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巧秀
?
高校實現審計全覆蓋的思考
文/張巧秀
摘要:新形勢下,如何依法依規全面履行審計監督職責,加快推進對高校公共資金、國有資產、國有資源和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履行情況的審計全覆蓋,是當下必須思考的重要課題。本文提出了建立多種類型相結合的高校審計監督體系、建立高校審計人力資源庫和審計項目庫、建立高校審計聯席會議制度,建立動態綜合監督信息管理平臺的“四個建設”方案,努力形成高校審計全覆蓋的強大合力。
關鍵詞:全覆蓋;審計;高校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提出,要"完善審計制度,保障依法獨立行使審計監督權。對公共資金、國有資產、國有資源和領導干部履行經濟責任情況實行審計全覆蓋。”國務院2014年10月發布《國務院關于加強審計工作的意見》對實現審計全覆蓋提出了明確的要求。高校是國家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要支撐,在國家現代化建設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因此,高校是推行審計全覆蓋的重要對象和重要領域。
(一)內審部門建設不足與審計任務繁重矛盾突出
高校審計監督全覆蓋工作必然帶來審計工作量的加大,而大部分高校的內部審計工作仍然落后,審計機構不夠健全,專職審計人員嚴重不足,制約了審計工作的正常開展。以廣東省2015年的《教育審計“十二五”規劃綱要》專項督查統計顯示,在督查的62所高校中,其中本科院校,深圳大學、廣州美術學院等6所院校沒有設置獨立的審計機構,高職院校中,廣東職業技術學院,揭陽職業技術學院未設置審計機構,廣東省外語藝術職業學院等12所高校未配備或僅配備1名審計人員。在時間緊、任務重、人手少的情況下,嚴重制約了高校審計全覆蓋發展,無法滿足審計工作實際需要。
(二)審計信息化手段滯后
大部分高校審計信息化程度不高,普遍存在審計信息共享程度低,數據處理方式簡單,傳統的審計手段與方法已經不能從根本上更好地發揮審計的監督與服務作用,云計算、大數據、聯網審計在審計領域更多是停留在概念層面,還未完全滲透到審計實務中 ,審計工作的質量和效率有待進一步提高。
(三)審計質量控制體系不完善
部分高校對審計項目質量控制的重視程度不夠,未完全按照審計準則和質量控制辦法的有關要求來開展審計工作,未能強化審計過程控制,導致出現有關制度執行不到位,審計工作底稿不規范,審計報告內容不完整,審計檔案管理不善等問題。
(四)審計人員專業水平低下
高校審計全覆蓋,不僅是審計項目的全覆蓋,也是審計業務范圍的全覆蓋。我國審計工作開展相對較晚,尤其是效益審計,由于體制及思想重視不夠,發展緩慢,使得當前高校審計人員的重點仍側重財務審計,而對項目的效益和使用績效則關注較少,其結果必然導致審計人員知識結構的單一化。審計全覆蓋要求對整個項目進行全方位的評價,這不僅僅是查漏補缺,糾正錯誤,更多的是要對審計項目質量進行監督和評價。
(一)建立多種類型相結合的高校審計監督體系
以高校領導經濟責任審計和預算執行審計為主軸,政策跟蹤審計為首要,專項資金審計調查為重要,其他審計類型為補充的多種審計類型相融合的高校審計監督體系。1.以高校領導經濟責任審計結合預算執行、財務收支審計為主軸縱深推進高校審計工作,全面實施輪審制度。2.以高校專項審計或審計調查為重點向寬度廣度方向鋪開高校審計工作。3.加強對高校內部審計的指導監督,充分發揮全省高校的基礎防線作用。4.引入社會審計力量,緩解審計人員少,任務重的突出矛盾,在上級部門的統籌指導下開展高校審計。
(二)建立高校審計人力資源庫、審計項目庫
建立高校審計人力資源庫,審計項目庫,形成“四位一體”人才資源協調整合機制。統籌審計廳、教育部門、地方級審計局、高校內部審計部門等四大審計主體的人力資源,并明確四大主體履行高校審計全覆蓋職責。審計廳負責對審計工作進行統籌協調和組織實施;教育廳負責督促和落實高校建立健全和完善內審工作,制定年度審計項目庫;地方審計局對各個地方高校審計工作負責,接受委托開展高校審計工作;高校內部審計部門接受教育部門內審機構的指導和管理,開展好高校內部審計工作。
(三)建立高校審計聯席會議制度,加強合作,努力形成高校審計全覆蓋的強大合力
推進高校審計全覆蓋是促進高校依法治校、實現高校科學發展、加強高校黨風廉政建設、提高高校管理水平的需要。建立由審計廳、教育廳、地方審計局及高校內審組成的高校審計聯席會議制度,通過聯席會議制度實現高校審計項目統籌、加強合作,審計進行交叉檢查,審計經驗相互推廣,提高高校審計資源整合水平和審計項目聯動的整體效果。
(四)建設動態綜合監督信息管理平臺,實現審計全覆蓋信息化。
以審促改推動高校管理信息系統的建立,完善和互聯互通;以“總體分析、系統研究、發現疑點、分析核實、精確定位”模式推進高校的數字化審計;聯合共建高校經濟活動動態綜合監督管理信息平臺,重點監督決策管理情況、工程管理情況、采購管理情況、資產管理情況、投資管理情況、科研管理情況、辦學管理情況、收費管理情況、專項管理情況等,使得高校審計工作分階段、分步驟進行全面監督,不留死角,不留盲區,不斷探索聯網審計新路子,實現高校審計全覆蓋。
參考文獻:
[1]尹雪梅.淺談審計監督“全覆蓋”的工作方法[J].審計月刊,2014(5).
[2]劉家義.論國家審計與國家治理[J].中國社會科學,2012( 6) : 60 -72.
[3]嚴暢.實現審計監督全覆蓋的初步探討[J].審計與理財,2014( 3) : 26 -27.
(作者單位:廣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