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榮麗,張秋雨,李俊豪
(廣東藥科大學,廣州 510006)
嶺南藥膳湯圓發展策略研究
石榮麗,張秋雨,李俊豪
(廣東藥科大學,廣州 510006)
通過分析嶺南藥膳養生的文化與需求、藥膳及速凍湯圓行業現狀與發展、政策特點,論述藥膳湯圓在嶺南發展的形勢與對策。發展嶺南藥膳湯圓必須從以下幾方面著手:爭取國際認證及綠色食品認證,加快包裝升級,拓展高端營銷渠道,通過多樣化及個性化謀求新的增長點。
嶺南藥膳湯圓;保健需求;高端營銷
1.1 藥膳湯圓的特點
作為傳統食品的湯圓因其良好的口味和滋補保健的藥用價值而成為人們日常保健的最佳選擇之一,如今消費者對湯圓有了進一步需求,如補充維生素、追求低糖等,湯圓的營養性將逐漸向保健功能深化。嶺南藥膳湯圓即以藥食同源的理念將藥材融于湯圓的皮或餡,在充饑的同時,能滿足不同類型的消費者對湯圓的保健及口味要求。
1.2 藥膳湯圓的發展現狀
目前市面上的湯圓存在高脂、高糖、低蛋白的問題,三高人群、腸胃病人等不能盡情享受湯圓的美味,具有主食替代性的湯圓不是人們的日常選擇。而湯圓本就為生活節奏快速的消費者所熟識,具備多元化保健功能的藥膳湯圓,更能迎合市場對健康的需求,符合新時代人民的需求。
市面上雖有水果湯圓、藥膳湯圓等主打健康的產品,但出于成本考慮,配料質量參差不齊,成分表述略顯含糊,且速凍米面制品國家標準未對其用量進行約束,導致市面上真材實料的健康湯圓少之又少。
2.1 嶺南藥膳湯圓發展的優勢分析(S)
2.1.1 良好的發展前景
摩立特研究表明,當人均GDP超過3 000美元時,健康需求將被釋放,從而大大加速營養健康產品和服務的推廣,而2014年中國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0 167元人民幣。尚普咨詢分析認為,消費者成熟度和認知度的提高,競爭企業的成熟,預示著保健食品行業逐漸步入一個理性增長發展期。
2.1.2 嶺南地區的獨特優勢
嶺南素有藥食同源的飲食文化,濕熱的氣候及豐富的藥材資源使群眾善用藥膳來調理身體機能,且嶺南居民相對來說具有較高的購買力,僅廣州就消耗掉全國五分之一的藥材??梢?,嶺南藥膳在發展過程中積累了明顯的文化優勢、資源優勢、技術優勢和市場優勢,藥膳湯圓在嶺南地區具有商業推廣價值。
2.2 嶺南藥膳湯圓發展的劣勢分析(W)
2.2.1 市場準入門檻低
由于速凍食品制作工藝沒有壁壘,市場準入門檻低,生產過于分散,導致監管成本高、難度大,因此食品安全問題在速凍湯圓領域層出不窮,氧化值、明膠超標等食品安全問題一再打擊消費者信心。另外,新國標降低檢出細菌標準,一些市民在知悉后仍有疑慮。
2.2.2 品牌滲透難度大
速凍食品行業集中度相對較高,僅思念、三全、灣仔碼頭這幾個品牌的市場占有率合計達60%;龍頭企業在研發、物流和零售終端方面的渠道優勢也十分明顯。因此,銷售終端品牌產品集中,嶺南藥膳湯圓的加入將面臨市場阻力。
2.3 嶺南藥膳產業發展的機遇分析(O)
2.3.1 政策紅利及藥膳產業的強勢
至今廣東省已成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宣布確定的實施“治未病”健康工程試點省8年多,截至2009年,我國藥膳產業總產值已達201.24億元,銷售額達195.30億元,藥膳產業發展勢頭強勁。
2.3.2 快健康的消費訴求
2014年速凍湯圓消費及需求調研報告顯示,消費者中37%會購買湯圓備用,34%喜愛湯圓的味道。2012年全國成人高血壓患病率為25.2%,糖尿病患病率為9.7%,慢性病致死占我國居民總死亡的86.6%。可見具有主食替代性及良好口感,更有保健功能的藥膳湯圓,符合現代人對快健康消費訴求。
2.4 嶺南藥膳湯圓發展的挑戰分析(T)
2.4.1 速凍食品缺乏創新
目前,我國大多數速凍食品的技術、花樣、營銷、包裝上缺乏創新,企業慣用的價格戰在一定程度上傷及了整個行業,可能造成行業整體萎縮,這使得我國消費者對速凍湯圓類產品只是停留在方便實惠的認知層面上。
2.4.2 藥膳湯圓的同質性問題
廣東藥膳產業目前存在企業規模小、產業化程度低、產品同質化程度高等共性問題。目前市面上的藥膳湯圓品種繁多,但產品同質化明顯。如何在眾多的替代品中突出重圍,給消費者留下深刻印象并保持客戶忠誠度相當具有挑戰性。
3.1 以質取勝
藥膳湯圓在發展過程中,既要注重外部企業形象宣傳,更要規范生產工藝,嚴格實施質量管理,積極進行HACCP認證、ISO兩項國際認證及綠色食品認證,促使競爭良性有序。
3.2 定位于高端產品
如今消費者對速凍產品的要求是健康、美味、個性化,嶺南藥膳湯圓應投其所好,嚴格選材并加大研發力度,加快包裝升級并融入個性化元素,逐步進軍高端市場。
3.3 拓展營銷渠道
秉承“互聯網+”的思維,利用搜索引擎、APP、微信等進行線上推廣,并在高檔社區開設體驗店,在高檔電影院等休閑場所推出點心柜臺,與高檔連鎖便利店合作。
主要參考文獻
[1]李松.健康需求推動保健品行業快速發展[J].食品界,2015(7).
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0.092
TS971
A
1673-0194(2016)10-0134-01
2016-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