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波
摘 要:現代教育的不斷的發展也對初中體育教學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傳統的初中體育教學比較重視對學生的身體素質的培養,而現代初中體育教學不僅僅要關注學生的身體素質的發展,同時還必須要重視對學生的心理素質的培養。只有生理和心理素質的同時發展才能夠真正的保證學生的健康成長,讓學生在初中體育課堂學習的過程中真正的有所收獲。這也是現代新課程改革對初中體育教學提出的新的要求。
關鍵詞:初中體育;課堂教學;質量提升;方法與建議
在現代初中體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的教學不僅僅需要關注學生的日常身體鍛煉,同時更加需要關注每一個學生的心理發展。這是因為心理素質的發展和學生的身體素養的提升對于學生的健康發展具有同樣的重要意義。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根據每一個學生的具體情況制定具有針對性的教學計劃,在制定計劃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同時關注學生的生理素質的提升和心理素質的提升。這樣,現代初中體育教學質量才能夠真正的滿足新課程改革的目標。
一、抓住初中學生的心理特點
教師想要激發初中學生體育學習的動機,就要抓住初中學生的心理特點,否則教師再怎么苦口婆心,也無異于隔靴搔癢,很難激起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熱情。在體育課堂中,個別學生為了逃避體育鍛煉,時常通過腳扭了、感冒、肚子痛等理由來搪塞老師,考慮到學生的身體,教師也不能強迫學生參加體育鍛煉,可是當這些學生在一旁嬉戲打鬧時,卻又“百病全無”,顯得精力十足,面對此類情境,教師也是哭笑不得。出現這種現象的根本原因,就是學生缺乏體育學習的動機,這時教師一定要抓住初中學生的特點,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例如,初中男生大多喜歡看籃球比賽和足球比賽,并且對球員十分崇拜,一些學生的臥室中還粘貼著球員的海報,在平時打球的過程中,個別學生還能模仿某個球員的動作和姿態,有些喜歡踢足球的學生很崇拜C羅、梅西、本澤馬、埃托奧等球員,也有些喜歡打籃球的學生很崇拜詹姆斯、艾弗森、科比、加索爾等球員,對于此類學生,教師可以抓住他們的心理特點,激發他們的參加體育學習的動機。
二、不斷提升學生的興趣
體育課程相比于其他課程而言,趣味性更高,學生的接受層度也高,但正是由于傳統的教育方式,使很多學生慢慢的對體育課程產生了厭卷的情緒,認為體育課程就是一種生活的運動,也只是為了完成考試。在這種態度上導致學生出現不待見的現象。在現代教育教學背景下,應該要結合新課程理念,加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培養學生積極性的,尤其是對于體育課程而言,加強學生的積極性的培養對于學習效率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要想提高體育教學的效果,學生學好體育課興趣是一個重要的基石。因此,教師要掌握學生的個性化特征,研究教材的素材,在教學過程結合生活實踐,激發初中生學習體育課的興趣。與此同時,結合學生自身好動、好奇或好勝的心理,給學生更多的空間,不能過于限制他們,給學生更多的自由,讓學生在課堂上發揮自己的主動性,積極主動地思考各種體育問題的答案,讓他們從體育活動中獲得身體上的快感、樂趣、刺激,以及滿足自尊心、上進心、榮譽感、義務感、歸屬感和自我實現等心理需要。
三、教師的角色定位
在初中體育教學,想要提高教學質量,教師就要實現角色變換,改“一言堂”為“群言堂”;改講堂為學堂;變主講為導講;變控制為協調;變專制為激勵。讓學生充分參與體育教學活動,充分表現自己的才能,充分發展自己的個性。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的主體作用,是一種既對立又統一的復雜的辯證關系,兩者互相制約、互相促進、不斷深入、不斷發展。現在一談到主體性教學,似乎就是學生想練什么就練什么,能完成什么樣就算什么,其實并不然,主體性教學雖然強調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但決不能削弱或否定教師的主導作用,以學生為主體的體育教學,主動權還掌握在老師手里,老師只要認識自己所處的地位和角色,學生的主體性地位才能實現,老師也才能比傳統教學發揮更大的作用;即通過導趣,引導學生樂學;通過導思,引導學生活學;通過導法,引導學生會學;通過導做,引導學生善學。如此建立教師與學生的雙邊關系,才能把體育教學活動提高到一個新水平。
四、加強教學評價的改革
傳統的評價模式比較陳舊,一般是采用考試的模式,根據學生的考試成績對學生進行評價與考核的,這種評價模式對于學生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往往不能真實地反映出學生的水平。因此在未來的改革過程中需要加強對教學評價的改革,比如在初中體育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具體表現、對具體問題的解決效率、對具體體育問題的延伸拓展能力等方面進行評價,加強對學生的日常學習過程的評價,盡量改變傳統地以成績為主要評價準則的現象,使得學生可以真正意識到自己的問題所在,從而不斷提高自己的實踐能力。
初中體育教學不僅僅是培養學生的身體素質,同時也需要強調對學生的心理素質的培養。這是保證學生的健康發展的必然選擇。只有生理和心理的協調發展才能夠真正的保證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盡可能少的出現問題。因此,現代初中體育教學應該積極的根據實際情況及時的調整教學的模式,選擇更加靈活的教學方法,在教學的過程中積極的調整和改進,以真正保證學生的成長和發展。
參考文獻:
[1]程夕梅.淺談如何提高初中體育教學質量[J].新校園,2015,(04).
[2]張建軍.淺談初中體育教學質量的提高[J].教育教學,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