訓練技巧、總結經驗,掌握技術環節,學會更多工作方法,培養研究問題、數據分析和信息處理的能力;通過參與生產管理,了解掌握生產技術、市場運作知識,形成立體的知識和能力結構。在校外產學研基地的實習中,必然涉及人與社會、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在手腦結合的生產實踐中,學生的思想、觀念、意識、品質受到檢驗、陶冶和升華,有利于培養集體觀念、協作意識和社會公德意識等。
3 學院H系大學生畢業實習、就業改進設想及其措施
為了更好的開展大學生實習、就業,解決學生實習、就業問題,應圍繞以下幾個方面對校外實習就業的質量開展工作。
3.1 制定合理的大學生實習實踐培養方案
畢業實習是實踐性的教學,能讓學生將大學期間所學到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解決實際問題,是順利完成畢業環節教學的基礎和前提。但缺乏實踐教學培養方案,缺少學生實習、就業實踐各個環節的制度規范。為提高學生實習質量,確保有效執行的學生培養方案,加強畢業實習教學管理,提高畢業實習教學質量,更好地完成教學計劃規定的實習任務,應制定完善的有效的大學生實習實踐培養方案。
3.2 合理選擇校外實踐教學基地
校外實踐教學基地的建設要有利于促進產學研的結合,有利于促進學校與實踐教學基地的資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發展;校外實踐教學基地的領導要重視實踐教學基地的建設,具備實踐教學條件和管理環境,學生能有效參與實踐活動,能順利完成實踐教學計劃,并生等實際問題;校外實踐教學基地能夠選派具有相應專業技術職稱、并能對學生實踐教學進行指導的技術人員;校外實踐教學基地要求相對穩定,每學期或每學年有固定專業的學生進行實踐教學活動。
3.3 規范基地建設的管理
規范基地建設是充分發揮基地作用的重要保證。首先,設立專崗,成立專門工作小組負責,實行專職領導負責制,負責制定適合教學內容進展和基地要求的實習實施辦法和管理制度,部署和落實實習環節教學工作,加強對實習工作的指導、檢查和評估,保障基地的正常運行。其次,明確部門分工、加強有效領導。基地建設和運作包含豐富內容,比如培養計劃、內容設置和銜接、實習安排與保障、基地聯系和溝通以及資料與總結等等,涉及眾多相關部門,需要加強有效領導,形成相關部門各負其責、協調管理的工作機制。其次,制定和完善規章制度,包括指導教師責任制度、運作管理制度以及安全保障制度等,通過這些制度來規范實踐活動的開展,不斷提高基地的運行水平。
3.4 建立完善的企業指導教師聘任制
由于校外實習的特殊性,對校外指導學生實習實踐的師資建設提出了相應的要求,校外實習的指導教師既要有一定的理論水平,又要有嫻熟的實踐技能,還要有相應的工作經歷和經驗,更要有強烈的責任感。針對優秀的產學研合作基地,可以聘請企業指導教師指導學生并給與相應的酬金。
3.5 建立完善的實習、就業監管制度,定期走訪、分片規劃等制度
目前由于教師校內教學壓力沉重,時間都用于教學上,無空閑時間走訪企業,學生大四進入企業生產實習,是一種無序的、無保障的狀態,采用簡單的打打電話,QQ聊天敷衍了事,難免出現問題造成不良的社會影響。學校應健全實習監管制度,給予走訪企業的教師進行減免工作量的實際行動,可以減少校內周學時2-4,增加校外實踐教學周學時2-4,保證教師有足夠的時間和積極性去監管學生的實習、就業狀況,保障學生實習、就業質量及學生實習、就業過程的安全,防止出現由于學校對學生實習、就業監管不力而造成的不良社會影響。
3.6 針對學生制定更加細化的要求,保證實習、就業的規范化、制度化
為保障學生實習的順利進行,并最終能順利就業,學校應對學生實習應制定相應的制度,如:(1)學生應按實習大綱、計劃的要求,認真完成規定的各項實習任務,記好每天的實習筆記(包括每天的工作內容、實習、就業收獲、心得和問題等)。(2)要尊重校內外實習指導老師,虛心向實習單位的領導、同事學習,服從安排,虛心請教。(3)學生在實習中應嚴格遵守實習單位的規章制度。(4)集中實習的學生實習結束時,應按時集體返院。個別學生確需離開實習隊伍,必須事先辦理請假手續,經實習帶隊教師批準,并及時報告所在本系備案。個別學生在實習期間因參加省、市、院正式體育比賽或文藝匯演等其他競賽需中斷實習,必須報經教務處批準。(5)實習期間團干部、班干部要主動承擔和協助教師做好各項工作發揮學生干部的先鋒模范作用(6)學生必須嚴格執行請假制度,未經允許不得擅自外出。(7)保守企業秘密等。
參考文獻
[1]趙景會.以就業為導向構建大學生實習新體系[ ].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0,(4):120122.
[2]王振源,孫珊珊.大學生實習與就業結果關系的實證研究[ ].黑龍江高教研究,2013,(10):132135.
[3]邱飛.大學生就業實習困境及其對策[ ].現代教育管理,2009,(6):11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