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延軍,李 冀
(1.中國人民解放軍石家莊陸軍指揮學院,石家莊 050084;2.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零九醫院,北京 100091)
部隊后勤綜合部門信息化建設問題研究
單延軍1,李 冀2
(1.中國人民解放軍石家莊陸軍指揮學院,石家莊 050084;2.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零九醫院,北京 100091)
部隊后勤綜合部門信息化是部隊信息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關系到相關人員的生活、工作、學習、科研、教學等。部隊后勤綜合部門的信息化建設,是提高后勤信息化水平的根本。基于此,本文針對部隊綜合部門信息化進行研究,分析建設性問題,詳細闡述部隊后勤綜合部門信息化建設的發展階段、內容,并對部隊后勤信息化建設的意義、特點等進行相關概述,針對建設問題,提出相關建議:唯有做好人才培養、安全防范工作,建立健全標準體系,才能實現后勤信息化建設的目標。
部隊后勤;信息化建設;綜合部門
當下社會變革、科技革命的重要推助力是信息化建設。在軍事變革中,信息化建設是變革的核心和本質。在部隊后勤綜合部門實現網絡化、數字化的信息技術應用,可有效提高后勤保障的工作效率。
要實現部隊后勤綜合部門的信息化建設,首先要使用網絡技術、數據庫技術、信息處理技術等,整合當下已經具備的信息資源,建立健全保密安全體系,使用相關數據資源,建設功能齊全、綜合集成、優化高效的部隊后勤綜合部門信息化建設體系,大大提高工作質量、工作效率。由此需要從以下3個方面入手。
1.1 實施精確化保障
在后勤綜合部門中,后勤保障需求非常重要,為實現保障準確通常需要確保計劃的精確性。應科學預測不同形式下的保障性需求,實行統一的監管、計劃、統籌。首先,要做好精確儲備,在物質儲備中,其精確化的呈現主要表現為成本最小、收益最大,也就是使用最小的投入獲得最大的收益。由此應當以完備的生產能力、極強的社會儲藏能力、國家良好的發展態勢為依托,提高技術儲備,降低實物的存儲,實現儲存的精確化發展。其次,應當做好精確配送。在做好需求預測、統籌計劃的基礎上,要合理使用不同保障力量,在確定的地點、時間,為部隊提供高質量的物質保障,確保部隊正常運轉。該模式不同于傳統的物資補給,具備動態監管特性,可大大降低物資儲備的規模。
1.2 實現科技裝備智能化
具備何種信息化裝備就具備何種后勤保障方式。對部隊后勤綜合部門而言,其發展態勢為高智能化、高技術化,按照戰場的特性,在研究作戰方式的同時,應提高后勤裝備的性能和技術水平,實現兩者的配套、統一。尤其是針對戰場透明的戰爭環境,要提高抗摧毀、抗干擾等能力,確保后勤裝備的高效性、高能動性。實踐證明,在信息化時代,后勤保障呈現出需求急、協調難、變化多、內容多、距離遠的特性,倘若在任何環節發生問題,都必然導致效能大大降低。基于此,唯有在后勤綜合部門中設定具備權威性的指揮機構,建立智能化體系,研發統一的信息處理平臺,才能提高保障效率、目標,實現對物資的統籌規劃,確保部隊具備高效可靠的后勤保障能力。
1.3 實施軍民融合式保障
當下我國后勤保障已經在飲食、設施建設、衛生等諸多環節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在部隊后勤保障中,社會力量成為重要的發展力量。倘若要凝聚后勤保障的眾多力量,形成綜合保障體系,締造綜合保障能力,唯有合理利用信息技術,在保障性群體眾多、保障對象大量遞增的情況下,對后勤保障實行統籌規劃。確保不同保障力量在時間、空間中井然有序,可有效發揮自身功能,做好部隊保障工作。
2.1 加強基礎工作建設
在信息化時代,資源、物質、信息同等重要,基于此,人們將目光轉向安全問題。如何提高信息的防護方式,提高安全意識,增加防護措施,確保后勤信息的安全性、保密性,都給部隊后勤綜合部門的信息化建設帶來了難題。用戶安全意識差、管理員綜合素質不高、信息污染、信息泛濫、信息障礙等問題直接影響信息化建設的安全性,影響后勤保障工作的安全。因此,要站在戰略的角度,強化安全防護意識,包括部隊信息系統、信息建設、技術建設等方面,做好基礎工作建設。第一,應完善信息安全管理規范,提高對信息安全的管理意識,積極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引導員工參與到信息安全防護工作中,確保后勤部門的信息具備安全性能。在具體的工作中,可以建立環境安全、系統文檔、人員安全、系統開發、應急處理、設備購置的管理制度,強化內部監控,防范決策風險、意識風險的發生。第二,強化對信息化網絡運行、系統的防護,建立安全有效的防護體系。在部隊中,盡量使用自己生產、國產的硬件、軟件,并對系統恢復、殺毒軟件、訪問控制進行相關的監控、設置。具備后勤信息系統的計算機不介入其他網絡,不安裝光驅、軟驅、安裝調解器、USB接口等。對終端機的監管過程中,使用封條管理的方式,定期檢查、專人維護。
2.2 加強整體籌劃建設
唯有具備高效的網絡基礎,才能確保后勤信息化建設具備高效率和高效益。后勤信息化作為不斷交換、采集、生產、利用信息的過程,需要經過分析、存儲、編碼、分類、識別、采集、維護、理解及存儲等諸多環節。在分工、協作過程中,趨向于精細化。在該環節中,并不能由某一方獨立完成,并且所產生的信息無法被一方獨占。基于此,為實現部隊后勤綜合部門信息數據緊密銜接,要降低“信息孤島”范疇,唯有確保每一方的信息都可以被其他人利用、識別,才能實現既定的信息共享功能。由此,應當確保數據、系統、業務之間具備協調性,有效形成經濟效益。實踐過程中,要以部隊、國家信息建設為重點,結合《部隊后勤信息化頂層設計及標準規范》要求,堅持資源綜合集成、資源開發的核心發展觀,堅持同一體制、統一原則、同一領導、同一組織的自上而下,堅持科學統籌、重點突破、整體推進的發展思路,按照先進、科學、實用的需求,強化組織的領導能力,提高成員、領導的思想認知,實現部隊后勤綜合部門信息化系統、基礎設施建設,確保真正做到后勤保障的融合、集成發展,達到對部隊保障系統的實時可控,實現一體化建設。
2.3 加強人才隊伍建設
在信息化發展的今天,信息思維能力、思維素質已成為決定發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在部隊后勤綜合部門信息化建設過程中,應引導官兵掌握信息知識,提高他們的信息意識,避免出現信息素質短板的情況,推進信息化建設。堅持人才為本的發展觀念,推行人才戰略模式,強化對后勤信息化隊伍的組織建設、思想建設、作風建設,打造一個業務精通、政治堅強、作風扎實的過硬隊伍。加強人才隊伍建設,首先要遵循有較高的信息化素養、德才兼備的原則,恰當使用地方資源,通過脫產學習、院校引進、在職培訓的方式,提高相關人員的能力和知識;在人才培養、技術引進過程中,應積極和科研院所、軍地院校、地方部門聯姻,在保密前提下,建立合作機制,共同開發信息化實驗研究課題。其次,應加強后勤部門的信息化環境建設,建立評價機制,將為部隊建設的實際貢獻、公正能力、創新能力當作人才的衡量標準;建立科學用人標準,通過崗位競爭、任前公示等方法,實現合理配置人才資源的目的;建立創新機制,及時更新觀念,改革政策制度。最后,充分挖掘部隊潛能。做好傳幫帶工作,發揮骨干作用;官兵應積極學習相關知識;從訓練目標、訓練模式、訓練理念等諸多方面入手,有效提高后勤綜合部門的信息化保障能力。
推進部隊后勤綜合部門的信息化建設,不僅要培養專業性人才,還應強化信息安全問題,建立技術標準體系,整合信息資源,利用信息技術,實現信息的快速流動,有效提高后勤綜合部門的保障能力,實現部隊后勤信息化建設。
主要參考文獻
[1]許芳.探討如何推進武警部隊信息化建設的科學發展[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5(8).
[2]趙燕.警務綜合信息平臺實現及應用[J].中國西部科技,2008(12).
[3]張華欽.信息化,試試機制上解決問題[J].中國計算機用戶,2005(48).
[4]劉志達.淺析SQL Server 2000的安全管理[J].華南金融電腦,2007(6).
[5]曲君偉.基于“三階段”劃分視角下的后勤保障模式研究[D].長春:吉林大學,2009.
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0.023
E917
A
1673-0194(2016)10-0037-02
2016-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