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現階段,中國正處于社會主義發展的初級階段,各方面的建設都不成熟,中小學校園暴力事件時有發生并有愈演愈烈的趨勢。這不僅威脅著中小學生的生命健康安全,也嚴重影響社會治安。本文將以此為背景,總結中小學校園暴力犯罪的誘因,并探尋預防機制。
關鍵詞 中小學 校園暴力 犯罪 預防機制
作者簡介:尹伊陽,湖南師大附中梅溪湖中學高1401班。
中圖分類號:G627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6.12.259
一、中小學校園暴力犯罪影響因素分析
家庭教育方式存在誤區。家庭教育在一個人的一生當中有重要的意義,家庭教育的不當可以成為誘發校園暴力犯罪的原因之一。中國的傳統教育存在一定的弊端,一部分父母崇尚“棍棒底下出良才”的教育理念,當孩子發錯誤的時候,用武力解決問題;還有一部分父母對孩子采取過度溺愛的方式,對孩子千依百順。導致孩子出現錯誤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學校教育不當。一些教師由于自身道德素養的欠缺,采用錯誤的方式與學生交流,單純的體罰、語言暴力,或由于教師的狹隘認識,追求利益而使教育功利化,對不按照自己要求配合的學生出現語言、行為過激的現象。這些都可以對學生的一生產生陰影,也是誘發校園暴力犯罪的原因之一。
對素質教育的重視程度不夠。一些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在學校受到排擠,在家得不到關愛,迷茫而無法宣泄,這也是導致校園暴力犯罪的原因之一。
校園安全教育不足。教育工作的一個組成部分是安全教育。有很多時候,學生的安全意識淡薄,思想不成熟,遇到問題不能正確對待,尋求正確的解決辦法。另外,遇到侵害不懂得如何正確防范,這些都有可能導致校園暴力犯罪。
二、由于個人原因導致的校園暴力犯罪
現在的中小學生普遍面臨巨大的學習壓力,對青少年時期的孩子來說,心智還不夠健全,面對家長的期望、學校的重壓、社會環境的多變,內壓與外壓交織,心理波動如果不引起足夠的重視,時常會導致悲劇的發生。
青少年時期,也是沖動性人格時期。生理變化導致的精力旺盛、好奇心的驅使、叛逆情緒的累積以及思想的不成熟性,引導不當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現在信息發達,信息的來源廣泛,能接觸到的不健康的信息太多,如果不正確引導,必將引發犯罪。另一個方面, 學生與校外人員接觸多,對影視作品中相關情節的模仿,使校園暴力犯罪在不經意間發生。
中小學生在遇到危險時,往往不能正確地尋求保護,而是私下結交,意氣用事,將受害者的身份轉換為加害者。反抗行為控制不當,導致釀成嚴重的后果。
三、由于不良文化的影響而導致的校園暴力犯罪
暴力文化的不良影響。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人們獲取信息的渠道多種多樣,網絡、影視作品中所傳達出的不良信息,對辨識能力不強的青少年造成不良影響,從而誘發犯罪。暴力文化的傳播,讓青少年刻意模仿,價值觀與人生觀扭曲,埋下危險的種子。
社會腐敗現象的負面影響。在社會主義發展的初級階段,社會上的腐敗案例及不公平現象的屢禁不絕,對中小學生產生負面的影響,曾有權威媒體對小學生進行采訪:你的理想是什么?小學生的回答令人震驚:“我長大了想做貪官。”貧富差距導致的心理扭曲的顯現無疑也是誘發青少年犯罪的原因之一。
四、由于不良環境的影響而導致的校園暴力犯罪
校園周邊的治安環境不好,恃強凌弱的現象時有發生。高年級的同學欺壓低年級的同學,勒索錢財,暴力致傷致殘。這是因為,近年來網絡信息高速發展,個別家長由于工作忙碌無暇顧及,對孩子疏于管教,導致孩子閑暇時間四處游蕩,接觸暴力網絡游戲,接觸不良的社會青年。在對網絡暴力環境沉迷的過程中,受到同伴的鼓動,拉幫結伙,形成犯罪的誘因。
受到家庭環境的影響。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良好的家庭環境,可以使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在家暴中成長的孩子,對家庭中弱勢的一方的同情轉化成對強勢一方的仇恨。長期不良情緒的積壓,導致性格的畸形,在被激發的時候,導致犯罪。
父母的陪伴不足,關愛不夠。父母作為孩子的監護人,應該在盡可能多的時間里陪伴孩子的成長,對其在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及時給予解答,避免孩子因為缺乏引導兒走上犯罪的道路。
五、構建我國中小學校園暴力犯罪預防機制
(一)強化政府職能,完善制度體系建設
1.制定專項法律,完善立法:
校園暴力犯罪的治理需要依靠法律。校園暴力事件頻發,如何營造無暴力的校園環境,杜絕校園暴力犯罪的發生?通過對導致青少年校園暴力犯罪原因的分析,我們可以發現,針對校園暴力犯罪,缺少專門的立法。當能夠懲處校園暴力犯罪的依據只有法規的相關條款來規范的時候,制止校園暴力犯罪的力度就有所欠缺。相關的職能部門應盡快起草相關的法律,進行立法。同時,針對校園常見的暴力犯罪的形式,在中小學校園開展各類活動,通過講解,預防犯罪的發生。
2.強化教育行政部門在校園安全管理中的作用:
長期以來,由于受到考試方式的影響,我國的教育行政部門,將更多的工作重心放在對教學質量的追求上。忽略了對校園環境安全的監管。在將來的工作中,應重視校園安全,制定安全計劃,將校園安全管理正規化,同時,作為一項長期工作,堅持不懈,落實到位,時刻保持高度的警惕,建設安全的校園環境。
3.平衡教育資源,加強中小學校園暴力犯罪高發地的監管:
目前,教育資源的分配不均衡現象還十分普遍,重點小學集合了更好的師資力量,教學質量高,得到更多的關注,從而導致擇校現象的不斷發生。相對于重點學校,普通學校師資力量不足,管理存在漏洞,學校的要求不高,問題學生集中,在自暴自棄的學習態度中,校園暴力事件不斷發生。受到問題學生的影響,學習成績一般的學生逐漸隨波逐流,放棄了努力,導致校風日益消極。針對普通學校的實際情況,除教師本身幫助學生建立自信之外,相關部門應投入更多的精力及資金來關注生存于普通學校的學生的成長,使每一個孩子都能得到盡量均衡的教學資源。減少問題學生的數量,不使普通中小學成為校園暴力犯罪的高發地。
(二)構建校園安全責任機制,改善校園安全管理
1.多管齊下,提高學生素質:
對學生的安全教育應作為學生的必修課程,每一個學生都能夠了解校園犯罪形成的原因、將造成的影響以及要承擔的后果,使學生樹立安全意識、法律意識。同時,針對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有針對性地輔導,使其有發泄的方式,傾訴的入口,能夠及時對心理問題進行矯正。在遇到問題時,心理的不成熟,認識的狹隘,內心的恐懼、焦慮都會使學生做出錯誤的判斷與決定。只有建設健康陽光的心理,才能使強少年正確認識學習與生活中遇到的問題,用正確的方式去解決。學校可以通過不同的方式和途徑,幫助學生提高自身的素質,除了追求高分,還應該同樣重視素質教育。
2.校園安全責任明確化,建立人防與技防相結合的制度:
要想建立安全的校園環境,必須明確安全責任人。在明確責任人的同時,明確其崗位職責。在職權上,不交叉,在工作中,不互相干預,當職權與職責充分明確,校園安全才能進一步得到保障,同時,安全責任人的監督檢查也不容松懈,要時刻保持警惕。在保安工作的基礎上,建立完善的保安聘用制度。保安人員的入職考核首先應包括人員素質、心理健康。杜絕安保人員自身素質不高,給校園安全埋下隱患。
從技術的角度出發,預防校園暴力犯罪,還是要借助于一定的技術手段。現階段,教育教學水平都在不斷提高,各學校也都配備了相對先進的安保設備,這些專門的防范技術,可以幫助我們將一部分校園犯罪消滅于雛形。
(三)優化家庭教育,建立預防校園暴力犯罪的家庭防線
1. 杜絕家庭暴力行為,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
家庭成員之間的關愛是一個孩子健康成長不可或缺的情感依附。父母與子女之間,能夠平等地溝通,互相尊重,互相關愛,這對于一個人樹立獨立的人格,在家庭中在社會上找到歸屬感,都有至關重要的影響。
當出現一些心理問題時,父母好引導孩子一起面對,兩代人之間能夠有良好的溝通,孩子肯對父母敞開心扉,讓孩子無論遇到什么事都能找到心靈上的寄托,得到幫助,才能正確解決問題,避免發生犯罪現象。
在生活的過程中,父母與孩子共同學習,發現彼此身上的閃光點,互相傳遞正能量。這是相當關鍵的,這對構建和諧的家庭環境具有積極的作用。
2.加大家庭監督力度,改進家庭教育方式:
家庭教育的方法很多,針對不同性格的孩子,應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當孩子已經犯了錯誤,應該采取在不傷害孩子自尊心的情況下,循循善誘,當眾處罰,屬于以暴糾錯的行為,不但起不到教育的作用,反而會增加孩子的心理負擔。
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一定要先做到。最好的教育方式就是言傳身教。孩子的模仿能力十分強,在對大人的模仿中形成自己的處世風格。孩子犯錯的根源,都能從家長身上找到痕跡。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說理是一個方面,示范是更重要的另一個方面。
(四)加強社會文化管理,杜絕暴力文化的影響
1.建設校園文化環境,營造積極文化氛圍:
在學校,組織各種類型的文化活動,使每一個孩子的校園文化生活豐富多彩,鼓勵學生積極創作,以各種各樣的文化活動展示新一代學子的精神風貌。例如:讀書會、戲劇表演、課本劇表演等,同時,配合各種獎勵措施,激發孩子的積極性。良好的文化氛圍可以組織惡俗文化的侵入。
學校與家庭共同引導,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能夠判斷好與壞,自覺抵制不良影響,主動遠離不適合自身健康成長的不良因素。能夠有自制力、自我管理能力。于此同時,輿論多傳播正能量,建立輕松愉悅的生活氛圍,保證每一個孩子都能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
2. 主動篩選影視作品、網絡游戲的層級,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由于網絡的發達,中小學生接觸暴力文化與低俗文化的機會更多,來源于網絡的作品由于個別網站缺乏監管,傳播不健康內容的機會更多。對網絡作品的判斷,要主動劃分層級,對于優秀的作品,可以互相推薦,對于存在不良影響的作品主動杜絕。
3凈化校園周邊文化環境:
相比較而言,網吧是比較難監管的經營場所,對于網吧的監管,我們可以從兩個方面進行。首先,公安機關加大整治力度,對允許未成年人進入網吧的行為重點查處,另一方面,學校和家庭共同配合,主動安裝過濾軟件,使學生減少接觸不良網絡信息的機會。學校可以開展豐富多彩的綠色網絡競賽,使學生正確認識網絡的作用,主動利用網絡的積極作用。在豐富課余生活的同時,良性提高計算機的應用水平。
綜上所述,相關行業的經營者,應該有自己的價值標準與自律意識。主動放棄對青少年存在不良影響的經營項目,為維護和諧社會做出自己的正確選擇。對校園周邊的經營環境,相關部門也應該加大巡查力度。發動社會力量,共同監督。
參考文獻:
[1]祁明華.校園暴力產生的原因及對策.河南職業技術師范學院學報(職業教育版).2014(3).
[2]萬赟.美國校園欺侮對策及其實用性借鑒.外國中小學教育.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