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碩
(山西師范大學 經濟與管理學院,山西 臨汾 041004)
證券投資學課程教學模式優化研究
李 碩
(山西師范大學 經濟與管理學院,山西 臨汾 041004)
證券投資學作為一門專業性較強的核心課程,在高校財務學、金融學等專業的教學計劃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要想證券投資學課程教學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必須從課程設置、課程內容、教學方法等多方面來進行教學模式優化,既要有學校的充分重視,硬件設備的及時跟進,教學設置的合理搭配,還要有教學方法的改進,教學內容的更新和教師的綜合能力提升。這樣才能實現學以致用,教學相長,培養出符合社會用人需求的專業人才。
證券投資學;教學模式;教學方法
證券投資學作為一門專業性較強的課程,在我國高校財務管理學、金融學等專業的教學計劃中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該課程的培養目標中不僅要學生理解并掌握證券投資學理論、模型等知識,還要學生對證券投資實際操作有一定鍛煉和學習,要使學生能在理論學習的同時培養并鍛煉自身實操能力。近幾年,隨著計算機軟件的興起,眾多相關模擬投資交易軟件的推出,高校在證券投資學課程教學中通過建立金融模擬實驗室,引入各類投資交易軟件等方式來逐步推進該課程的教學改革,實現教學培養目標。然而,高校學生相關工作經歷的缺失,高校教師投資經歷較少,金融實驗室形同虛設,投資交易軟件無法與理論知識結合等弊端都逐漸顯現出來,這些問題大大影響了該課程的教學效果,學生積極性逐漸減弱,理論與實踐逐漸脫節,培養出來的學生無法達到企業用人需求。因此,該課程的教學應從優化教學方法、及時更新教學內容、調整教學與實驗課時、有效利用金融實驗室、慎重挑選交易軟件等方面著手,實現教學效果的提升,達到培養目標。
目前,高校證券投資學課程在財經類專業的教學計劃中列為專業必修課,68學時,以理論講授的教學方法為主,部分高校還開設了證券交易模擬實驗課程,實驗課時設置為34或51學時,將該課程作為對證券投資學課程的補充,旨在實現理論與實踐的有效結合。這種課程的設置將理論與實踐分開在不同學期,由不同的教師來擔任教學工作,分別考查學生的理論掌握能力和實踐操作能力,取得了一定的教學效果。不過,目前在證券投資學課程教學模式和方法中,依然存在一定問題需要引起關注,具體表現為:
1、課程教學方法單一,傳統的課堂講授法無法滿足學生對該課程的學習需求,很難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在傳統教授方法中,課堂講授是最基礎、應用最為廣泛的一種方法,從多年的教學實踐來看,該方法確實有較好的教學效果。不過,證券投資學課程包括了西方證券投資理論、模型、方法的推演,國內外證券投資市場的介紹、證券投資中的多種證券投資工具、證券投資的基本面分析、技術分析等內容,大部分內容對實操性要求較高,需要舉出大量精確證券投資實例來達到課程教學目標,僅僅通過傳統的講授法無法很好的達到效果。
2、教學內容不太符合我國國情,導致學生所學流于形式或趨于理想
證券投資學的形成與發展與西方投資市場的不斷規范、繁榮息息相關,眾多理論的提出也是在西方市場環境下研究得出的。而課程著重于我國證券市場的介紹,并沒有太多適合我國證券市場的理論和方法,這導致學生所學知識與現實市場脫節,無法在現實中大展拳腳,鍛煉自己的實操能力。
3、教學學時設置不太合理,導致學生無法充分消化課程內容
目前,該課程的學時為68學時,即每周4個課時,高校一般都會安排2次課。這樣頻繁緊湊的課時設計可能會導致學生還未充分消化上一節內容,馬上要開始下一節內容的學習,過于緊湊會影響學習質量,無法充分消化課程內容。
4、實驗課的設置與理論課的設置分別放在不同學期,會導致理論與實踐相脫節,無法做到學以致用、教學相長
證券投資學是一門注重實踐的課程,而將證券模擬實驗課程放置在此課程之后的學期,部分高校甚至放置在該課程之前的學期,這種教學安排都會影響課程學習效果,學生無法將所學與實際緊密結合,無法及時領會和運用相關知識。
5、金融模擬實驗室的建設與全面開展實驗教學的需要無法匹配,實驗設備更新速度慢,實驗功能較為簡單
考慮到證券金融行業的安全性和保密性等特性,證券投資相關機構不接受在校學生的實習。而學校為了解決學生無法切身接觸證券投資業務這一問題,建立了金融模擬實驗室,這樣可以讓學生在小規模的實驗室環境下模擬實踐,這雖然起到一定作用,不過還是無法完全將理論知識在實驗室進行充分驗證,對相關知識的應用效果收效甚微。
6、同時開展證券投資理論教學與實驗教學的師資力量嚴重不足
教師自身的教學能力、專業背景、實踐能力都會影響到該課程的教學水平。教師必須要適應信息化和金融市場國際化的要求,具備專業理論強、實踐水平高的基本素質。雖然大部分高校教師理論素質高,但是實踐經驗較少,實際操作能力較弱,從金融機構聘請的兼職教師雖然實踐經驗豐富,但是理論知識與教學經驗相對缺乏。因此,在證券投資教學建設過程中,需要解決高校教師如何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問題。
從目前證券投資學課程教學現狀和問題來看,該課程需要優化教學模式來提升教學效果。結合自身教學實踐和學生反饋意見,筆者認為應從外部環境和內部教學兩方面來對該課程的教學模式進行優化。
從教學模式優化的外部環境來看,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1、加強高校對證券投資學課程的重視程度
高校相關部門及學院應給予足夠重視,及時更換檢修金融模擬實驗室的硬件設備,選擇適用性強的金融模擬操作軟件,要使課程所用軟件盡量與目前證券金融機構所用的軟件保持一致,及時更新模擬實驗軟件數據庫,要保證模擬交易與現實交易無差別,讓學生親身體驗交易樂趣,做到理論與實踐的結合。
2、課程設置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
在教學設置上,要體現理論與實踐并重,將該課程的講授課時縮短,加入實驗課時,且在同一個學期內完成。這樣既可以讓學生學習理論知識,又能通過實驗將所學知識得到具體運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學以致用,能收到更好的教學效果。講授課時與實驗課時的安排要求可由授課教師根據實際講授內容進行安排。例如,證券投資學課程總課時不變,依然為68,其中,講授課時安排為34課時,實驗課時安排34課時,每周分別進行一次講授與一次實驗,這樣,可以將講授的理論知識快速應用到實踐操作中。
3、加強校企合作,明確培養方向
高校應加強校企合作,根據課程內容適時邀請證券投資行業優秀從業人員來針對證券交易等實操性知識和技巧進行講解,及時把握相關企業的用人需求,為財經類專業人才的培養明確方向。
從課程教學模式優化的內部環境來看,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1、教學方法應注重多樣化
目前,該課程依然以講授法為主,不過,案例分析法、情境模擬法、實驗法等方法都可以結合課程內容加入到課程教學中,多種方法相結合才能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比如,針對證券投資理論演化可以以講授法為主;針對我國證券市場演化可以以案例分析為主;針對證券投資技術分析可以結合具體股票等投資工具的實際案例來分析不同技術指標的解讀,并結合實驗法運用交易分析軟件實際觀察不同指標帶來的投資信號;針對證券市場交易規則等可以用情景模擬法來讓學生體驗并熟悉我國證券市場部分投資工具的交易過程等。
2、教學內容要結合國情與時俱進
證券投資學的課程教學內容以西方理論方法居多,這樣會導致學習內容與我國實踐脫節,尤其是在我國多變的證券投資市場環境下,教師要根據國家政策法規制度等的變化及時更新教學內容,不能只注重課本內容的學習,還要加入更多符合我國國情的證券投資知識,及時補充國家證券市場中相關制度、政策等的變化內容,通過課堂討論等多種形式讓學生充分了解我國證券投資市場的變化。
3、加強授課教師綜合能力的培養
課程授課教師要不斷提升自身教學能力,拓寬教學內容,鉆研理論知識,熟悉實踐內容,做到講授與實驗相結合,既能完成理論內容的講授,又能有效指導學生進行證券投資模擬實驗,實現自身教學能力的全面提升。此外,還可以通過組織學生帶隊參加國內相關模擬炒股大賽等賽事來提升實踐操作能力,帶動學生實操的積極性,從而培養起學生的證券投資學習熱情。
綜上,要想證券投資學課程教學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必須從課程設置、課程內容、教學方法等多方面來進行優化改革,既要有學校的充分重視,硬件設備的及時跟進,教學設置的合理搭配,還要有教學方法的改進,教學內容的更新和教學教師的綜合能力提升。這樣,才能讓學生在學習證券投資理論知識的同時,切身體驗證券投資交易流程,交易方法和操作技巧,讓學生真實地參與證券投資實踐活動,了解證券投資業的業務流程,結合理論知識解決實際中面臨的投資問題,真正做到學以致用,也能為企業輸送符合現實需求的專業人才。
[1] 胡劉芬,楊棉之.啟發式教學在證券投資學課程中的應用[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6(4).
[2] 鐘廷勇,楊珂.證券投資理論與實務實踐課程改革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5(40).
[3] 熊廣勤.證券投資學課程實踐性教學模式探析[J].武漢冶金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0(12).
[4] 吳利群.完善證券投資學課程學習策略的分析[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3(4).
(責任編輯:戴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