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渝疆
摘要: 隨著市場經濟和教育事業的發展,對于人才全面發展的要求日益強烈,加強高等職業院校體育教學是適應素質教育要求的重要環節,是鍛煉學生體質,保證學生擁有健康體魄的重要手段,但在高職院校體育教學中,由于種種原因,安全事故時有發生,不僅對學生的專業技能訓練產生不良影響,對學校的體育教育也產生了不良影響,使家長對學校失去信任,影響學校聲譽和教學秩序,所以構建體育教學的安全防控體系勢在必行。從當前高職院校安全事故產生的原因入手,指出完善高職院校體育教育安全保障體系的必要性,針對在教學過程中如何做好安全防護提出了具體措施。
關鍵詞:高職院校;體育課程;安全防控;措施研究
中圖分類號:G4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14.082
0引言
構建高職院校安全防控體系,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增強學生的自我防范意識和安全管理能力,有利于體育教學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實與實施,有利于學生安全防范習慣與安全素養的養成。勉強很多高等職業院校增加了力量的職業體能訓練課程,由于體育運動本身就存在一定的危險性,所以學生在課程過程中受傷的事件時有發生,尤其課外體育訓練項目由于保障體系不完善,保護措施不足,各種意外傷害容易發生,這給學生本人和家庭帶來憂慮,同事給學校教學帶來難度,因此,構建安全防控體系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的首要任務。
1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現狀及安全問題產生原因分析
體育教學中最重要的問題就是安全問題,安全教育是進行體育教育的前提,是高職院校和體育教師的責任和義務,高職院校如果頻繁發生安全事故,就會給教師帶來教學的壓力,使體育教師不敢開展有創造性的職能訓練,對職能訓練存有畏懼心理。學生也會因為懼怕不安全因素,降低參與的積極性,甚至找理由逃課不參加訓練,家長對學校產生不信任,這些都會影響高職院校職能訓練的有效開展。職能院校的職能訓練承載著為國家輸送優秀的體育項目人才,因此,我們要分析產生安全事故的原因,制定相應的安全防控體系,從而避免傷害事故發生,使高職院校職能訓練回歸正常、回歸安全。下面針對高職體育教學現狀和安全事故原因進行分析。
1.1學生自身的問題是導致安全事故的一個因素
很多高職院校的學生身體素質和綜合能力普遍較低,缺乏忍耐力和意志力,安全意識不強,對安全防護不重視,極容易引發安全事故。有的學生不適宜高危險系數的體能訓練項目,安全意識淡薄,且不將實際情況告知老師和學校,硬性堅持訓練,導致訓練時肌體受傷。有的學生對老師交代的訓練規則不夠重視,訓練過程中違規操作,甚至和其他同學打鬧,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1.2部分教師安全意識不高,對學生的訓練指導不準確
影響體育教學安全的因素中教師也是很重要的一環,部分老師安全意識不強,在引導學生的訓練過程中疏忽大意,過于相信自己的實力與經驗,對學生訓練要領指導不夠精準,造成學生訓練時操作不當,規則不清,導致學生訓練受傷事故的發生。在學生受傷事故發生后,個別教師缺乏對突發事故處理的經驗和處理能力,延誤了學生受傷的及時治療和處理,致使學生傷情發展嚴重,是安全事故升級,這是體育教學的大忌。
1.3家長不合理的培養理念是造成傷害事故的間接因素
學生家庭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很多家長對孩子過于溺愛,想進任何辦法滿足孩子的一切要求,使孩子形成等待和索取的慣性思維,從小沒有吃過苦,意識薄弱,缺乏毅力,做事沒有持久性。在身體鍛煉上強度不夠,飲食不合理,使孩子身體健康狀況不良,這會直接影響學生體育項目的訓練效果。個別家長為了滿足孩子要求,到醫院開具虛假身體情況證明,讓孩子逃脫體育訓練項目,成為孩子不能很的“幫兇”,這不利于體育教學的開展,更不利于孩子的成長。
2構建高職院校體育安全防控體系的必要性
體育教學安全防控體系是教育管理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現在很多院校管理制度的重點內容,為國家和教育部門所關注,是高職院校保證體育教學安全的有效途徑。
2.1有利于高職院校構建體育教學的安全環境
借鑒國內外職業安全管理體系的先進理念,構建高職院校體育安全防控體系和機制,首先要從環境安全入手,具體包括體育器械的維護與保養、訓練場地的布置、安全牌提示、體育安全文化的渲染等四方面,構建高職體育安全防控體系。對于增強學生的安全防范意識有重要作用,學生在校期間能感受到安全管理的氛圍與環境,按照體育訓練規律組織各項活動,嚴格按照安全操作加強體育項目的訓練。
2.2有利于建立安全風險防范機制
構建體育安全防控體系是一種有效的安全防范機制。首先,學校要對高職體育教學活動中存在的危險因素進行辨識與風險評估,根據評估結果制訂安全防范管理方案,明確具體實施方法和時間安排;其次,對體育項目潛在的安全情況進行過程控制;最后,通過監測評價體系及時糾正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構筑防控安全風險的防線,形成了一個完整循環管理的體育安全防范模式。
2.3有利于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
安全防控體系,顧名思義,其核心在于預防和控制。由于體育訓練本身的危險性,發生安全問題在所難免,但建立有效的體育安全保障體系,能夠有效預防安全事故的發生。預防是防患于未然的前期措施,后期補救是被動的,代價也是昂貴的。安全防控體系對體育教學與訓練的指導非常重要,在訓練環節中的計劃、組織、實施、監控等都建立相應的目標和計劃。對學校相關部門、教師的職責明確界定,對教師在體育教學工作內容做了詳細的規定,使學生能夠按照標準進行操作,減少了工作中的隨意性,避免部門之間、教師之間推卸責任,保證有效推進體育安全工作,減少和避免學生傷害事故的發生,有效防范安全風險。
2.4對于安全文化建設意義重大
安全防控體系為體育活動引入一種安全管理模式,是對教師多年安全管理經驗的有效總結,將過去消極預防的被動行為轉變為人人參與的主動行為,從根本上實現安全管理模式有效運行,為高職院校提供一條體育安全的有效途徑,使安全工作有據可依、有章可循,克服了教師安全工作無從下手的迷茫情緒。通過體育安全防控體系的運行,不僅提高了教師的責任心和處理突發事故的能力,同時使學生積極參與預防,提高學生的自我保護能力和安全意識,形成人人關心安全、參與預防的良好局面。
3構建體育教學安全防控體系的要點分析
3.1構建科學的安全體系運行機制
高職院校體育教學安全防控體系的實施依賴于科學的運行機制,沒有一個合理、靈活的運行機制,體系就失去了它的價值和意義,建立運行機制要從三方面入手,一是目標設置,學校要根據教學情況,設置安全教育目標,定制定詳細的計劃;二是對于安全防控體系運行的過程進行有效控制,制定安全應急預案,針對突發事件做好處理;三是加強體系評估工作,及時消除教學活動中的安全隱患。
3.2落實教師崗位責任制
教師是實施教學的工作者,教師的責任意識是教學活動安全管理的基礎,學校要對教師進行安全知識培訓,并對教師的安全防范能力、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進行培訓,提高教師的安全管理綜合能力。其次,建立崗位責任制,教師要負責各環節的安全管理,明確安全責任,做到人人有專責、工作有標準,學校要定期對教師的安全責任進行考核,進而促進體育教學的順利進行。
3.3發揮學生主體作用,鼓勵學生參與安全管理
構建安全防控體系的核心在于增強學生的安全防范意識,養成學生按照科學的操作規程進行體能訓練的習慣,教師要鼓勵學生發揮主體作用,積極參與安全管理工作,在教學活動時發現安全隱患及時告知教師,以便做好應急處理,對于訓練場所、體育器械、學生身體狀況與教師多多溝通,及時消除體育教學中的安全隱患,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
3.4加強安全文化教育力度,培養學生安全預防素質
高職院校要規范學校的文化環境,在學生的安全文化教育方面下功夫,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和安全文化知識,使學生主動參與安全管理。首先,學校要從制度上保障安全防控體系的運行,制度建設是規范體育教學活動的基礎。其次,加強安全宣傳和安全標識的運用,教會學生安全防范、安全保護技巧,教學中安全防護措施的佩戴及使用,以文化建設升華安全管理。
4結語
體育安全防控體系是高職院校順利實施體育教學的保證,是避免發生安全事故的重要途徑,是提高學生安全防范意識的重要內容,對于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馬忠利.對高校體育教育專業增設生命安全教育方向的思考[J].體育成人教育學刊,2011,(06).
[2]顧健.高職院校體育安全保障體系的構建與實施[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