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薇
【摘 要】寫作在小學中高年級的語文教學中有著重要地位,是培養和提高學生語言文字綜合應用能力的重要途徑。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學生的寫作興趣不濃厚,不利于寫作教學水平的提升。本文從鼓勵學生閱讀、聯系生活實際、寫日記積累素材及模仿寫作等方面培養中高年級的寫作興趣。
【關鍵詞】小學中高年級;語文寫作;興趣培養
新課改指出,要積極培養學生的語文綜合應用力。而寫作就是最為重要的一項語文能力,提高小學生尤其是中高年級學生的語文寫作技能是語文教學的一個主要目標。寫作興趣是學生學習和練習寫作的內在動力,因而要充分重視興趣的培養。
一、強化學生課內外閱讀
有道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寫作也是如此。通常語文寫作素材的積累是需要有大量閱讀作為支撐的,俗話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所以要鼓勵學生閱讀,特別是課文閱讀。只有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自覺的閱讀,多讀書,讀好書,才可讓學生的寫作言之有物,言之有情,讓學生語文閱讀興趣遷移到寫作。教師應有計劃指導學生開展課內和課外閱讀。應根據學生的年齡、思想情況、認知水平安排,做到因材施教。同時,應將課堂所學知識和課后閱讀充分結合起來,下面從課內外閱讀的實例來探討寫作興趣的培養。
二、密切聯系學生日常生活
小學生是社會人,將學生引入到社會生產生活中,再從中選取某個場景,讓學生進行細致的觀察,同時通過教師的語言表述,直觀形象的展現在學生面前。基于生活情境的作文,讓學生能夠從日常生活這一素材源泉中獲得多樣化寫作題材。但生活場景是發展變化,極為廣闊的,這就要求教師應根據教學目標,合理選取意義重大、形象鮮明的場景,再合理觀察順序,設計好觀察指導、啟發性語言,引導學生步入生活情境,進而開展作文教學。該情境創設,不僅僅是引導學生去親近和觀察自然,還需要引導學生關注身邊事物,關注社會生活。
應根據小學生學習規律,結合小學生的生活實際,積極開展競賽、展示、游戲、制作等實踐教學,將學生有效帶入真實的、典型的生活情境中,并將作文教學運用其中,如此不但豐富學生的生活視野,同時對于學生的實際生活的體驗也具有一定的作用。比如:描寫一種動物教學中,可帶領學生到動物園去進行參觀,然后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所觀所想,參考《松鼠》描寫一種動物,以啟發學生去感受自然的美,充分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培養學生觀察能力。
三、鼓勵學生多寫生活日記
當前,大多數學生家長對學生寫日記不夠重視,認為每天記日記沒什么意義,對提升寫作能力無明顯作用,實際上寫日記和作文相比較,有著諸多優勢。首先,日記通常是學生在某件事發生或完成后不久記錄下來的,此時學生對這些事件記憶有很深刻,寫出的日記更為細膩真實,情境描寫也較多。
其次,日記是一種口語表達,能夠真正表達出學生內心感受和想法,無任何約束,極為靈活自由,學生可將當時的所想所思一一寫出來,情感充盈而又豐富。通過這兩點,讓學生感受到寫日記的樂趣,如此不但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還能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這些都是學生自身積累的成果,對學生作文能力培養和提高有著直接性的促進作用。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可通過讓學生寫日記、每日一句等做法,積累大量的間接寫作材料,引導學生認真觀察、體驗日常的生活,培養學生細致的觀察力。同時,要指導學生在寫作中能夠靈活應用到所寫日記中的內容,如此可讓學生感受到寫作的成就感。
四、訓練學生進行模仿性寫作
模仿寫作是小學語文寫作學習的一個重要方法,是最基本的訓練方式。對于中高年級小學生而言,進行模仿性寫作有著重要作用,能夠讓他們學習到別人的寫作風格、語言文字的應用方法等。在此過程中,教師必須進行積極有效的引導,以強化學生的寫作熱情。可選擇最具代表性的習作讓學生進行模仿,如此可降低寫作的實際難度,讓學生更好的接受和完成任務,避免他們對寫作產生恐懼等心理。一般情況下,可以選擇運用較多的手段和方法,譬如連詞造句,積句成段,構段成篇等等一些模仿手法。
另外,模仿屬于一種有效的學習方法,怎么具體的實踐才能取得效果這就是一個長期需要不斷探索以及研究的課題。本文從多年教學實踐進行分析,覺得教師必須有效的指導小學階段的作文訓練,依據循序漸進的原則,按照不同的步驟抓重點引導學生對典范課文進行模仿教學。還應加強寫作教學創新,比如:可以參考《桂林山水》中的優美語句,讓學生按照其中的句式結構以及語言特色,使學生充分的發揮出想象力進行創新性寫作,充分滿足學生內心表達的欲望。
五、結語
總之,寫作是一門語言綜合應用的能力,是學生了解世界,表達自我的過程。因而,要充分重視寫作教學,首要前提是要通過鼓勵、有效訓練等方式來培養和強化學生的寫作興趣,調動他們的寫作熱情和主動性,進而提升學生語文的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董蘇芳.談談小學生語文寫作興趣的培養與養成[J].新課程,2011,23(6):144-146
[2]張小艷.淺談小學生寫作興趣的培養[J].新課程學習,2011,11(7):201-202
[3]閆兆德.培養小學生寫作興趣方法淺探[J].中國校外教育,2013,25(11):169-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