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如蘭
摘要:隨著社會現代化的快速發展,多媒體技術在現代教育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多媒體因其豐富的內容,在小學語文課堂上得到廣泛應用。如何在小學課堂上靈活運用多媒體,將語文課堂搞得更出色,本文對此問題進行了簡單分析與探討。
關鍵詞:多媒體;小學語文;課堂教學
一、多媒體技術的內容與特點
多媒體技術指把文字、音頻、視頻、圖形、圖像、動畫等多媒體信息通過計算機進行數字化采集、獲取、壓縮或解壓縮、編輯、存儲等加工處理,再以單獨或合成形式表現出來的一體化技術。多媒體技術在語文課堂中的運用,就是利用多媒體技術將部分語文課堂內容以更生動形象的方式展現出來。多媒體技術集視聽于一體的強大功能,可以有效地將各種信息按照教師的思路靈活銜接在一起,節省課堂上轉換各個環節耗費的時間,給語文教學帶來極大的便利。
二、多媒體技術與語文教學的關系
多媒體技術可以集視覺、聽覺于一體,有效輔助傳統課堂教學,使課堂教學內容更豐富多彩、生動有趣。尤其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運用,可以大幅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1、多媒體技術可以提高課堂效率。多媒體技術在語文課堂上的運用可以多方面提高課堂效率。一是學生學習積極主動性提高了,二是節省不必要的板書時間。小學生尚處于年幼階段,對新事物的好奇心較強,多媒體技術在課堂中的運用使課堂教學不同于以往教學模式,可以有效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從而有效提高課堂效率。多媒體技術中的幻燈片播放,為教師提供一個移動的“黑板”,教師可以提前課前在幻燈片上做好課堂板書,上課時按照課堂進度播放,就會省去教師在黑板上辛苦板書環節,不僅板書時間節約,老師也有更多精力給學生講課,從而課堂效率可以有效提高。
2、多媒體技術可以豐富課堂形式。多媒體技術集視聽于一體,給課堂教學提供強大的物質載體,可以有效豐富課堂形式。如講詩歌的時候,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搜集相關意境圖片,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詩歌意境;教師可以下載播放名家朗誦的詩歌,讓學生閉上眼睛聆聽朗誦,從而更好地感受詩歌感情。多種多樣的教學環節和方式從不同角度調動學生參與學習,不僅豐富課堂形式,而且多方面提高學生的注意力,綜合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能力。
3、多媒體技術可以擴大課堂容量。多媒體技術的運用提高時間利用率,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使課堂教學進展較快,從而方便教師安排更多教學內容。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課堂上的運用,提高了小學語文課堂的開放性和多元性。多媒體技術的運用可以引領學生從不同角度分析思考,有利于學生發散性思維的形成。利用多媒體教學是開展小學語文活動教學的重要方式之一。
三、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課堂中運用現狀分析
任何事物都是有利有弊的,多媒體技術在給小學語文教學帶來極大便利的同時,帶來一系列不可避免的問題。
1、影響學生想象力培養。語文是一門語言學科,對語言的理解感知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漢語有自己獨特的魅力,就如繪畫通過線條畫出一幅場景,而語文通過一個個漢字構出一幅幅場景,不同的是繪畫的場景是直觀的,漢字表現出來的場景需要我們仔細體會。在體會過程中,學生要自己多加想象,想象的過程就是學生想象力的培養。
2、不利于建立密切良好的師生關系。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運用不同于以往課堂教學中師生密切交流的教學,學生之間的交流代替了師生之間的交流,因而不利于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機器可以給教學帶來許多方便,但不能阻礙師生之間的交流和感情培養。學生和老師之間不能缺乏感情,師生之間感情不融洽會使課堂氛圍尷尬,進而可能影響課堂效率。
四、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課堂上應用需注意的問題
1、正確認識多媒體技術在語文課堂上的運用。首先,教師要認識到多媒體技術只是課堂教學的輔助工具。多媒體技術可以幫助教師板書,省去教師在黑板上板書的麻煩環節,但是不能過多使用多媒體技術展示與課文相關的圖片或音樂及視頻。其次,教師要更新觀念,重新認識教育目的。教育是知識經濟結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知識經濟是以知識為基礎的,以現代科學技術為核心的經濟,是建立在知識和信息的生產、存儲、消費之上的經濟形式,這種經濟形式的發展動力是人的綜合素質。我們在語文課堂上運用多媒體技術不僅是為了活躍課堂氣氛,更重要的是全方面提高學生的能力,所以教師要將多媒體技術運用安排在適當教學環節中,從而全方面提高學生的認識理解能力,提高學生獲取信息的能力,為實現教育目標服務。
2、正確處理傳統教學與多媒體技術之間的關系。多媒體技術的運用不意味著我們要放棄傳統教學方式,傳統教學方式長久地存在證明其是有正面意義的。我們應該把兩種教學方式有機結合起來,從而更好地服務現代語文課堂教學。
多媒體技術在語文課堂中的運用,為小學語文課堂增添了許多生動有趣的內容。因為多媒體技術具有集視聽于一體的強大特點,所以多媒體技術在語文課堂上的運用還有更大發展與創新空間。只要各位語文老師細心觀察、仔細研究,將多媒體技術和語文課堂有機結合在一起,一定會開拓出一片更廣闊的語文教學天地,從而更有效地提高語文教學水平與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