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英
班級活動管理是學校教育和管理的基本單位,也是班主任進行教育工作的依靠力量和組織保證。班級管理是以班級為單位的一切教育活動及作為班主任的一切職責的總稱,“是指以一定的價值為目標,求得具備一定要素的業務的完成。”因而班級管理是班級教育的總和。要把班級管理搞好,就需要做大量深入細致的工作。
一、確定班級目標,加大凝聚力
一個班級如同一個家庭,要有明確的班集體的奮斗目標。班集體的共同奮斗目標是班集體的理想和前進的方向,班集體如果沒有共同追求的奮斗目標,就會失去前進的動力。所以在班級管理中,首先要有一個明確的班集體的奮斗目標,這樣可加大班級的凝聚力,因此,作為班主任,應結合本班學生的思想、學習、生活實際制出本班的奮斗目標。對一個班集體來說,既要有遠期目標,又要有近期目標。特別是近期目標,要切合實際,學生易于接近,易于實現,只有實現了一個又一個近期目標,才能引導學生實現其理想的遠大目標,并為實現這些目標而努力。所以,我們需要發揮整個集體中每位學生的積極性,促使其形成集體榮譽感和責任感。
二、樹立邪不勝正的良好風氣
要培養班級正確輿論與良好的班風。在班級管理里,班級風氣是評價一個班主任工作成績好壞的依據。一個有正確輿論與良好班風的班集體,可以制約每個學生的心理,制約每個學生的行為。正確的輿論是一種無形當中的巨大的教育力量。班風是反映一個班級精神面貌和教育質量的重要標志。培養一個團結友愛、奮發向上、紀律嚴明的良好班集體,是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的基礎。良好的班風一旦形成,對學習和生活在這個班級中的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有著強大的感染力。良好的班風應該是反映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反映新時代人才素質的要求,并且,它還應該具有本班的特色。
三、要有母親般的關愛
學生如同孩子,需要班主任的關懷、激勵和愛。在素質教育的今天,在新的教育思想指導下,教師和學生之間也不應是對立關系,也不能不分彼此。從尊重學生的人格出發,為培養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尊重學生的主體意識,所以關愛是基礎。一個摯愛學生的班主任,自然會在學生中有很高的威望,自然會博得學生的信任和愛戴,就會像磁鐵一樣,把學生牢牢吸引住。同時理解與溝通必不可少,還需要無時無刻的激勵教育,“多激勵,少批評”,要求班主任善于發現學生自身優點,培養學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上進心,通過發揚優點來克服缺點,激勵學生積極上進。
四、培養一批得力的班干部
班主任需要加強與班干部溝通班級管理,及時發現和培養好班干部是管好班級的重要一方面。而與班干部保持良好的、經常性的溝通,是完成此項工作的關鍵,部分的學生干部在心態和行為等方面與班主任老師存在諸多隔閡,兩者之間的溝通有一定的難度。所以,班主任需要經常與班干一起分析、研究班級情況,指導他們制定工作計劃,制定班級工作總目標,弄清完成各項工作的有利和不利因素以及可供選擇的方法等。同時,班主任除了面談之外,還可用筆談,也可用“平行交談”等方式。所謂的“平行交談”一詞來源于心理學家羅恩·塔菲爾《用心去教養子女》一書,意即父母與子女一面一起做些普通活動,一面交談,重點放在活動上,而不是談話內容上,雙方也不必互相看著對方。
五、開展豐富多彩的班級活動
班級活動對促進班級全體學生德、智、體、美、勞各方面發展,打好素質基礎的重要形式、途徑和方法,同時班級活動是組織建設良好的班集體的有效方法,也有助于形成正確的集體輿論和良好的班風。開展豐富多彩的班級活動是班主任對班級學生進行集體教育和個別教育,培養學生素質基礎的基本形式,也可以鍛煉學生和學生干部的能力。在活動中尋找快樂、獲得知識、提高各方面的能力。
總之,班級管理工作千頭萬緒,工作方法千差萬別,形式和任務又在千變萬化,讓我們在實踐中去探索、總結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經驗,使班級管理工作的水平不斷躍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