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雅
摘 要: 隨著現代化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多媒體技術已然在幼兒園教學中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尤其是小班幼兒教學中,多媒體教學為小班的幼兒提供了形象生動的直觀教學形式,極大地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調動了積極主動性。作者結合教學經驗,針對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談談如何運用多媒體技術教學,提高幼兒的認知和理解能力。
關鍵詞: 多媒體技術 小班幼兒教學 健康教育
一、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小班常規培養和健康教育的重要意義
多媒體技術就是運用數字化技術,將圖片、聲音和視頻等有效結合起來,對信息進行處理、保存和展示。多媒體技術應用于幼兒小班常規培養和健康教育中,使幼兒的認知能力和身心健康得以全面的發展。小班的幼兒還不會識字,在觀察事物和學習知識的過程中,主要依靠直觀形象的視聽等身體感官,獲取其中提供的簡單信息和認識,多媒體技術恰好能為幼兒提供這一學習條件。
二、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小班常規培養和健康教育的策略
1.依據幼兒的興趣愛好,運用多媒體技術培養良好的意識。
現代化的多媒體技術教學手段所提供的直觀形象且生動有趣的畫面,能夠幫助幼兒簡單地觀察事物并表達意愿,擺脫以往傳統單調的教學模式,從而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由于小班幼兒與教師接觸的時間還不算太久,難免會產生無論如何勸說都難以哄好的情況。鑒于小朋友幾乎都愛看動畫片,而且可以說是百看不厭,教師就要抓住幼兒的這一特點,充分利用網絡資源的優勢,在進行教學時,依據他們的興趣愛好和理解能力,為他們準備有利于發展身心健康的圖片。然后根據幼兒的特點和常規教學中所養成的良好行為習慣,制作出集聲音、畫面于一體,形象生動的課件,引導幼兒進行欣賞和學習,形成對幼兒科學有效的教育。
例如我為了培養幼兒友好互助的意識,運用多媒體下載了他們平時都喜愛看的《熊出沒》,在課堂上給他們播放熊大幫助熊二找食物的動畫片,然后引導幼兒說出自己看到了什么畫面,只見一位幼兒說:“熊大是哥哥。”而另一位幼兒則說“熊大把食物給熊二了。”幼兒有不同的回答。由此我對他們給出的答案加以總結,并針對畫面給幼兒加以形象化的說明,使他們有了初步的習慣意識。
2.從幼兒角度出發,運用多媒體課件培養其良好的行為習慣。
幼兒正處于人生智力開發和健康行為習慣養成的初始階段,培養幼兒健康的行為習慣,對促進幼兒的身心發展和認知能力培養起著尤為關鍵的作用。小班幼兒剛離開家庭進入幼兒園學習,一時還難以適應,因為他們在家中是依賴于家人的照顧及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導致缺乏基本的自理能力。教師要幫助他們盡快地熟悉幼兒園的學習環境,促使他們與身邊的小伙伴快樂和諧地相處,所以,教師需要不斷培養幼兒了解和掌握生活常規,從而養成健康良好的行為習慣。
比如他們還不知道什么叫排隊,每次排隊時總會有很多幼兒在場地上到處亂竄。針對這一情況,我運用多媒體技制作了“動物游樂園”的課件:游樂園里有一群小動物,有小雞、小貓、小狗和小白兔等,小猴子是帶領他們游玩的老師,游玩過程中他們都要有秩序地排好隊等待。給幼兒展示時,每到小動物們排隊時就暫停課件,并提出問題:“小動物們為什么要排隊啊?”或者“它們排得整不整齊啊?”幼兒的注意力全都轉移到了課件中小動物們排隊的問題上,這時就有幼兒主動學習小動物們排隊的樣子,在慢慢指導下學會了有秩序地排隊。運用多媒體創設這樣的教學情境,有效地培養了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有效地達到了預期的教學效果,更加體現了多媒體技術在小班常規培養中的作用。
3.把握時機,運用多媒體技術創造教育條件。
教師對幼兒進行健康教育時,需要充分把握時機。幼兒的健康包括有快樂的情緒體驗、和諧的師生關系等,日常活動中,多媒體技術給教師帶來了許多便利,教師要更好地抓住時機進行幼兒教育。小班幼兒的形象思維具有一定的優勢,他們喜歡生動有趣的畫面和優美動聽的音樂,回顧以往傳統的幼兒教學活動,大多是通過只有音樂而沒有畫面的錄音機讓學生欣賞音樂,導致選擇性小且不夠便捷。而多媒體技術則具備這些優勢,將畫面和音樂有機地結合起來,有利于教師根據教育需要及幼兒的需求,選擇和制作具有動畫效果的課件。
例如《拔蘿卜》這一動感的音樂畫面,能夠讓幼兒充分感受運動所帶來的快樂,體會團結起來力量更大的道理,健康有意義的畫面可以使幼兒初步認識更多東西,積累多方面的知識。
總而言之,多媒體技術對幼師的教學活動起著尤為重要的作用,是我們帶領小班幼兒快樂學習和成長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使幼兒的生活充滿了活力和樂趣,培養了幼兒的學習興趣及良好的行為習慣。在小班活動中,教師要學會利用多媒體技術制作動畫圖片及課件,從幼兒的角度出發,充分發揮創造性,制作合理科學的教學課件,使多媒體技術在幼兒教學中發揮最大效用。
參考文獻:
[1]李雪嬌.如何培養幼兒良好的常規[J].課程教材教學研究(幼教研究),2011(02).
[2]張偉偉.蒙氏教學中如何培養幼兒良好的常規[J].內蒙古教育,2011(03).
[3]伍海虹.加強小班幼兒生活常規習慣的培養[J].考試周刊,20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