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娜(本溪市桓仁滿族自治縣財政局,遼寧 桓仁 117200)
經濟區縣域交通優勢度與區域經濟空間耦合
曲娜
(本溪市桓仁滿族自治縣財政局,遼寧桓仁 117200)
當下隨著我國經濟的迅猛發展,市場經濟體系經過不斷的完善也取得了一定的進步,我國國民經濟也逐漸得到提升,國民生活水平也得到提高。作為與國民經濟發展息息相關的交通運輸行業也在不斷改進與發展中,經濟區縣域交通運輸不僅對社會經濟發展有著重要影響,對區域經濟也有著極大促進作用,可以這樣說,交通運輸與經濟發展兩者是不可分割的,也是相互依存的。本文就遼寧本溪桓仁縣經濟區縣域交通優勢與區域經濟空間耦合進行探討。
經濟區;縣域交通優勢;區域經濟空間;耦合;作用機理;發展
經濟區縣域交通發展與區域經濟之間是不能分割的,兩者的因果關系也是比較繁雜的,根據當前社會發展現狀看,社會學科界對兩者之間的關系定義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認識。
1.1經濟縣域交通滿足區域經濟發展
區域經濟產生了需要后就會發展經濟縣域交通,也就是說經濟縣域交通的發展是為了滿足區域經濟需要而發起的活動,
1.2經濟區縣域交通發展促進區域經濟發展
經濟區縣域交通發展在區域經濟發展中起到促進作用,交通運輸發展得好,相對應的產品流通速度快,同時區域經濟也相應得到提高。另外,區域經濟發展了起來也能促進交通運輸業的發展,兩者互相促進、相互影響。通俗一點講,經濟區縣域交通發展是伴隨著區域經濟發展,也能影響區域經濟發展,也是為了適應區域經濟發展而改變自我發展的。
1.3經濟區縣域交通發展是區域經濟發展的原因和結果
結合以上對經濟區縣域交通發展與區域經濟發展的認識,也可以認為經濟區縣域交通發展既是區域經濟發展的原因也是區域領域經濟發展后所得的結果。區域經濟發展需要交通運輸,也能促進交通運輸發展。交通運輸發展能引發區域經濟發展,也能帶動區域經濟發展。兩者互利共生,相關聯系、互相作用,但是主要的還是交通運輸對區域經濟的影響要大一點,交通運輸發展不樂觀,區域經濟就很難改善。
2.1經濟區縣域交通優勢影響區域產業結構
區域產業結構優化與提升與經濟區縣域交通運輸優勢有關,不同的經濟區縣域交通發展有著對應的區域產業體系。就遼寧本溪市桓仁滿族自治縣來說,主要的產業結構有旅游行業、生物制藥,不同的產業結構有著對交通運輸不同的要求。像在生物制藥方面,產地不在城市發展中心,一般是在較遠的郊區,所以在郊區到城市中心的交通中要注意路程途中地面順暢,交通運輸時要走大路寬敞的地方,從而保證交通運輸質量。而對旅游行業來說,交通運輸便利就行,對交通方面沒有特別多的要求,相反一些小路還能增加旅途樂趣。所以在區域經濟產業結構規劃中要結合區域交通,不同的交通形式適合不同的產業結構。
2.2經濟區縣域交通優勢影響區域經濟空間結構
不同的經濟區縣域交通優勢會影響到區域經濟空間結構,區域經濟空間結構意思是在一定的區域范圍內不同經濟發展的分布形式。例如,在一些交通運輸線路途中、地鐵站點處、港口、車站附近,服務類的行業比較多,飯店、旅館這類遍布較廣泛。交通運輸業在區域經濟結構的整體變化中起著主導作用,交通運輸發展越便利的地方也是經濟快速發展的地段。一般來說,這是因為在經濟發展的長期選擇中通過人類活動方位變化所導致的結果,以交通線為主體向外延伸的經濟結構。不同區域的交通線路發展有不同的經濟空間結構,融合周圍的人口、城鎮、居民區、交通運輸提供物流等產品輸送,加強城鎮與外界的聯系,促進城鎮產業發展,提高區域經濟水平。經濟區縣域交通越發達的地方,也就是交通行業方面比較有優勢的地方,往往區域經濟水平較高,交通越沒優勢,區域經濟就越難以得到發展。
經濟區縣域交通優勢度與區域經濟間是互生的關系,兩者相互影響也相互關聯,相互促進也相互依賴。結合遼寧本溪桓仁滿族自治縣的交通情況與區域經濟水平兩者進行研究,關于經濟區縣域交通優勢度與區域經濟空間耦合我們得出以下幾點結論。
3.1遼寧省各縣域交通優勢度差異大,整體呈現由中心向四周逐漸遞減
遼寧省各縣市不同地區的交通優勢度不同,大體表現出由城鎮核心經濟發達區域向外圍地區逐漸遞減,每層呈圓圈狀分布,相對應的經濟發展局面與交通分布情況一樣,中心交通發達地區經濟水平高,向四周逐漸遞減。中心的經濟空間也較周邊的要寬闊。隨著近幾年對遼寧省整體交通布局的逐漸完善,改善了交通實際建設局面,提高了經濟區縣域交通優勢度,促進了區域經濟發展,拓寬區域經濟發展空間。但是有部分縣市的交通建設不是很理想,交通運輸還比較靠后,導致地區型經濟發展不起來,在今后城市建設工作中,還應加強對經濟區縣域交通的建設,提高交通水平,使得交通與區域經濟空間共同進步。
3.2遼寧省各縣域經濟發展水平不同地區差別較大,呈現兩極分化
遼寧省各縣市不同地域的經濟發展水平不一樣,且各個地區的經濟實力差別很大,出現發達地區與落后地區兩極分化很嚴重的現象,這與各地區的交通優勢度有關。例如在遼寧省中部,處于平原地區,交通運輸方便,人口聚集較多,經濟發展有很大的空間。沈陽作為重工業區域,占據地理與區位優勢,有著最大的航空港、最集中的鐵路樞紐、最發達的公路建設,是東北地區的主要交通樞紐,使得沈陽成為人力、物力、資金相交融、集聚的地方,成為區域經濟發展中心。從中可以看出,交通優勢度對區域經濟空間影響之大。而相比于經濟發展排名靠后的遼寧省其他地區,交通不便利,人民的生活水平較低。城鎮經濟發展呈兩極分化,發達地區與落后地區差別大。在今后的經濟建設工作中,要大力發展東南部等落后地區,縮小與發達地區的經濟差別,消除兩極分化,平衡各地區的經濟發展實力。
3.3遼寧省經濟區縣域交通優勢度與區域經濟空間耦合度高
通過對遼寧省經濟區縣域交通優勢度與區域經濟空間兩者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兩者的耦合度較高,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力較強,但兩者的并不是很協調,協調差異度較大。從遼寧省整體發展局面來看,中部地區發展要優于東南部地區。經濟發展空間與交通優勢度相對應,但并不互相協調,因為遼寧省各地區地理環境不同,有的區域地理環境較復雜,沒有依據相應的地理環境建設適合區域發展的交通運輸,導致交通運輸建設沒有帶來相應的經濟增長,兩者不能達到和諧協調。在今后的城鎮建設中要學習國內外交通建設與區域經濟空間發展的優秀案例,借鑒這些豐富經驗,運用到實際建設中,樹立正確的發展觀念,以經濟區縣域交通優勢度與區域經濟空間相協調發展為基本理念,發展交通網絡建設,優化交通建設局面,消除區域間的地理局限,按照不同區域的地理特征構建適合區域發展的交通構造,根據各區域的交通和經濟水平差異制定出適合區域經濟發展的方案,實現區域經濟空間與交通優勢度協調發展。對落后地區也要加強交通與經濟建設,實現遼寧省整體均衡發展。
俗話說“要想富、先修路”,這不是沒有道理的,經濟區縣域交通優勢度是影響區域經濟發展的必要因素,交通運輸發展也是區域經濟發展的必要條件,是建設區域經濟的基本要素,是能夠支撐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交通運輸能夠促進區域經濟健康發展,闊寬區域經濟發展空間,能帶來極大的社會經濟效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創建全面小康社會。
主要參考文獻
[1]陳威.基于歐氏距離協調度模型的黑龍江省區域人口與經濟協調發展研究[D].哈爾濱:東北林業大學,2014.
[2]何麗麗.浙江省縣域交通優勢度與區域經濟的耦合協調度分析[D].杭州:浙江工商大學,2015.
10.3969/j.issn.1673-0194.2016.17.084
F127
A
1673-0194(2016)17-0151-03
2016-06-28便捷的交通運輸能確保經濟順利發展,良好的交通設施裝備也能建立一個完整的經濟產業結構,促進區域經濟產業形式優化。充分發揮區域優勢,利用便利的交通運輸,吸引更多的其他企業資金投入,增加區域經濟收入。另外,企業投資后通過完備的交通運輸體系,也能從中獲利,實現區域經濟發展與交通運輸發展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