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彥梅
?
高速公路運營公司成本管理問題研究
文/劉彥梅
摘要:本文結合多年工作經驗,將高速公路運營公司進行成本管理方面的問題進行總結。
關鍵詞:高速公路;運營公司;成本管理
高速公路是進行城市建設的基礎。而對高速公路進行運營的企業的運營多是具有公共作用或者公益作用的,所以這種企業是同時具備社會屬性與企業屬性的。在對高速公路進行運營過程中的成本與通行費用的收入之間的關系是不大的,從而導致了收入與支出之間的不平衡,進而對公路運營企業的成本管理是沒有根據的,導致了這個管理過程缺乏科學的指導辦法,導致了企業的成本較多,同時材料浪費現象明顯。本文就將根據工作過程中的實際經驗,對高速公路運營企業的成本管理的相關問題進行簡述。
高速公路運營方面的支出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收費業務、監控業務、路政支出、養護業務、道路折舊、財務費用等,而高速公路的運營成本主要為四項,也就是養護成本、征收業務成本、路產折舊以及財務費用。
(一)路產折舊
在我國對高速公路折舊計算主要就是通過車流量法進行,也就是通過相關規定中的道路總車流量與公路固定資產的原價進行計算的每個車流量的折舊費用,然后將這個數據與實際的車流量進行計算,從而得到這個時期的道路的折舊費用。之后,再用總的折舊費用與已經計算出來的折舊費用進行相減,從而對之后的每段時間的折舊費用進行計提,從而能夠保證成本能夠得到有效的回收。
(二)養護成本
對高速公路進行的養護主要包括直接工程費用與其他工程費用。所謂直接費用就是指養護過程中使用的人工、材料以及機械所耗費的資金,而其他費用就是指養護過程中直接進行作業的除了直接工程費用的部分。
(三)財務費用
對公路的財務費用起到重要作用的就是項目的總投資,主要就是因為國家對公路的運營成本有著最低的要求,而企業為了最多的進行銀行貸款,所以對資本的設定都是較低的,從而進行貸款的比例也是一定的。
(四)收費業務成本
所謂收費成本就是對車輛的通行費用進行收取的過程中所使用的資金,一般就是指工作人員的工資。對收費業務成本產生重要的影響就是收費的標準與收費的車輛數量。
從上文可以發現,道路運營成本是在道路使用壽命期各個階段都發生的,所以需要對道路使用的各個環節都進行合理的規劃,從而降低成本。
我國高速公路建設目前尚處在一個建設和銀行還貸時期,還貸任務還很重,高速公路企業面臨較大困難,因此對運營管理成本進行科學管理與控制是高速公路公路建設可運營走上良性循環的重要環節,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構建高速公路全過程目標成本管理控制模式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的高速公路取得了快速的發展,為了取得在高速公路運營的過程中取得更多的經濟效益,需要采取成本管理方法對管理的成本進行控制。傳統的成本管理模式是在公路運營過程中的業務內容進行成本的計算,從而實現對成本的控制。市場經濟的背景下,企業開始建立成本管理的新的模式,從而使用現代的管理思想,也就是企業想要在市場競爭中取得經濟效益就需要設定成本要求,用企業的收入與期望的利潤進行相減,從而得到目標的成本值。實現將公路的成本與進行的業務進行聯系,將整個運營的過程作為成本的總和,通過“價值工程”的方法對成本進行控制。
企業的內部經濟責任與高速公路運營的目標成本之間是有著緊密的聯系的,在預測目標成本以及對計劃進行制定的過程中,需要對以下內容進行重點考慮:首先就是對該行業的以及企業發展的基礎上對成本將會發生的變動進行預測;其次就是在我國經濟的變化的基礎上,對材料、設備價格產生的影響以及車流量的情況進行分析,以及當這些因素發生變化時對費用征收過程中的成本以及對公路進行養護的成本的影響;然后就是需要考慮到汽車燃油價格對于目標成本的影響作用;在制定員工的費用成本目標時應該要與國家的相關的法律法規,例如勞動保證合同以及醫療制度等的變化相適應;最后在對成本計劃進行制定的過程中,需要將上一個階段的車成本計劃進行綜合,同時對下一個階段中可能出現的變化進行分析,對成本的差距進行預測,并且及時的采取相應的解決措施,從而實現有效的成本管理。
(二)建立健全成本控制管理制度,強化員工成本控制意識
在結束了對管理的成本進行詳細的預算以后,接著對成本進行細化,將成本分成不同的部分從而將每個部分分配給不同的位置,從而構成一個完善的管理系統,讓每個工作人員對自己的工作都能夠清楚明確,從而使得員工了解該崗位的工作值,從而在生活以及整個工作過程中都能夠達到節約的目的。提高每個員工都參與到企業的成本管理工作中來的熱情,從而使得成本管理有著良好的群眾基礎,在高速運營的過程中避免出現超預算支出或者沒有預算支出的情況的發生,從而使得高速運營的成本發生降低,使得工作過程中節約行為常態化、制度化以及長效化。公路在運營過程中的成本管理是貫穿在整個的運營過程中的,同時與每個工作人員也是有著一定的聯系的,與各個部門之間的關系以及權利都是有著緊密的關系的,所以在各個部門之間要經常進行溝通,從而避免出現惡意競爭的行為。
(三)加強科學決策,降低高速養護成本
1.通過安裝攝像頭遠程監控,有效降低路巡養護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我國高速公路大發展時期還是在進入本世紀之后,高速公路有幸趕上信息化時代,高速公路光纖電纜廣為分布,且目前使用還不多,主要使用在收費數據、圖像、隧道圖像、收費所站收費廣場廣角等方面。安裝攝像頭應以開闊路段2KM/個,隧道及彎道1KM/個,布局高清晰度攝像,配以可接近距離攝像,就可以通過一個監控大廳,對管轄路段進行監控,解決了所需要的道路交通事故處理和雨霧天氣的區域掌握。同時也使養護單位對路面狀況和護欄的修復情況的了解,安監部門對出口便道,隔離柵的了解掌握等做到及時了解掌握,更重要的是這些數據的及時掌握,以便于有關部門可以及時趕赴現場予以處理。同時,大大降低了管理成本。減少了車輛在道路上的頻數,具有實際的節能作用。
2.對維修工程進行專門的監督與管理,從而使得施工質量以及施工過程中的支出都能夠得到保證,從而使得進行養護的成本降低。對于維修的項目在進行施工之前都需要進行工作細則的編制,要求有專業能力的工作人員進行監督。在專項的工程中在現場對工程量進行計算,并且對計算結果由施工單位、監理單位、養護中心的監理人員以及業主內部的監理人員四方進行簽字確認,在維修的每個環節結束之后都由監理單位進行驗收,合格之后進行下一個程序。
3.使用科學的方法對道路進行預防性的養護,降低高速公路運營養護成本,提高其使用壽命。目前高速公路養護技術主要有日常小修養護、大中修養護、預防性養護和應急養護等。特別是對高速公路科學預防性養護,可以使道路的使用壽命得到有效的延長,這也是降低施工成本的一種方法。但預防性養護時機的確定尤為重要,不然將達不到降低成本的目的。所以我們應該建立科學合理的養護管理制度,通過每年對高速公路的路況技術狀況評定檢測情況和日常養護工作的調查情況,進行歸納分析判斷,以便制定適宜的預防性養護措施。
(四)整合人力資源,逐步提高收費管理科技含量,降低行政管理成本
高速公路管理工作中,收費員占到總數比例的較高,且大多數收費員來自于設區市、其次是縣城,工作地總遠離居住地。應盡可能的招當地縣、鄉鎮高中、大專及相關學歷的員工,經過培訓成為收費員。一是有效解決鄉鎮勞動力的轉移,又能達到收費員地域合理布局,以相對低成本的人力資源,解決收費員工作地偏遠的問題,同時又很好地解決了安全接送收費員下班的問題。隨著高速技術的進步和發展,進一步加大推廣非人工收費車道成為可能,如廣泛采用的ETC車道和自主發卡機等,可保持高速道路通暢能力,有效降低高速公路運營管理成本。
在對高速公路進行運營的企業中,對成本進行控制的空間是非常大的,同時進行控制的內容也是較多的,控制的方式也較為豐富,在對公路進行運營過程中的各個環節都可以進行。對成本進行有效的控制就是使得成本發生降低,但是施工質量還是需要得到有效的保證。企業進行有效的成本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可以使得企業的效益得到提高。
參考文獻:
[1]上官新春.加強高速公路運營成本的管理研究[J].金融經濟,2011(24).
(作者單位:廣西交通投資集團柳州高速公路運營有限公司)
上接(第78頁)
政府將設施的使用權和實施權轉交給項目公司來進行的,同時從項目公司或者投資企業獲得相應的資金支持,但是在項目的實施初期,就要求政府應該掌握整個項目的運營和建設,才能從根本上保障雙發的利益,推動整個項目的順利實施。
(一)托管模式
PPP模式下的會計核算主要分為托管模式和特許經營權模式。首先,由政府投標確定項目建設中標人,同時由項目經營公司負責提供各項公共服務并從政府獲取收益。即政府付費給項目公司托管,有利于更好的發揮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的初衷,從而實現政府為民服務的宗旨。
(二)特許經營權模式
特許經營權模式是政府與企業簽訂合同,政府授予PPP項目公司特許經營權,指在一定期限內擁有項目的實施權以及運營權,當期限滿了之后再移交給政府的模式。項目公司在特許期限內要充分考慮其特許權的符合條件,并將其納入無形資產核算;同時,企業要按照直線法或者產量法對特許經營權進行攤銷,使得企業的實際收益和攤銷的成本相配比,從而保障企業的利益。
(一)財務預測作為財務管理的重要環節
對于提升財務管理水平有著顯著的作用,同時有利于市場環境的正常運作,因此實施ERP信息系統有利于建立標準的成本體系和規范化的管理。
(二)完善PPP項目的范圍界定
首先根據PPP項目的類型分為建設型融資和發展型融資,同時在界定之后要根據不同的內容進行相應的管理,保證在建設期間對收益和成本進行有效的控制,充分的發揮經營公司在特許經營期間內的運營權和實施權,并在規定的期限內歸還運營權。
(三)對政府主體的PPP項目會計核算建議
對于政府來說,在運營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之前,要對其工作進行全面的審核,同時為了保障PPP項目會計核算工作的準確性,需要相關部門對其工作進行核實和確認,并對投資控制和行政監督手段等全過程進行監控,并建立一套完善的監督體系,這樣既能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獲得公眾的支持,也能保障在出現問題時,有全面的解決措施來應對難題。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們已經清晰的看到PPP模式下的會計核算制度逐漸得到完善,其涉及的領域也逐漸的擴大,從城市的基礎設施到小地區的基礎設施,PPP項目所帶來的優越的資金管理和建設的經驗都從一定程度上的推動了我國經濟的發展,但是PPP模式尚處于發展階段,面臨的問題也越來越多,其結構和形式也面臨著諸多的挑戰,而且我國的相關管理人員還有沒有認識到這些問題,導致PPP的應用停滯不前,也缺乏相應的管理措施。為了保證我國基礎設施的正常使用,我們需要加強對PPP項目會計核算工作的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1]仲娜.公私合營模式(PPP模式)會計核算探討[J].財會研究,2015,09:35-38.
[2]鄭自愛.PPP項目會計核算相關問題思考[J].現代商業,2015,26:138-139.
[3]王宗剛.PPP模式會計核算初步探討[J].河北企業,2015,10:23-24.
(作者單位: 上海建工七建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