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桂利
【摘 要】實習課程是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本文闡述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方法和措施。
【關鍵詞】素質教育;實踐;創新能力
在素質教育中,很重要的是動手能力與知識面的拓寬。在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只重視知識的傳授,而忽視能力的培養,尤其是缺乏創新能力意識。而實踐性很強的機械加工實習課,理論與生產實踐緊密結合的特點。非常適合創新能力的培養。
一、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
1.傳統教學模式阻礙創新能力的培養
以前的專門工藝課與生產實習課的安排是分別進行的,學生上理論課因為缺乏感性認識,只能被動接受知識,枯燥無味,難以理解,只能死記硬背,這極大地挫傷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興趣,學生對知識的獲取和保持率都較低。
2.常規實習教學不利于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1)常規實習教學:老師把準備工作做好,實習時,指導老師從設備的名稱、結構、原理、操作以及工具量的使用,到學生要做的每個課題按部就班地講,學生依葫蘆畫瓢地學,學生只是指導老師的手腳,自己卻沒了頭腦。
(2)實習時為單一工種實習,車工、鉗工、銑工,學生按照所選專業實習,對上下工序的理解、機械加工過程的理解不重視,也影響了學生對各工種共性的認識。
二、逐步改革教學方法,著力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
1.雙師型教師教學新模式
職業教育傳統的教學模式是將理論教學和實習教學分開進行。在教學中,它們自成體系,互不干涉,造成理論與實習的嚴重的脫節,也造成了重復教學和資源浪費。故而在實際工作中,許多教育工作者提出“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概念,即將專業技術理論課與生產實習課合二為一,由同一教師具體實施。先講授學生要掌握的技術理論知識,再進行實際操作訓練及指導。這種模式最大的優點在于理論與實踐的相互滲透,互相補充,將機械加工課融為一個整體。正基于此,它也對教師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即任課老師既要有扎實的理論教學經驗,又要有生產實踐經驗和熟練的操作技能;既要了解本專業和相關行業的發展趨勢,又要具有運用新知識、新技術、新工藝開展有效教學及教研的能力。這就是我們常說的“雙師型”教師。
“雙師型”教師是“一體化”教學的基礎,因此,有一支過硬的“雙師型”教師隊伍便成為提高實習教學質量的關鍵。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實行“一體化”教學,不僅是技術教育特色的體現,更關系到職業學校發展的規模和人才的質量,所以技工院校要重視“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建設。
2.一專多能全面發展
根據素質教育的要求,并根據社會的需要,學生畢業后從事工作崗位具有不確定性,有針對性地修訂教學計劃,制訂實習課的新標準,拓寬學生的專業基礎,即在實習過程中,第一學年實習由單一工種向多工種發展,只要是學機械加工的:車工、鉗工、銑工、電焊都要學會,全是實習的課程,第二年實習在老師指導由學生選擇工種,進行專一工種技術的強化訓練,增加綜合性課題的訓練和畢業前數控機床操作,把動手能力的培養,落實在日常的教學中,并逐步向新工藝、新技術方向過渡,形成由簡單到復雜,由單一到綜合的階梯式新的培訓課程結構。
3.降低實習成本,實習效益“經營化”
傳統的機械加工實習花錢太多,消耗大,人所共知,稱之為“純消耗性”實習。面對有限的實習經費,實習效益“經營化”便成為當前機械加工實習教改的新思路之一。
(1)圍繞實習教學選擇項目、組織生產。組織生產經營性實習,必須堅持以實習教學為主,生產項目必須符合實習教學內容。堅持有選擇地接受生產任務。
(2)教學和生產相結合。實習效益經營化的目的,在于培養合格的技術工人。在實踐中,必須注意教學和生產相結合,克服脫離生產去教學和片面追求產值,忽視基本功訓練,不講教學效果的兩種錯誤傾向。
4.建立信息反饋渠道,“市場引導教學”
(1)學生實習課后的信息反饋。采取寫實習報告、總結以及召開學生座談會的方式,從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2)市場調研的信息反饋。可定期走進相應的公司、工廠進行調研,經常與企業的技術人員或管理人員進行交流,可獲得較多的建設性的意見。
(3)校外實習生返校的信息反饋。每年的畢業生校外實習,有機會接觸不同的崗位、工種,甚至不同的企業,這使他們真正了解到校內、校外的不同,感觸頗多。
5.合理利用多媒體教學方式
改變原有的授課內容和方法,多媒體教學則能彌補傳統教學的不足,輔以一系列計算機輔助的多媒體教學手段,充分利用車削、銑削及數控加工等機械加工仿真系統的軟件,可以將各種零件的外形、內部結構、傳動機構中各個零件的相對運動通過Flash等計算機軟件演示給學生看,學生通過觀看三維動態畫面演示,能夠很容易地理解各種機械加工的原理和方法。變傳統教學方法為現代教學方法,這樣可以使教學內容更為生動,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課堂教學,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幾年來在我學院教學實踐中也得到很好的認證。
以上幾點既具有各自的內涵和特點,又集于專業理論和實習教學的統一。實習課程的著眼點應該在創新能力的培養上,這是新時代實習教學的要求,更是社會對高技能人才的要求。只有在實踐中不斷摸索,大膽嘗試,不斷完善,才能更好的完成機專業實習課的教學改革,從而促進教學水平的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