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林
(國網咸寧市供電公司,湖北 咸寧 437000)
信息化管理成果在藏區落地生根
費林
(國網咸寧市供電公司,湖北 咸寧 437000)
天祝藏族自治縣位于青藏高原北緣,屬安多藏區,藏語稱華銳,意為英雄部落,是建國后周恩來總理命名的全國第一個少數民族自治縣,世界白牦牛的唯一產地,河西走廊絲綢之路的重要門戶,也是新一輪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幅員面積7 149平方公里,下轄9鎮10鄉;共有28個民族,其中藏族占少數民族人口的97.14%。國網天祝縣供電公司于2014年由代管上劃為直管,所轄35千伏變電站10座、基層供電所9個、營業網點17個,是國家電網公司2015-2017年度東西人才幫扶信息化建設受援單位。
國家電網;信息化管理;藏區
國網天祝縣供電公司信息內網建于2010年,核心交換采用華為H3C-S5500交換機,網絡架構為二層的電力企業信息網,網絡拓撲為星型結構。通過自建光纖的形式信息內網覆蓋了城東、城郊、華藏、深溝、安遠、南沖、哈溪、細水、金沙、賽什斯10座變電站及8個供電所和9個營業廳。由于地處高原,地域環境復雜,自然環境惡劣,暫通過租用電信運營商VPN通道的形式,信息內網覆蓋了松山供電所和8個邊遠營業收費網點。
國網天祝縣供電公司運維檢修部下設信息通信運檢班,負責所轄各變電站、供電所、營業網點的信息、通信、自動化系統及設備的運維檢修工作,目前只有1名專責運維。由于運維界面大,范圍廣,站端距離遠,維護量重,存在著一些重維護輕管理的共性情況。
針對信息化管理存在的薄弱環節,經過對國網天祝縣供電公司信息通信專業相關資料的分析了解,對變電站、供電所、營業網點的摸底調查,以及所屬站點信息通信設備的實際調研,結合國網、省、市公司的相關文件要求,制定了一系列符合藏區特色的信息化管理措施,并予以落實,以全面提升天祝公司信息化管理水平。
依托《國網公司信息通信運行“十三五”規劃綱要》與《國網甘肅省電力公司“十二五”信息化規劃》,提出國網天祝縣供電公司信息化建設三年發展目標、總體思路及規劃剛要,在公司現有信息化水平的基礎上,結合藏區獨特地理、人文、自然環境特點,以加快現有信息通信設備的更新升級,加速自建光纖通道建設為基點,緊跟國網甘肅省電力公司信息化建設發展規劃步伐,按照覆蓋面更廣、集成度更深、智能化更高、安全性更強的信息化發展要求,開展國網天祝縣供電公司信息化建設工作,為天祝電網智能化發展奠定強有力的信息支撐。
強化信息安全管理,將其納入公司安全生產管理體系,進行一體化管理,明確信息安全管理、檢查機構,落實相關部門和人員的管理職責。健全完善制度標準,推行國家電網公司一貫到底的通用制度,結合藏區特點,執行相應的工作、管理、技術三大標準,實行設備巡視、缺陷、維護三大記錄,優化健全公司信息網絡運行、維護模式,逐步提升公司信息網絡集約化、精益化和標準化管理水平。完善信息網絡的應急處理機制和檢查監督工作,按照國家電網公司信息網絡應急預案的具體要求,完善應急體系結構、處理流程和應急預案的演練。建立信息網絡安全運行情況通報制度,進一步規范信息系統安全運行情況通報工作,聯合公司職能監管部門進行不定時的信息安全檢查和督導。
認真落實國網甘肅省電力公司信息安全防護要求,公司內網終端納入地市公司統一管理,統一執行國網公司信息安全防護策略。入網終端必須安裝防病毒軟件、桌面管理系統、設置強口令,并經準入系統認證,層層審批,杜絕安全風險。實現用戶終端100%可控、能控、在控。深入開展信息系統的安全防范和保密管理,全面推進計算機網絡及涉密介質的保密管理工作,確保公司的信息安全。推廣使用國家電網公司認證的正版軟件,杜絕盜版軟件風險和操作系統漏洞風險。
開展將12月定為“信息安全活動月”、12月18-24日定為“防范違規外聯專題宣傳活動周”活動,通過有針對性開展信息安全培訓,完善信息專責、信息員、終端使用人三級管理體制。組織信息安全知識普考,提高全員信息安全意識。制作計算機辨識標簽,在所有計算機的顯示器、主機、USB口、網線處粘貼警示標簽。制作信息安全警示語桌面,編寫信息安全警示語短信,傳遞給公司全體員工,起到警示作用。組織全員簽訂《2016年信息安全承諾書》,將信息安全責任落實到人、到機。
隨著國家電網公司“七大系統”“五小系統”在天祝公司各站所廳的延伸,信息系統已涵蓋并深入公司生產、經營、管理的方方面面,信息網的穩定高效運行至關重要,鑒于公司信息設備品牌、型號不統一,分處不同子網,無環網通道,無專用網管軟件的實際,引入自行設計的“信息化在線監測系統”進行離線試運行,系統上線后,將能實時發現并提示信息設備的在、離線狀態,記錄設備在、離線、中斷時間,并可進行故障范圍研判,信息通道質量測試。將大幅提升天祝公司有效管控信息網運行狀況,及時、有序和正確處理信息系統異常的能力。
10.3969/j.issn.1673-0194.2016.15.028
G203
A
1673-0194(2016)15-0050-01
2016-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