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惠延,楊勇,張新華,龍雙漣,e
(南華大學 a.數理學院;b.教學督導團;c.本科教育教學評估中心;d.醫學教育與醫院發展研究室;e.教務處,湖南 衡陽 421001)
教學督導在專業認證持續改進質量監控中的作用
朱惠延a,b,楊勇c,張新華d,龍雙漣c,e
(南華大學 a.數理學院;b.教學督導團;c.本科教育教學評估中心;d.醫學教育與醫院發展研究室;e.教務處,湖南 衡陽 421001)
持續改進是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的三大核心理念之一,而內部質量監控是持續改進的重要環節。本文介紹了南華大學教學督導在學校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持續改進之內部質量監控的制度保障及過程實施情況,闡述了其所發揮的督教、督學、督管理作用及其產生的效果。
本科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教學督導;質量監控
南華大學現有75個本科專業,其中工學41個專業中,6個被列為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實施專業。2014年初啟動安全工程專業認證,2015年11月2日~5日教育部安全工程專業認證專家進校現場考查。在一年多時間里,學校教學督導團完成安全工程專業認證準備的教學工作督導。2015年上半年,按照教育部有關實施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的要求[1],對第一批4個試點專業實施了校內專業認證。在上述專業認證工作中,學校教學督導團按照本科教育教學質量監控的總體要求,遵循專業認證持續改進內涵標準,通過督教、督學、督管理,發揮了內部質量監控對于持續改進的促進與保障作用。
1.1 教學質量監控內涵
教學質量監控是達到教學質量目標的過程[2-3],它以教學質量評價為基礎,通過相關的組織機構,按照確定的程序,對影響教學質量的一些要素和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進行檢查、評價、反饋和改進,以確保教學工作正常有序。對教學質量進行監控,是實施教學質量管理的重要手段,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
從內容上看,教學質量監控包括教學管理、教學過程和教學對象監控,其具體要素各有側重又相互聯系。對教學管理的監控,需要評價教學質量要求和教學質量標準構建的科學性和完整性,評價各項標準要求執行的嚴謹性和有效性,以引導教學管理者在教學質量形成中發揮促進作用。對教學過程的監控,需要評價教師的教學態度、教學能力和教學效果,以引導教師在教學質量形成中發揮主導作用。對教學對象的監控,需要評價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條件和學習成效,以激發學生在教學質量形成中發揮主體作用。
南華大學本科教育教學質量監控體系由決策系統、運行系統和評估系統構成(如圖1所示)。評估系統包括教學評估中心、教學督導團和第三方評估機構,教學督導團在教育教學評估系統中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是內部質量監控的重要力量和主要形式,對于專業認證持續改進具有重要意義。

圖1 南華大學教育教學質量監控體系
1.2 工程專業認證持續改進內涵
專業認證是一個持續的過程,獲得認證結論既是前一時期教學改革、教學建設的終點,又是后續改革、建設的起點。專業認證的自我檢查和自我評估是專業自省的過程,是教育教學不斷深化改革的過程。自檢和自評需要對照標準對本專業進行梳理、總結,發現問題、不斷改進,最終實現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根本目標。因此,持續改進是專業認證的恒常主題,是核心理念之一[4]。
在工程教育專業認證中,持續改進作為認證的七大一級指標之一,包括了明確的任務要求:第一,建立教學過程質量監控機制。即各個主要教學環節必須確定質量要求,通過教學環節、過程監控和質量評價來促進畢業要求的達成;對課程體系設置和教學質量進行定期的評價,發揮內部質量監控的作用。第二,建立對畢業生的跟蹤反饋機制,建立高等教育系統以外有關各方參與的社會評價機制,定期評價培養目標是否達成,發揮外部質量監控的作用。第三,能提供評價結果用于專業持續改進的有關證明。
1.3 教學質量監控與專業認證持續改進的關系
教學質量監控與專業認證持續改進,二者目標一致,都是為了完善培養過程,保證培養質量;二者主體不同,前者以專業以外的教育教學專家為主,后者以專業教師、學生和教學管理人員為主;二者內容高度關聯,教學質量監控為專業認證持續改進提供評估信息,提供整改建議,提供規范指導,甚至提供助推動力,而專業認證持續改進則成為教學質量監控的工作落腳點和效果生成器。
2.1 信息采集制度
常規“三期”教學督查:期初,對教師教案、授課計劃、課件等教學準備工作完成情況,實驗室開課準備情況、教學條件保障、設備運轉、教學環境和后勤服務等日常情況進行檢查,還對學籍管理和異動處理情況進行專項檢查;期中,檢查教學計劃執行情況、教學管理制度落實情況以及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期末,對考試命題、巡查、試卷批閱、分析與反饋、成績錄入等進行檢查,及時發現教師教學工作中出現的問題。
實踐環節專項督查:檢查教師在實驗教學、課程設計、教學實習及畢業設計等實踐教學環節中存在的問題,加強實踐教學環節督導。
日常聽課、訪談、督查:平時深入到教室聽課,以最直接的方式了解教師的課堂教學方法及組織教學情況。到學生、教師及教學管理人員中間,觀察學生學習、課外活動狀況,了解學生專業思想狀況及需求,征求教師及管理人員的意見,找出教學中存在的共性問題等。
通過上述方式的綜合運用,更加廣泛收集、準確了解教、學、管等情況,為有效進行教學督導監控打下信息基礎。
2.2 狀態分析制度
督與導結合:督導團成員既能及時發現問題,又能與教師及管理人員一道分析研究問題,形成解決問題的方案。
督與教結合:督導團成員把督導過程中發現的一些問題,分門別類,專項研究,形成總結,反饋教育教學職能部門,以便進行教學調節和決策。
個人與專業結合:督導團成員按專業進行分組(我校分為理工科組、醫科組、文管組),使督導專家個人所督查的專業課程盡量與自己的專業領域相近,確保教學督導工作的科學性。
2.3 信息反饋制度
學期開學時,分管教學副校長主持召開有教務處、教育教學評估中心、醫學部及督導團全體成員參加的教學督導工作會議,全面布置學期教學督導工作;學期中,教學督導團每月召開一次工作例會,對教學月督查中收集的信息及發現的問題進行分析和匯總,提出建議,形成月督導簡報,及時送達學校領導,并在學校每月召開的教學院長工作例會上,向相關職能部門和學院進行反饋;學期末,在由分管教學副校長主持召開的學期督導工作匯報會上,教學督導團對學期督導工作計劃落實情況進行全面總結和匯報。
3.1 直接督教
教學督導積極參與學校教師教學信息監控專家評教活動,對教師在教學環節中是否圍繞畢業要求達成及產生效果進行評價,發揮“督教”作用。
學校教育教學評估中心成立了教師教學信息監控專家組,校督導團成員為專家組成員,主要負責教師教學信息的收集、整理,對教師教學進行評價及向教務處反饋,以便更好地持續改進。
學校教育教學評估中心根據專業認證標準,設計了包括與教師課程教學全過程有關的課程教學大綱(實驗大綱)、教學日歷、課程教案、課堂教學(教學方法、教學組織)、課程考核、實驗教學、教學實習、課程設計、畢業設計等方面在內的多項指標,教學督導團成員每學期末參與學校教師教學信息監控專家評教工作,對專業任課教師在上述教學環節中是否圍繞畢業要求達成及產生效果進行評價。這些信息是教師教學信息監控的重要來源,其評價結果是教師進行教學持續改進和調控的依據之一。
3.2 間接督學
學校教育教學評估中心成立了學生教學評價信息組,教學督導團從學生教學信息渠道及時掌握學生對教學的需求和意見,通過分析問題原因,提出解決建議,反饋學校改進,充分發揮學生教學信息監控在持續改進內部質量監控體中的重要作用。
學生教學信息監控是教學質量監控的另一重要信息來源,是以學生為中心、以結果為導向的OBE(Outcome-Based Education)教育教學理念的具體體現。
學校教學督導團配合教育教學評估中心、教務處等教學管理部門,按照專業認證標準要求,設計出包含教師教學狀態(精力投入)、課堂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手段、專業引導以及教書育人等項目內容,在本專業學生中,每學期對專業授課教師的教學過程進行評價。調動學生參與評教是促進學生更加主動學習的過程,也是教學督導的間接“督學”。
督學信息的反饋為教學質量評價及改進決策提供了較為準確的信息依據,成為了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持續改進內部質量監控中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
3.3 重點督管理
按照專業認證標準要求,督促教學管理部門修訂完善相關教學及專業建設文件,為教學運行監控提供基本依據。
國家工程專業認證2012年版標準對畢業要求規定的是10條,而在2015年3月,又修改為12條。面對標準的變化,學校教學督導團在本科教育教學評估中心的領導下,加強了對教學院系的教學“督管理”力度。2015年,先后4次到環境保護與安全工程學院安全工程系,2次分3組去機械工程學院、電氣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城市建設學院、數理學院、化學化工學院、工程訓練中心、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及外國語學院等專業/公共基礎課學院,提出要按照專業認證標準及卓越計劃實施等專門要求,修訂和完善有關教學及專業建設管理制度,在修訂培養方案與課程體系、執行教學任務、專業教師職責(含專業引導)、規范教學過程、開展實踐教學等方面,形成符合專業認證要求的可操作的規章制度。特別是針對2015年6月份開展的學校4個卓越工程師計劃試點專業校內認證和2014年9月至2015年7月“安全工程”專業認證持續改進過程中發現的問題,重點督查、督導了學院修訂專業培養方案和卓越計劃培養方案,修訂課程體系,以及對卓越計劃進行課程整合,確保在內涵上達到人才培養要求。
教學督導團依據學校的制度和文件,對每一教學環節進行嚴格督導,包括對落實教學任務、制定授課計劃、撰寫教案、課堂教學、考試、實踐教學、課程設計、畢業設計及履行專業教師職責等各環節進行全程質量監控,及時總結并向相關教師及職能部門反饋信息,以便進行調節和改進。
4.1 專業建設重點更突出
自教學督導團對學校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核工程與核技術、電子信息工程、軟件工程等4個第一批卓越工程師試點專業實施校內專業認證以來,針對認證過程中發現的問題,采取問題倒逼的方式,定期督促相關職能部門及教學學院不斷整改,形成了持續改進的良性動態循環。通過督教、督學、督管理,相關學院、專業系進一步明確了專業辦學的目標,找準了現有專業建設與專業認證標準要求的差距,明確了今后持續改進的方向。2015年10月,學校的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電子信息工程、軟件工程及化學工程與工藝等4個工科專業已向教育部遞交了2016年接受專業認證的申請,其中化學工程與工藝已獲批申請,并將于2016年11月上旬接受教育部專業認證專家組的現場考查。
4.2 教育教學運行更有效
2015年11月2日~5日,學校安全工程專業接受了教育部專業認證的現場考查。在現場考查意見反饋會上,專家組對學校安全工程專業認證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特別是在七大一級指標之一的“持續改進”方面,專家組認為:學校建立了教學質量監控機制,學校教學督導團與相關機構能相互協調、各司其責;每個教學環節有明顯的質量要求;建立了專業的評價體系,并能將評價結果用于持續改進,教育教學有效運行。學校安全工程專業已獲得3年有效期的專業認證通過結論。
[1] 侯永峰.深入實施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 創新工程人才培養機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3):1-6.
[2] 張燕.論高校教學質量監控體系的構建——以完全學分制改革為視角[J].教育探索,2013(3):58-60.
[3] 林健.全方位教學質量監控體系的建構與實踐[J].中國電力教育,2014(27):18-19.
[4] 陳平.專業認證理念推進工科專業建設內涵式發展[J].中國大學教學,2014(1):42-47.
(責任校對 莫秀珍)
10.13582/j.cnki.1674-5884.2016.12.028
20161013
湖南省教育廳2015年普通高校教學改革研究項目(湘教通[2015]291號,序號236)
朱惠延(1962-),女,湖南衡山人,教授,博士,主要從事微分方程動力系統、生物數學、本科教學質量監控研究。
G46
A
1674-5884(2016)12-009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