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冰魂 杜小艷
(湖北汽車工業學院經濟管理學院,湖北十堰442002)
?
我國大學生創新創業現狀、困境及對策
萬冰魂 杜小艷
(湖北汽車工業學院經濟管理學院,湖北十堰442002)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大學生就業壓力持續增大,而創新創業可以催生經濟活力,帶動就業,在此背景下提升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顯得尤為重要。結合當前形勢分析了我國大學生創新創業存在的制約因素及其形成原因,提出了提升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對策:增強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全面加強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加大對大學生創新創業的資金支持力度,營造良好的創新創業環境。
關鍵詞:大學生;創新;創業
1998年5月,清華大學舉辦首屆大學生創新創業計劃大賽,之后全國“挑戰杯”大學生創業計劃大賽陸續成功舉辦了9屆,各高校結合自身實際情況針對大學生創新創業開展了積極的探索和嘗試。國家開始重視對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并已取得了一些成績,知名網站VeryCD.com、桌游三國殺、中國版facebook、人人網等均是大學生創業成功的典范。
在經濟新常態下,我國經濟處于增速換擋、結構調整、風險釋放的新階段,面臨經濟下行壓力、債務風險累積以及政策難度加大等多重挑戰。在此背景下,創新創業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在2014年9月夏季達沃斯論壇上,李克強總理提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理念,2015年國務院常務會議也再次把目光聚焦到“創新創業”上。創新創業熱潮將帶動一批新型產品、新的商業模式和新型產業的出現,有效地促進我國經濟結構轉型升級。
大學生作為青年中最活躍的團體,是未來我國經濟建設的主力軍,因此做好大學生創新創業工作意義重大。首先,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夠有效緩解目前嚴峻的就業壓力,以創業帶動就業,擴大就業領域,增加居民收入,促進經濟的實質性增長;其次,大學生創新創業有利于各種有效資源向新型產業和企業聚集,激發新的創新能力,創造新的商業模式,研發出新產品;第三,大學生創新創業可以催發經濟新活力,形成新的消費潛力,使國內經濟向良好態勢發展,促進經濟結構迅速調整和轉型升級,為新常態下經濟平穩發展增添持久動力。
目前我國正處于經濟社會轉型的關鍵時期,大學生創新創業有利于各種創新資源向新型企業集聚,讓更多的金融產品和服務對接創新需求。當前各級政府和高校都高度重視創新創業工作,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有利于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政策,高校也建立了一批創新創業孵化基地來提升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但總體來看,目前我國大學生創新創業工作進展較慢,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總體偏低。具體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創新創業意識薄弱
據調查,全球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比重為30%,而我國大學生每年選擇創業的比重僅為5%。與其他國家相比,我國大學生選擇創業的比重偏低,這在很大程度上是源于我國大學生創新創業意識薄弱。在2013年對重慶第二師范學院進行的大學生創業調查中發現,雖有八成以上的學生考慮過創業,但開始實施創業的學生只有4.05%。而對武漢市創新創業隊伍的調查中發現,我國大學生中不僅選擇創業的學生所占比重低,而且有30%以上是被動選擇創業。
大學生創新創業意識薄弱與所受教育和家庭環境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首先,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普遍不強與當前高校人才培養模式和創新創業教育分不開。高校通過開設創新創業課程及舉辦創新創業活動來提升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但這種培養是廣譜式的,而非個性化培養。高校組織的創新創業活動雖多,但是未能融入到專業課程和人才培養中。此類創新創業活動自成體系,與社會需求難以匹配,也與專業知識和能力素質培養脫節。總體來看,高校在創新創業教育方面投入的人力物力偏低,創新創業教育目的不明確,創新型人才培養整體機制尚未形成,導致學生的創新創業思維能力受到局限。此外,由于在創新創業過程中充滿了風險與艱辛,而當代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較弱,加之高校缺乏對學生自信心、事業心、責任感、抗壓能力等方面的教育培養,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大學生創新創業意識的養成。其次,從家庭教育觀念來看,父母的教育觀念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業精神的基礎,而我國家長的教育觀念仍然普遍較為傳統,對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業精神的影響遠遠不夠。大多數家長都希望孩子畢業后找到一份穩定的工作,而創新創業面臨的未知風險讓家長對創新創業持消極態度,直接阻礙了學生創新創業意識的培養。
(二)創業資金主要靠自籌,缺乏信貸支持
創業資金缺乏,信貸支持有限制約大學生創新創業順利推進。資金不足是當前大學生創業最大瓶頸。目前大學生創新創業資金主要是通過自籌措,方式較為單一且籌措金額有限,無法自籌資金的學生只能通過商業融資的形式,而事實上選擇風險投資、民間融資和創業基金渠道進行創業的大學生占比不足10%,不能滿足創新創業初期巨大的資金缺口。
總體來看,大學生創業資金籌措有三個渠道:一是自籌。大學生多向自己的父母和親友借款,但家庭條件困難的學生可籌到的資金十分有限。二是政府對創新創業學生的資助。地方政府和高校出臺了一系列的資金扶持政策,包括小額擔保貸款、社會保險補貼、職業培訓補貼等,但政府的扶持資金有限,滿足不了創業初期巨大的資本消耗。三是銀行貸款和風險投資。銀行貸款要求較高,創業初期大學生很難通過銀行貸款方式籌措到資金。相對而言,通過風險投資方式更容易得到創業資金,但由于我國資本市場起步較晚,風險投資和市場評估制度不完善,大學生通過風險投資籌措到的創業資金也很有限。因此,缺乏信貸支持導致創業資金不足成為大學生創業的一大“短板”。
(三)創業基地建設與政策支持不足
創業教育基地既可以為大學生提供創業教育課程培訓,又可以為入駐創業基地的大學生提供創業實踐指導。目前我國大學生創新創業基地建設雖然在不斷推進但力度尚顯不足。以遼寧省為例,2014年對遼寧省創業孵化基地建設的調查顯示,高校為大學生建立了諸多創業實踐基地,但仍面臨基地數量有限、結構不夠合理等諸多問題。該省專門針對大學生建設的創業基地共有23家,其中創業實踐基地22家,創業教育基地僅1家。事實上,創業實踐基地并不能給大學生提供系統的創業知識培訓,我國缺少的是將理論培訓和實踐活動相結合的創業教育基地。目前我國各級政府和高校在創業基地建設方面做了很多實質性工作,但創業教育基地仍然偏少,限制了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提升和整體素質的提高。
(四)創新創業環境不理想
近年來政府和高校陸續出臺優惠政策和措施來幫助大學生,但是在政策支持力度和輻射面上仍顯不足。2013年對江蘇省創業孵化基地的調查顯示,大學生認為孵化基地應該為其提供融資、咨詢策劃、辦公管理、技術幫助、政策指導、審核核準、成果轉化和跟蹤評價等服務,為大學生創新創業提供良好的環境。
近年來,各級政府不斷出臺和完善創新創業政策,但對大學生這一特殊群體考慮得較少。首先,雖然政府和高校建立的創業機構逐步增多,但在數量和所提供的培訓服務上不能滿足創業大學生的需求。其次,政府政策支持的領域有限。目前對于大學生創業的政策集中在工商注冊、租房補貼、稅收優惠等方面,而大學生創業活動需要的社會資源共享、相關配套服務、市場信息發布等方面政府支持力度遠遠不夠。此外,目前雖建立了創業基金,但申請程序復雜、審批時間較長、名額有限,大學生很難通過申請。總體來看,目前我國尚未建立起健全的政府支持大學生創業體系。
推動大學生創新創業是解決目前就業形勢嚴峻,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途徑。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提高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政府、高校、社會團體、家庭和個人共同努力,通過切實加強大學生創新創業意識,解決好大學生創業資金問題,建立健全市場機制與風險評估體系,營造良好的創業環境,努力提升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
(一)增強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
從大學生自身層面來看,要注重養成個人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包括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吃苦耐勞的精神、堅定的意志力和抗壓能力。創新創業需要一定的專業知識與職業素養,因此大學生必須努力積累自身知識儲備,同時積極參加社會實踐和創新創業活動,在實踐中提升綜合素質。從家庭層面來看,家長要轉變思想觀念,注重子女個性的培養和創新意識的養成,尊重子女的興趣,鼓勵子女進行創新與創業,重視其創新創業意識與精神的培養。從高校層面來看,應建立以提高大學生創新意識、創新能力與創業精神為目標的教育模式,建立創新激勵機制,引導學生關注創新創業新動態,將創新創業精神融入校園文化中,不斷提升大學生創新創業意識。
(二)全面加強高校創新創業教育
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高校的人才培養方案和教育模式,因此高校要將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融入到高校的人才培養計劃中,根據學校情況組織學生參加創新實踐項目,讓學生在實踐中提升創新創業能力。此外高校在學科建設、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面也要將提升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目標落到實處。同時要加強校園創業教育基地建設,利用高校自身優勢引進項目,推進學生的創新創業成果與當地企業的合作,以使學生積累創業經驗,提升創業能力。
(三)加大對大學生創新創業的資金支持力度
對于大學生創業過程中面臨的融資難問題,銀行要多渠道、多途徑為大學生提供貸款支持,適當地放寬限制、降低大學生貸款利率。國家要扶持高校的創業基地建設,加大對大學生創新創業的專項投入,可設立專項創業基金和風險防范基金,簡化基金申請手續,優化創新創業基金管理,確保相關財政投入真正落實到學生身上。建立完善的市場機制和風險評估體系,鼓勵民間資本參與大學生創業活動,用優惠財稅政策吸引風險投資商投資大學生的創新創業。
(四)營造良好的創新創業環境
大學生創新創業的發展,需要全社會營造一個良好的創新創業環境。首先,要積極轉變觀念,加快創業實訓平臺、資金扶助平臺和創業評價平臺建設,建立大學生創業培訓機構和服務機構;其次,要完善相關政策法規,建立創業援助體系,提供信用擔保和實施稅收優惠、知識產權保護等政策支持大學生創業;第三,建立創業信息網,為大學生創業者提供創業信息咨詢與服務;第四,要構建大學生創業融資體系,建立健全風險評估體系,簡化創業融資手續。在融資渠道、信息發布、服務機構設立等方面做好大學生創新創業服務,為大學生創新創業營造良好的環境。
[參考文獻]
[1]李克強.在主持召開部分省(區)政府主要負責人經濟形勢座談會的講話[A].2015-07-09.
[2]曾茜.高校大學生創業現狀調查——以重慶第二師范學院為例[D].西南大學,2014(9):10-11.
[3]詹全友.武漢市大學生創業現狀及發展趨勢[J].科協論壇(下半月),2010(9):171-172.
[4]俞金波.大學生創業融資現狀與對策研究——基于杭甬溫123位創業者的調研[J].中國大學生就業,2013(12):60-64.
[5]黃佳,徐偉,王蓮珍,舒超.江蘇省高校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建設調查分析[J].江蘇科技信息,2013 (19):33-35.
[6]王季,李靖舒,李倩.高校創業教育基地發展現狀與建設辦法[J].沈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2):152-155.
[7]郭園蘭.試析高校畢業生創業現狀、制約因素及政策建議[J].湖南社會學,2010(6):223-225.
[8]周純,王鋒.當代大學生創業的現實困境及對策[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3(9):107-109.
[9]鄒建良.探索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途徑[J].中國高等教育,2015(3):56-58.
[10]劉振中.大學生創業的制約因素分析與對策探討[J].中國成人教育,2013(23):61-63.
(責任編輯:梁宏偉)
[基金項目]湖北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2011年度課題(項目編號:2011B071);湖北汽車工業學院“本科教學工程”建設項目(項目編號:JX201520)。
[作者簡介]萬冰魂(1988-),女,漢族,湖北十堰人,碩士,研究方向:技術創新與管理、國際金融;杜小艷(1981-),女,漢族,湖北松滋人,講師,碩士,研究方向:財務管理、產業經濟。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283(2016)01-012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