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姜杰
?
營改增對建筑施工企業的影響及應對
文/姜杰
摘要:近幾年,經濟下行趨勢明顯,由于房地產行業發展的減慢,影響了建筑施工企業的外部環境。為了促進產業結構調整,消除重復征稅,我國推出了“營改增”政策,鼓勵企業發展。“營改增”政策的推出對建筑施工企業的發展起到了深遠的意義。本文分析了“營改增”對建筑施工企業會計核算和財務報表的影響,提出了建筑施工企業應對“營改增”的措施。
關鍵詞:營改增; 建筑施工企業; 影響
(一)“營改增”對建筑施工企業收入、成本核算的影響
由于增值稅屬于價外稅,對于建筑施工企業來說核算主營業務收入將進行價稅分離,銷售的價格中所含的增值稅,需要計入“應交稅金 - 增值稅 - 銷項稅”核算,剩余部分的價格計入“主營業務收入”核算。與營改增之前相比,建筑施工企業的收入會減少。而建筑施工企業所使用的材料一般都為甲方統一采購,造成建筑施工企業無法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此外,建筑施工企業的人工成本較大,雇傭勞務大部分為農民工,其產生的人工費沒有進項稅,這些都使得建筑施工企業沒有足夠的進項稅進行抵扣,稅負無法進行轉嫁,造成營業成本上升。
(二)“營改增”對建筑施工企業稅負的影響
營改增影響了建筑施工企業的實際稅負的支出,相應的企業稅收計算公式也做出了調整。“營改增”之前,企業繳納的營業稅是允許在所得稅稅前全額扣除,而現在就需要增值稅承擔這部分稅負。因不能稅前扣除,勢必導致應納所得稅額增加,這對企業會計核算調整增加了難度和要求。同時,以往可以按法定比例扣除的成本費用也會隨政策的改變而減少,這些都影響了企業的稅負核算和成本。
(三)“營改增”對建筑施工企業發票管理的影響
“營改增”以前,建筑施工企業使用的是營業稅發票,按全額計征營業稅,計稅作用較小,企業管理不規范、較為松散,企業之間經常存在利用虛假合同,代開或虛開發票的現象。稅改后,需要使用增值稅專用發票。增值稅專用發票具有“以票控稅”的特點,對于增值稅專用發票的取得、開具和傳遞都有著嚴格的管理要求。開具增值稅專票需要使用專用的稅控設備,發票的格式、內容、信息必須要求完整、真實;企業取得的進項稅發票需要對每張進行認證,才可以抵扣;而對于沖紅的專票,要有專項的審批手續;企業對增值稅專用發票的管理要規范、嚴謹,杜絕虛假或虛開發票存在,減少企業的內在風險。
(一)對企業資產負債表的影響
固定資產在建筑施工企業的資產占比較大,作為企業重要資產其變動將會影響總資產和結構比例發生變化。在原有稅務政策體制下,企業應當繳納營業稅,而購入的增值稅進項稅額無法進行抵扣,致使這部分稅額直接計入固定資產或進入企業成本中,出現重復征稅。“營改增”實施后,建筑施工企業將會開具銷項稅發票,取得的進項稅發票將予以抵扣,直接導致固定資產入賬金額明顯降低,間接影響到企業折舊額的減少,企業期末科目余額將會受到相應影響。同時,取消營業稅,既會影響稅費科目結構,也會使應交稅金一定程度上有所減少,企業負債降低。因此,“營改增”后,建筑施工企業在資產和負債減少的同時,會相應增加流動資產和流動負債的比例。
(二)對企業利潤表的影響
“營改增”的實施使固定資產入賬原值降低,直接影響折舊額的提取,使得建筑施工企業提取折舊的費用降低。受增值稅進銷項稅票的取得和稅額的扣除,企業在收入和成本上的金額都會相應減少,同時,營業稅取消不再計提,也會使營業稅金及附加隨之減少,影響企業利潤表。就建筑施工企業長期發展來看,新的稅務政策會降低企業納稅成本,減輕企業納稅負擔,增加企業資金的積累,利于企業新項目的投資、新業務的開展。
(三)對企業現金流量表的影響
首先,“營改增”新政的實施,會加大建筑施工企業的投資熱情。企業為更好地快速發展,不斷提高管理質量,會更多地進行大型施工設備采購。受企業取得的增值稅對比以往可以抵扣的影響,就現金流量來說,企業的現金流出在報表中的數據顯示會減少,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企業加大投資。其次,受建筑施工企業特殊的經營模式,時常會出現延遲付款現象,雖說建筑企業也包含在“營改增”范圍內,不影響建筑施工企業獲取增值稅專用發票,但會無法及時取得,影響增值稅進項稅抵扣,從而增加了企業的現金流量支出,加大了資金需求力度。再次,建筑施工企業大多數是以項目公司模式經營,針對預收收入進行預繳稅款,這就需要企先行繳納銷項稅,進而增加了建筑施工企業的稅務成本,影響了企業的現金流。
(一)做好經營業務分類,制定營改增過渡方案
營改增后不同的行業適用不同的增值稅稅率,如:交通運輸業為11%,物流輔助業務為6%,建筑業包括建筑、安裝、裝飾、修繕等工程稅率為11%,此次稅改把裝卸搬運費納入了物流輔助業務,通過對業務的細分,大幅降低了交通運輸企業的稅負。建筑業需要對自身的經濟業務清楚、明晰并做出準確判斷,制定相應的營改增過渡方案,合理合法地應用過渡期稅率差。此外,營改增是一系列的系統工程,不僅是財務人員的參與,還需要企業的各環節人員一起參與,共同做好營改增的過渡工作。
(二)改變經營模式,確保企業資金充足
建筑施工企業要適時轉變經營理念和思路,將原有的經營模式做適當改變,以用于解決“營改增”新政實施企業資金緊張的問題。其一,要盡量縮短項目工期,在降低財務費用和資金占用的同時,提早
下接(第15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