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引言
背景干擾(Contextual Interference)自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由William Battig 提出后,背景干擾這一研究開始受到動作學習領域研究者們的關注。William Battig認為:在練習過程中,在不同的任務學習或技能練習中,由于任務變化和練習方式的不同,會產生不同的干擾效應,即形成不同的背景干擾,他認為背景干擾數量的高低直接影響著背景干擾的效應,而這種效應稱為背景干擾效應(Contextual Interference effect)。練習的變異性影響著運動技能的學習,Gentile通過研究發現:在動作技能的學習階段,固定練習會帶來動作技能的提升,但運用不同的練習變異性同樣會產生動作技能的學習效應,改變練習形式有助于未來運動技能的學習。
2實驗對象與方法
2.1實驗對象
本實驗研究選取了江西科技師范大學不同運動水平的大學一年級學生為實驗對象,各選取了90名學生,共180名學生進行實驗測試。分組采用2X3實驗設計進行實驗研究,實驗考察變量為不同運動水平學習者學習因素(包括高、低兩種學習水平)與學習材料組織形式背景干擾因素(高、中、低三種水平),經過雙因素交叉分組后,實驗對象共分為六個組別。
2.2實驗方法
動作圖形記憶測試采用自編測試軟件進行測試,軟件在普通電腦上可以運行,實驗材料包括電腦一臺和一個已經編好的一個計算機程序,可以在Windows xp下運行。學習材料包括廣播體操、競技體操、羽毛球,每個項目各24張圖片做為測試內容。
3實驗結果
3.1公體學生不同背景干擾學習記憶效果比較
以公體學生廣播操、競賽體操和混合項目技能學習后正確記憶個數為指標,探討不同背景干擾記憶方式三種學習方式記憶效果的差異性。
圖1:混合運動項目學習單因素方差析LSD多重比較結果圖
從圖中可以看出,在混合運動項目學習記憶個數方面,組塊組與順序組差異顯著,組塊組與隨機組差異非常顯著,但順序組與隨機組之間并不存在顯著性差異。
3.2體育專業學生相同學習內容下不同背景干擾學習記憶效果比較
對體育專業學生廣播操、競賽體操和混合項目技能學習后正確記憶個數為指標,探討不同背景干擾記憶方式三種學習方式記憶效果的差異性。
圖2:競技體操學習單因素方差析LSD多重比較結果圖
從圖中可以看出,在競技體操學習記憶個數方面,組塊組與順序組差異顯著,組塊組與隨機組差異非常顯著,但順序組與隨機組之間并不存在顯著性差異。在混合運動項目學習記憶個數方面,組塊組與隨機組差異顯著,順序組與隨機組差異非常顯著,但組塊組與順序組差異不顯著。
4討論與分析
4.1不同難度學習記憶內容背景干擾效應
對于運動技術難度對背景干擾效應的影響是否存在,國外也有不少相關研究,研究結果表明,在運動技能的實際教學實驗中,技術難度較大的技能背景干擾效應反而更在明顯。那么這一現象會在運動技能記憶學角度得到體現呢?
在公體學生的運動技能動作記憶結果中,在廣播體操和競技體操測試中,背景干擾程度未出現差異性,但在混合項目中出現了顯著性差異,在該差異性中主要體現在組塊組與順序組,組塊組與隨機組的差異,也就是說,在混合運動項目學習中,低背景干擾在動作記憶角度上優勢顯著,而高背景干擾效應表現出消極性效應。
在體育專業學生運動技能學習記憶成績上,動作記憶較為簡單的廣播體操學習過程中,三種背景干擾組成績無差異出現。但在比廣播體操動作記憶難點的競技體操、混合項目記憶成績上出現了顯著性差異,其中低背景干擾的組塊練習組成績顯著性高于中背景干擾和高背景干擾的順序學習組、隨機學習組的成績。
從上述兩結果可以發現,兩種不同運動水平的學生在簡單的動作難度技能學習方面,不同背景干擾組成績卻都相同,但在較為復雜的動作學習方面,背景干擾出現了差異性,但和背景干擾效應現象也同樣出現了相背離的現象。難度越大的動作技能學習,高背景干擾產生真實的干擾作用,影響了技能的學習記憶。這與巴廷背景干擾理論所提出的:“學習材料的隨機分配可能對學習階段的成績產生干擾”相一致。
4.2運動水平高低與背景干擾效應的關系
運動水平高低這個變量對背景干擾效果的影響在絕大部分這類研究中都會被提出做為一個變量。該研究通常對新手組和專家組兩種不同運動水平練習者在某一運動技能的背景干擾練習中的效果進行比較研究。本研究也同樣采用了這種研究范式。
實驗結果顯示,所選實驗對象中公體學生數字記憶能力顯著性高于體育專業學生,但在運動動作記憶能力測試過程中,體育專業學生的動作記憶能力卻顯著性高于公體學生。記憶能力的高低除受遺傳性要素的影響外,與記憶材料相關的知識信息的存貯呈高度相關,相關知識信息存貯量越大,越有利于記憶,運動水平較高的學習者往往表現為在運動技術動作的貯備量大,如果沒有原型動作記憶圖形,也會由相類似的動作技能圖形產生遷移,從而形成積極的記憶效應。這一結果同樣證明了運動水平與運動記憶能力的關系。
然而關于運動水平與背景干擾效應的關聯度,本研究結果并未給予高度支持。三種背景干擾學習組別中均出現了差異性,但在學習內容項目中卻未表現出共性,結果僅僅能夠較清楚反映出的信息是體育專業學生在動作記憶水平能力方面比公體學生表現出優勢性。
結果雖然直觀上找不出規律性,但呈現出一個信息,在低背景干擾學習方式上體育組學生顯著性高于公體學生,而在中背景干擾組和高背景干擾組這種優勢表現卻不是特別的明顯,這也反映出在低背景干擾的狀態上,運動能力高的學生成績更容易優秀,而在高背景干擾下,運動能力高的學生不太容易出現過高的優秀成績,這也表明運動能力越強越有有利于在低背景干擾下發揮出成績,在高背景干擾下作用價值不明顯。
5結論
5.1不同學習組織形式對動作技能圖形記憶產生影響,低背景干擾組織形式更有利于動作技能圖形記憶效果;
5.2運動水平的高低與背景干擾存在一定的關系,運動水平高在低背景干擾組織形式下成績更易于產生。
建議在動作技能圖形記憶階段,為提高動作記憶效果,宜采用組塊練習方式進行教學,能夠有效地促進學生動作短時記憶的形成。
參考文獻:
[1]張英波.動作學習與控制[M].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3.
[2]鄭素華,肖輝,柳靖宇.長時內隱與外顯教學對運動技能掌握效果的實驗[J].職教論壇,2012,5:93-94.
[3]賈寧,白學軍.知覺運動學習中的背景干擾效應和元認知監測[J].心理與行為研究,2009(1):50-55.
[4]肖輝,王龍.不同背景干擾對開放性技能學習效果的實驗研究[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3(8)
注:本文系2013年江西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一般課題,課題編號:13YB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