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志廣
摘要:信息時代的發展和教學體制改革的推進,為高中數學函數教學帶來了巨大的機遇兼挑戰。函數板塊作為高中數學的教學重難點,理應成為教學改革的重中之重。文章針對目前高中函數教學存在的弊端展開分析,并探討信息技術與高中函數教學有效整合的教學改進方法。
關鍵詞:高中函數教學;信息技術;整合
函數在數學中主要用于描述兩個變量的對應關系,是代數學中最重要的基本概念之一。函數思想及觀點貫穿高中數學的整個教學全程,在近年高考試題中,涉及函數知識的題型比例和難度也呈增大趨勢,可見函數課程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重要性。然而,過去的函數教學常常以教師講解為主,致使原本就過于抽象的教學內容顯得更加枯燥無味,長此以往,便會促使學生對函數內容產生厭學心理,進而造成“教師難教,學生難學”的怪現象。信息技術因具有網絡化、智能化、自主化、共享化等特點,而越來越受現代教育者親睞,并被當做一種新型高效的教學輔助手段廣泛傳用。高中函數的教學若能有效融合信息技術,必定是教學改革的一大突破,從而有望解決高中函數的教學難題。
一、高中數學函數教學面臨的困境
函數概念和函數圖形理解困難是目前高中生在函數學習上最突出的兩大障礙。其中,函數概念的難以理解在于其抽象性和復雜性。通常函數概念在高中數學教材中并不單獨存在,而更多是與代數、肩頭、表等內容相融合,造成表象上十分隱晦。如果沒有科學的教學方法,光靠教師口頭講解和學生自行分析,學生不但無法理解到位,反而還會容易陷入死記硬背的誤區。另外,數形結合思想在高中函數學習中所占比例加大,然而高中生在轉換圖形和數學語言方面的能力還比較弱,很多時候并不能正確理解和應用函數圖形,以致于無形中對函數圖像產生焦慮和恐懼心理。如此一來,由于學生對部分抽象圖形、概念難以理解和掌握,導致函數板塊的其它重要知識點也無法很好銜接,進而極大阻礙了學生對于函數知識的深入學習和運用。
二、信息技術與高中數學函數教學整合的教學模式分析
所謂函數教學與信息技術相整合,是指在常規的函數教學中合理切入以上信息技術手段,借助信息技術的特有功能去彌補常規教學方式的不足,從而使得教學質量有所提高。整合式函數教學上常用到的信息技術軟件或設備有計算機、互聯網、投影儀、PPT、Flash、word、幾何畫板等。近年來,介于新課改興起,我國在函數教學與信息技術整合的教學方法上相繼形成了不少經典模式,下面選取幾種有針對性的整合模式介紹如下:
1、情境創設型——運用信息技術引入函數概念,讓抽象概念直觀化。利用信息技術的圖像動態再現功能,可以將枯燥刻板的文字符號轉化為動畫或圖形。用在函數教學中,能夠讓抽象的函數概念以直觀、生動的畫面形式展現在學生面前,便于學生在腦海中對每個概念的形成和運用有一個清晰的思路,從而幫助學生正確理解、感受和應用函數知識。
2、合作探討型——運用信息技術創建合作交流平臺,引導學生深入探討。函數知識的獲取并不能單純依靠教師的傳授與講解,特別是高中階段的學生,其本身已具備了一定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只要提供良好的學習平臺加以引導,便能使學生自身優勢得以充分發揮,從而增強學生學習信心、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合作交流平臺的建立是信息技術與高中函數教學有效整合的另一種體現,通過交流平臺,教師可以組織開展與數學函數課程相關學習、討論、操作等項目,促進學生之間相互交流合作、共同探討,并引導學生積極探索更有效的學習方法。
3、方法滲透型——借助信息技術拓寬學生思維,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對于邏輯思維不強且缺乏學習方法的學生來說,高中函數知識的學習固然是極其枯燥的。為了激起學生學習熱情,教師有必要利用信息技術與函數教學整合的新教學模式,圍繞學生不易理解的函數概念或圖像問題,引導學生正確運用互聯網、計算機等信息技術手段來打開思路,并找到更科學有效的函數學習方法。例如,在解答函數圖像轉換問題時,教師可以邊講解邊用幾何畫板和文字處理軟件記錄下問題的分析過程,讓函數概念與圖形的特征特性以及兩者的內在關系在多媒體屏幕上得以展現,以便于學生直觀理解和思考函數圖形的變換過程。此外,教師還應鼓勵和指導學生在網絡上收集函數學習資料、下載函數測試習題或參加函數知識研討,并利用Excel、word、PPT等工具將有用信息整理成電子文檔,以便相互傳閱、共同學習。如此一來,既拓寬了學生的思維廣度和知識結構,也利于學生自主學習及探究能力的提高。
結語:綜上所述,信息技術所包含的很多功能軟件和設備,在高中函數教學中均能發揮積極作用。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既需重視信息技術與函數教學有效整合教學模式的應用,也要依據教學經驗不斷總結和探討出新的教學方法,以適應信息高速發展時代下的人才培養要求。畢竟隨著時代更替,人才的衡量標準已不再滿足于知識的豐富程度,而更關鍵是能夠高效運用新科技手段來協助整合、吸收和獲取新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