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玉英

摘要:本文對徽派建筑元素進行了簡介,研究了徽派建筑與現代建筑的交融點和不同點。主要從現代建筑與徽派建筑的交融點這方面進行了簡單的闡述。
關鍵詞:徽派建筑風格特點;現代建筑設計;運用
中圖分類號:TU-8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3024(2016)09-95-02
前言
建筑是跟隨著當今社會的發展而持續發展的,不同的時期所建設的建筑在風格和材料等方面都有顯著的變化,因此,建筑可以準確地反應社會發展所經歷的每一個歷史時期文化遺跡和社會文明。通過研究當時的建筑體系結構,可以感受到當時特有的文化氛圍。因此,建筑是歷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徽派建筑具有獨特的建設風格,是中國古代社會后期成熟的建筑流派,顯示出了一個非常具有特色鮮明的地域文化特征,徽派建筑的典型代表便是徽州建筑。徽州建筑的主要特征是依山傍水,以水到村或將山水和村莊合為一體,再配上其他獨具特色的各種造型元素和鮮明的色彩對比,使其獨具一格,整體外觀極其具有美感。而現代建筑往往是簡潔實用,用現代建筑材料和技術做體型對比或虛實對比等等,與徽派建筑相對比,所采取的建筑結構和建筑材料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現代人們的生活方式和審美價值觀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建筑設計中,我們應該吸取各種建筑的優勢,在空間形態與外觀設計當中加以改進。將徽派建筑元素在現代建筑中使用,以此來表達現代徽派的文化內涵。
1.現代建筑與徽派建筑的交融點
1.1二者在空間形式上的交融點
徽派建筑是漢族傳統建筑最重要的流派之一,徽派建筑作為徽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歷來為中外建筑大師所推崇。以磚、木、石為原料,以木構架為主。梁架多用料碩大,且注重裝飾。還廣泛采用磚、木、石雕,表現出高超的裝飾藝術水平。徽派建筑坐北朝南,注重內采光;以木梁承重,以磚、石、土砌護墻;以堂屋為中心,以雕梁畫棟和裝飾屋頂、檐口見長。徽派建筑講究規格禮數,官商亦有別。除脫富麗堂皇的徽商巨賈之家外,小戶人家的民居亦不乏雅致與講究。徽派建筑的突出特征是封閉性,即將房屋的背脊向外,對外不設計窗戶,將立面設置于向里的一面,反映了傳統建筑的防御功能。徽派建筑主要是以四合院為代表,然后再以四合院為最根本單元,前后左右持續重復形成建筑群,這種建設空間的構成手法和現代建筑是相同的。
1.2二者在建筑造型元素上的交融點
建筑的設計不能沒有點、線、面的設計,點為最小的組成單位,行形成了線,線又形成了面,因此,點、線、面的設計是建筑設計的基礎。首先,在點點的設計方面,由于徽派的建筑空間所形成的封閉性,對外極其少開窗,四合院的高墻使得里面很黑暗。因此,通常會采取天井采光。這個天井和大片的白墻構成了鮮明的對比,成為了引人注目的焦點。這個天井相當于建筑中的點的設計,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不僅克服了徽派建筑的封閉性所帶來的缺點,又吸引了人們的注意力,起了決定性的作用。在現代建筑中,這種技術也經常被使用,例如,某國際頂級全球金融大廈的頂端就有一個圓孔,這一醒目的標志成為了現代建筑的著名象征之一,在線的設計上,中國傳統木建筑有很強的概念。在古代建筑中,梁、柱、斗拱的組合實質就是線條的組合。在徽派建筑當中,線條的使用是非常富有的。墻頂采取水平線,墻面采取垂直線,坡屋面則是弧線,月梁、梭柱、梁架都是軸曲線的組合。在現代建筑當中,對于線條的應用更為豐富。為了顯示建筑的立體感與外觀的美感及部分的功能性,在建設中應用了大量的線條組合應用程序。在面的設計當中,徽派建筑和現代建筑都應遵從立面設計。面的平整設計,墻面的延伸設計,各種面的交錯性,除了突出建筑的形骸之外,也使的建筑的外觀更加獨特。在建筑當中加入設計師自己的造型元素,使建筑都有自己的設計符號。憑著對場地有著獨特的理解與領悟,將其獨特的象征性的元素加入其中,既可以表達對古代建筑和現代建筑的美,又可以將自己的思想表達了出來,憑借著這些原創的造型元素吸引人民的目光。
1.3二者在色彩上的交融點
色彩作為一種最直觀的刺激人們的視覺的藝術元素,在建筑的設計當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徽派建筑在外觀上所使用的色彩領域比較窄,以黑、,白色、灰色為主。其中,黑色多用于瓦屋頂、漆門。白色則運用于墻面。現代建筑的色彩顏色比較豐富,以清新、淡雅的顏色為主。在建筑的外觀上,以白色、銀灰色、暗紅色,淺黃色居多,也有淡藍等色彩。和徽派建筑相對比,現代建筑的色彩更為豐富,具有更好的視覺效果。徽派建筑在顏色上以黑色、灰色、等暗的色彩與白色形成鮮明的對比,建筑的整體感覺是宏大、深沉。通過對青磚、瓦片等的使用,顯示出一種古老的質感,更加顯得神秘。在景觀的設計中,采取假山、假石,以深綠色為主。通過對各種顏色的搭配,使建筑更加迷人。
1.4二者在材質上的交融點
材質是建筑的主要形成元素,徽派建筑在材料上主要以杉樹、松樹、樟樹、楓樹等木材與青磚、青石板、石灰等這些為原材料,追求的是質樸、自然的美景,在現代建筑當中,建筑原料主要有水泥、鋼筋、碎石、瓷磚等,追求的是堅固、光滑、簡潔的美感。在材質這方面,有很多徽派的作品是使用舊磚、假山石的例子。不僅可以節省建筑成本,而且通過使用這些東西,然后再加以巧妙的設計,使得建筑在追求現代外觀的同時,也有一個深厚的文化氛圍。王澍的作品就是很好的例子,其所涉及的建設形狀多樣,有的形似雕塑,各處都透著精致的設計。然而室內設計卻較現代化,燈具具有強烈的線條感。屋頂采取水泥、管道和電線線路的裸露更為慷慨大方。通過對不同材料的熟練應用,使得建筑風格各有不同。既繼承了古老建筑的特點,又在持續尋求突破。不僅融入現代元素,而且更加適合現代人們的審美情趣。
1.5二者在結構形式上的對比
徽派建筑大多數都采取木架結構,木架結構具有的優點很多,這種結構將承重的部分與圍護的部分分別進行明確的分工。屋頂的重量采用木架構來才承重,外墻要起到遮陽,防寒避熱的作用,墻內用來分隔空間。值得重視的是,徽派建筑的墻壁不起承重作用。因此,室內墻壁的設計較為靈活。但在現代建筑的砌體結構當中,部分墻壁是用于承重的,這種墻是固定的,不能輕易改變。因此,靈活性不如徽派建筑。此外,徽派建筑的木架具有良好的防震和抗震作用,這是因為其所采取的斗拱等解耦股具有比較好的伸縮性,在某種程度上可以避免地震帶來的傷害,在現代建筑中,墻壁屬于剛硬性,幾乎沒有伸縮性,而相對于徽派建筑抗震能力來講對地震的抵抗力比較弱,這實際上也是對建筑功能性的一種思考。建筑師應有自己的獨特的思維能力,例如采取瓦片來修建屋頂。通過使用瓦片之間的間距,在夏天可以形成風,冬天也會利用這些間距自我調節風口,這些都源于建筑師對建筑的結構和功能性的思考。
1.6二者在景觀意境上的對比
徽派建筑的特征就是依山傍水,重視于園林情調。古人認為天人合一才是建筑和自然最和諧的狀態,在自然集成之后。也就著重于適應于自然,現代建筑常常將建筑與景觀的設計合為一體,在建筑建成后在進行四周景觀的修建,這就是兩者的區別。而現代所建的徽派風格作品,則具有明顯的地方特色。其建筑風格都不一樣,既有像客家土樓一般的風格,也有園林式風格,比如王澍在主持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園項目當中,就將校園的布局設計模式為一種依山傍水、曲折盡致的格局,將校園的安靜和園林的鮮艷的結合在一起。
2.結語
綜上所述,建筑的發展不僅表現在建筑物的增多和建筑高度的增加上,建筑風格及所表現出來的文化氛圍也發生了變化。徽派建筑作為古代建筑的杰出代表,在建筑歷史上發揮了極其重要作用。徽派建筑具有深刻的文化意蘊與良好的審美取向,我們應該探究徽派建筑的文化內涵和歷史底蘊,找尋徽派建筑與現代人的價值觀念和審美情趣的契合點,用徽派建筑風格的筆墨抒寫現代人的情懷,精神訴求,體現出新時代獨有的中國式風韻。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們的審美觀的變化,現代建筑也形成了一個獨特的特征。人們在不斷追求新建筑風格的同時,也將徽派建筑的設計元素精髓應用到其中,徽派建筑和現代建筑通常都有很多融合點。比如王澍的建筑明顯是現代建筑的一個杰出的代表,他靈巧地將古代和現代建筑結合在一起,并加入了自己的想法和其他造型元素構思。將舊的磚、瓦、石加以利用,使得建筑更具有文化底蘊,他的作品就是徽派建筑風格在現代建筑設計中成功運用的最好代表,因此當代建筑師們均應該深入思考現代建筑應該如何保留地域特色,使更多的傳統建筑風格融入到現代設計中,而不是建造一座又一座毫無特色的鋼筋混凝土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