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芹 羅賢標
摘要:隨著教育體制的不斷改革,高職中醫藥專業教育發展也較為迅速,這就對師資隊伍的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為了完善高職中醫藥的師資建設,提高教學質量,通過對國外高職“雙師型”隊伍建設的經驗進行借鑒分析,提出針對性的師資建設改進措施,以期通過“雙師型”模式促進高職中醫藥的整體發展。
關鍵詞:高職中醫藥;雙師型;師資建設
中圖分類號:G64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2095-9214(2016)12-0202-01
高職教育是當下我國實用性、專業性人才培養的重要渠道。近年來,中醫藥人才的需求量逐漸增大,而高職中醫藥專業教師的整體構架存在很多缺陷,這就使得人才培養存在重大問題。師資結構改革迫在眉睫,“雙師型”師資構建能夠有效的培養專兼結合、特色鮮明的教師隊伍,提高學生的專業素養。
一、國外高職“雙師型”隊伍建設的經驗
(一)國外高職“雙師型”教師資格限定
美國向來提倡創新,對于教師的資格要求,必須是學士學位,且具有1年以上實踐經驗和最新的經驗,而“新經驗”的目的主要就是要求教師進行創新。德國對高職教師的要求是必須具有博士學位,且具有5年以上的實踐經驗,與美國不同的是,德國更注重教師基礎穩定扎實,嚴謹教學。日本高職教師的要求為碩士學位,且必須從事過相關研究和技術開發,這也就體現了日本較為務實的教學方式。
(二)國外高職“雙師型”師資培養模式
德國的教師必須要進行專業的職業技能培訓以及職業教育培訓,同時還要求教師要掌握職業基本設備的操作規程以及工作知識。而日本的培訓則是與我國高職較為相似,其以學科為主體,開設了技術類學校,教師需要先就業,經過積累在轉到學校進行教學,進而培養學生的實踐水平。在“雙師型”教師的培養上最典型的就是英國的體系,其主要分為兩點,即“三段融合”和“三方參與”。“三段融合”主要是指“職前、職后以及入職”三段進行完善的培養,幫助教師提高教學能力。而“三方參與”則是將高校、高職和企業進行聯合,融合三者特點,對教師進行培養。
(三)國外高職“雙師型”師資管理模式
在師資管理模式上,國外均有針對各國實際情況的嚴格的教師管理模式。其相通點就是各國均以聘用兼職教師為主,讓教師實行任期制。任期制是國外“雙師型”師資構建的最主要特點,也是改善“制度疲勞”提升教師工作效率的最有效措施。當下國外的兼職教師均每年進行合同簽訂,其去留也較為自由[1]。
(四)國外高職“雙師型”師資激勵模式
通常來看國外的“雙師型”教師在工作待遇、社會福利以及地位上均要超過普通的教師,甚至一些國家“雙師型”教師工資超過專家、教授。比如日本,其教師待遇豐厚,工資與教授等同,相當于公務員的116%,并且隨著“雙師型”教師的工齡增長,其工資待遇也較高。
通過對國外高職“雙師型”師資構建進行分析,筆者受到很多啟發。首先教師本身一定要具備較高的實踐經驗以及較高的學歷。其次,一定要有專業的培養和管理模式對“雙師型”教師進行完善的培養和管理。最后在福利待遇上一定要豐厚,讓福利對教師有較強的吸引力,從而是隊伍形成凝聚力。
二、“雙師型”教師培養的作用
“雙師型”教師是實用型、技術型人才培養的重要因素,其不僅能夠在技能操作上對學生進行培訓,還能夠著重的培養學生的適應能力。在中醫藥專業上來看,“雙師型”教師既能夠培養學生專業技術知識,還能夠通過技術分解,讓學生直觀的觀察。這就能夠在培養學生藥學技術的同時,對學生的操作能力進行合理培養。這些都需要專業的“雙師型”教師才能夠勝任。中醫藥專業相對復雜,實踐性要求較高,所以“雙師型”教師在完成基本教學任務中、提高學生對中醫藥的整體技術、認知水平等方面占有很大優勢,從而為我國中醫藥提供優秀的人才[2]。
三、中醫藥類高職“雙師型”師資建設的策略
(一)增加“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專業素養
通過國外的先進經驗來看,我國“雙師型”教師的整體專業素養必須進行培養提高。為了保障中醫藥教師隊伍的穩定構建,必須要對年輕教師進行專業培養。比如開始“一幫一”活動,即讓教學經驗豐富、專業素養較高的教師幫助年輕教師,對其上課的方式和整體的素養進行完善培養,幫助教師快速成長。另外,學校還可以每周對教師進行聽課檢查,從各方面對教師進行評價,如果存在問題要及時指正,對其優點要積極鼓勵。這樣才能使得“雙師型”教師的整體素養逐漸升高,從而更好地進行教學。
(二)增加兼職教師的比例
從國外優秀的“雙師型”師資構建特點來看,增加兼職教師的比例勢在必行。而“傳,幫,帶”提升師資隊伍的整體素質,是“雙師素質”培養的最有效方式。另外對于一些中醫藥專業性較強的課程,可以全部交給兼職教師進行,這樣能夠更貼合實際,使得專業便于調整。
(三)構建完善的激勵政策
物質激勵上,要給予“雙師型”教師最優的待遇,同時還可以相應設置補貼、獎金以及評優選先等。在精神上也要構建激勵政策,可以通過宣傳等方式,提升“雙師型”教師的社會地位,讓其存在優越感。只有完善的激勵政策,才能構建完善的“雙師型”隊伍[3],從而提升教師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四、總結
綜上所述,“雙師型”師資隊伍的構建是當下的必然趨勢,也是高職中醫藥專業穩定發展的重要基礎。雖然,我國“雙師型”師資構建還處于摸索階段,并不成熟完善。但我們可以通過對國外經驗的借鑒以及自身的不斷研究來克服困難。學校要從管理、激勵、培養等方面加大“雙師型”師資構建的重視程度,只有這樣才能為教師“雙師型”打下堅實的基礎。
(作者單位:1.江蘇省連云港中醫藥高等職業技術學校;2.連云港市海州區賈圩社區衛生服務站;3.連云港市衛生與計劃生育委員會)
基金項目:江蘇省高校優勢學科建設工程資助項目(CX09B-264Z)
江蘇省連云港中醫藥高等職業技術學校創新基金(xj1109)
參考文獻:
[1]倪秀芝.高職院校“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探析[J].中國成人教育,2014(15):92-94.
[2]郭全虎,張海燕,郭仁維等.高職高專醫學院校臨床“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困惑與對策研究[J].中華醫學教育雜志,2014,34(4):541-544.
[3]包金玲.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職師資隊伍建設面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6(3):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